王者 第43章

作者:西门柔 标签: 天作之合 强强 古代架空

他的确是这样想的,他已经下定了决心,如果不是在晚饭时,发现了一件怪事的话。

大约是月亮升起来以后,一个时辰左右的时候,客栈的门关了。

寒风萧瑟,冷风从窗口的缝隙里吹过来,吹得窗户吱吱呀呀直响。出了洛阳,他才发觉,原来冬天的风这样凛冽。

当时,赫连翊在客栈大堂里点了一碗面,客栈里不过零星几个客人,店中的伙计身上搭着一块毛巾,打着哈欠将客栈的门关好,用门栓堵上,并将窗户一扇扇也关好。

赫连翊觉得有些奇怪,他朝窗外看了眼,虽已入夜,月亮还高高悬挂在枝头,看天色也并未特别晚。而先前,他夜里来到客栈的时候,好像也见客栈大门紧闭。

第90章 关不住的鸟

他坐在那儿观察了一会儿,看见伙计关上门窗,优哉游哉地在一张长凳上坐下,从柜子里掏出一叠腌豆,再倒了一壶酒,两腿跷着坐着。

喝了几盅酒后,那伙计的脸上泛起酒醉的红晕,两眼迷瞪着,嘴角含着笑,无缘无故地开心起来,嘴里还念叨着什么。

赫连翊走过去,给伙计倒了一壶酒,礼貌地笑着询问:“尊驾,客栈为何这么早关门?”

那伙计看他有事询问,抄起酒壶准备走,赫连翊忽地抬手按住那伙计的肩膀,一脸阴沉地盯着伙计。

伙计被赫连翊按在座位上,不耐烦地摆手:“关门就关门,不该打听的别打听。”

赫连翊重重地将金刀砸在桌上,声音冰冷:“我不过随便问问,莫非你们是黑店,连这都不能说吗?”

伙计脸一红,明显流露出一丝畏惧:“你可不要信口开河!”

那伙计嚷嚷起来,奈何面前摆着一把刀,赫连翊不放他走,还一副随时要砍人的样子。伙计无计可施,只得重重地将酒壶放下,甩下身上的毛巾,将桌上的酒渍擦去,边擦边埋汰了赫连翊一眼。

“不是不告诉你,说出来怕吓死你!”

赫连翊倒要听听什么事能吓死他。

伙计靠近赫连翊,靠近时一股酒气:“前几日,这附近有人失踪了。”

“失踪?”

“是个孤寡老头,孤苦伶仃的。平日里,靠给官府在护城河边办点杂事,挣口饭钱。这附近村庄百姓,有时候哪家哪户想不开,就老爱往护城河里跳,官府不想让尸首污了河水,于是就派人定期在河口捞尸。结果前些日子,这老头从河里捞上来一具活的!”

那伙计说得来劲,脸都涨红了。

“那人被装在一口棺木里,沉在水里,被捞上来之后,发现这人浑身被缠着白布,看不清脸,但居然还没死,胸口还在动。”

赫连翊从未听说过如此怪异之事,他忙问:“后来呢?”

“这老头见人没死,就赶紧把人抬出来,在院子里晾着。当时,周围还有好些村民过去看,说老头这下可做了件大善事。可没成想,才过了一晚上,那躺在地上的人和老头,就一起失踪了!”

伙计说到此处,警惕地朝大门看了眼,压低声音发牢骚:“这事闹得人心惶惶,有村民报了官,还四处找,却完全找不着人影。找了个算命先生来,说是这老头孤寡久了煞气重,又长期干着捞尸的活,结果捞着了水鬼,把人给拖下水淹死啦。”

赫连翊头一回听见这样的传闻,被这伙计描述得一惊一乍,还真觉得有几分离奇。

他随口问了句:“什么时候的事。”

“就前几日。”

伙计瞧了眼墙上的簿子,赫连翊顺着伙计的目光看过去,老远看见有个日子打了红钩。

“就四天前。”

赫连翊怔怔地看着墙上发黄的挂簿,忽然发现有些事,似乎过于巧合了。

但世界上根本没有那么多巧合,其中必然有着许多内在的联系。赫连翊原本打算第二日离开,但当他听闻这件事,他意外地发现,奎木狼失踪那日,恰好就是四天前。

而城里如果没有搜到奎木狼的下落,他会不会就是那具尸体呢?如果这个假设成立,奎木狼去了哪里?他们到底想做什么?

