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烟火 第12章
作者:楹拾
江沐恍然大悟,原来他是因为自己无能为力而苦恼着。他可最在行了,当初自己执意半路学画画的时候,说服父母可