赫连翊觉得,现在离开,似乎还为时尚早。

为了弄清楚这个巧合背后的事,赫连翊决定在客栈多住几日。而就在这几天,裴静从另一侧城门出城,去了附近的州县。

他们就这样背道而驰,然后错过,裴静离开了皇城,而赫连翊却在洛阳的城门外徘徊。

裴静不想留在洛阳,他只在皇宫中待了三日,便向皇帝请求,让他出去办事。

皇宫里的生活,既不像民间传奇所说的那样奢靡无度,每天酒池肉林。也不像许多百姓想象得那样气氛压抑,皇帝喜怒哀乐阴晴不定,动不动就杀几个人助助兴。而是一种失去自由的富贵,待久了也觉得无聊。

皇帝并不沉迷酒色和美人,尽管他总是摆设酒宴,每到深夜身旁总有美人作伴,但那只是一种修养身心的方式。他是一位富有才华的皇帝,精通诗词歌赋,能文能武且能欣赏美色。

能欣赏美色是天生的本事,皇帝对美人的要求极高,但往往一夜之后,他就会无情地从诸相中抽身而出。若说整个洛阳城,有谁是最好的修禅者,那必定是皇帝。

偌大的皇宫是皇帝的道场,他在这里参禅悟道,不出宫门而观天下大事。

所以,有皇帝在,还有这么多大臣在,其余的事,便不用任何人操心了。裴静觉得无事可做,但他又想做些事,做任何事都可以。

他找到皇帝,坚决地表态,可以为陛下做任何事,可以为这个国家做任何事。

这是个好说辞,只要这样说,心里在想的别的事,就也笼罩在了深明大义四个字之下。

皇帝问裴静想做什么,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想去查案。

裴静仍然记得前段时间,皇帝对他说起过附近几个州县有厉鬼作祟,附近村民无故失踪,而前去的官员们,都被杀死了。之后,奎木狼和心月狐就出现在洛阳城中,他觉得或许这两件事,会有些千丝万缕的关联。

即便没有关系,这件事也不能任由其发展。

皇帝一开始并未同意,理由是太危险,原先那么多官员都死了,此去一定凶险异常,再加上公主跟在后边,嚷嚷着也要一起去,被皇帝训斥了几句,当即给驳回了。

“你们两个都给我老老实实待着!”

皇帝甩下这句不容驳斥的话,便转身离去。

可裴静执意要去,他在殿外跪了一个时辰,待皇帝出来,他还跪在那里。大有皇帝不肯应允,他就要在这里,跪到天荒地老的架势。

皇帝见他不肯起来,话中隐隐带刺地问:“这皇宫怎么亏待你了?朕怎么亏待你了?你就一刻也待不下去。”

--------------------

接下来几章是查案哦,剧情有点惨,但之后会有个蛮大的感情转折。

第91章 选调生上岗

“几个州县百姓生于水火之中,现在人心惶惶,总得有解决的办法。若臣弟不去,恐百姓不宁。陛下乃仁义之君,请陛下准许臣弟前往灵州,查清此事,以佑陛下天恩。”

若这是一封奏书,皇帝会当场批个不准,然后甩到裴静面前。可当面谈的事,尤其是对方说得还挺有道理,皇帝还真不好驳回。

皇帝的脸色阴沉得比前几日的天还可怕,他沉默了一会儿,上前将裴静拉起。

皇帝沉沉地看着裴静,只吐出两个字:“理由。”

“家国社稷。”

皇帝竟然笑了笑,甩开裴静的衣袖,背过身去:“好。”

皇帝虽然应允了,可陛下脸上是什么神情,裴静并不知道。

“朕予你一个月的时间,你要是真有本事,那就查出点东西来让朕看看。若是一个月仍没有结果。”

裴静并未看见皇帝的表情,却总觉得,皇帝在说到此处时,脸上微微扬起了一个略嘲讽的笑容。

“就让专人去做此事吧。当地府衙官员你可随意调度,他们拿了朕的钱和俸禄,有些事本就该交于他们去做,不必亲力亲为。”

裴静点头:“多谢陛下。”

“朕不怀疑你的忠心,其余的,你好自为之吧。”皇帝发出轻微的一声叹息,“我不拦你。”

皇帝就这样把裴静放走了,放走他之后,宫殿内一下子就冷清了不少。皇宫里并不缺人,裴静也并不是个闹腾的人,他平日里也不在宫中,可偏偏他一走,恰好碰上了严冬,带来了许多萧瑟的寒意。

公主听闻皇帝放走了裴静,又惊讶又不满,她虽然刚被皇帝骂了一顿,却又理直气壮地去找皇帝:“陛下,你怎么这么偏心啊?凭什么只让四哥去不让我去?”

皇帝正在殿中试香,有宫人送来一批天竺高棉来的小玩意儿,宫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可却让公主打了个喷嚏。

皇帝看来兴致不错,没跟公主计较,只是抬头扫了公主一眼:“出去查案,凶险异常,你以为是过家家?”

公主提高声音,晒出了自己的战绩:“不就是抓凶手吗?谁不会,上次我还弄瞎了奎木狼的一只眼睛!”

皇帝冷笑了一声,对公主的炫耀无动于衷:“你四哥不想带你出去,你还非得去讨嫌,你以为他像朕一样,能容得下你胡作非为。”

公主最喜欢皇帝驳斥她的话了,皇帝越反对,她越高兴,更何况皇帝还暗暗地表达了对她的宽容。

她提着花裙,围着皇帝直转圈:“陛下知道四哥心软,许多事他容易绕不过弯来,有我在他身旁,还能帮他做些事。”

皇帝的手一顿,公主看到了希望,忙问:“陛下觉得如何?你就让我去吧。”

皇帝将一支天竺送来的香点燃,一股幽幽的淡香飘来,公主期待着皇帝能松口,可皇帝却注视着袅袅烟香升腾起来,再慢慢地飘散而去。

“你不了解你四哥。”皇帝在公主快要沉不住气的时候,开口,“他是怎样的人,你根本不知道。”

“我怎么不了解,我……”

“五妹性格坚韧,手段非凡,连男儿都有所不及,是好事。”皇帝难得开口夸赞公主,但一般这种情况下,后面都跟着一句然而。

果不其然,皇帝说:“然而,不是所有的事,都要靠杀伐来解决,你四哥有他的本事,你只需要看着就是。”

“陛下的意思是?”

皇帝转身,去逗一只色泽鲜艳的鹦鹉:“天机不可泄露。”

公主央求道:“陛下……”

“他既已决定的事,你不必插手。况且,我已令派了高手前去相助,你就不要帮倒忙了。”

公主连连被拒,又听闻另有高手,还心有不甘:“谁?”

皇帝还是那句:天机不可泄露。

而裴静,也完全没有察觉到这位高手在暗中跟随自己,他来到了灵州,先去府衙了解了事情经过。他来得正巧,当日又有几名村民来报官,说是自家的亲人失踪了。

失踪的多是年富力强的壮丁,官府门前,来的是个老妈妈,自己的儿子丢了,哭得泣不成声。

裴静一下马车,就把老妈妈给扶了起来。刺史府门前的匾额已褪色,在冬日里透出极荒凉的破败,刺史大人率领底下众人,慌忙将老妈妈扶到了后堂休息。

灵州刺史已是焦头烂额,他在大冬天,不停地擦拭脸上的冷汗,用打颤的舌头说了近乎上百遍“钦差到此,下官有失远迎”,进门时,还差点在裴静面前摔倒。

原先派来的巡察使已有三人命丧此地,这对于还在任的官来说,那可真是倒了大霉了。刺史大人很庆幸自己还活着,但每天都觉得自己命不久矣。

滑稽的是,在如此大的压力之下,他竟然奇迹般地长胖了十斤,而更不妙的是,长史大人却瘦了一圈。

此时此刻,他们两人一起在裴静面前,毕恭毕敬地站着,一个胖墩墩一个瘦竹竿,场面十分诡异,刺史大人看起来像那种通缉令上的:作威作福、欺压良民的元凶。

在刺史大人磕磕绊绊,以及长史大人战战兢兢的描述下,裴静得知:灵州与附近几个州县,从几个月前开始出现了失踪案。灵州除了县城,多是依山傍水的村落,失踪的多是村庄中年轻力壮的青年男子,往往是去山里打猎或是种地,忽然的人就不见了。

迄今为止,失踪的男子都没能活着回来。有一次渔民在河边儿捞鱼,找到了一具尸体,凭借着那人手臂上的三颗痣,认出了尸首正是村里李二家的儿子。

那尸体惨烈至极,被开膛破肚,内脏和骨头都被掏光了,就剩下干瘪的一层皮,捞尸的人把尸体铺在河边,都得拿块路边的石头压着,免得被风吹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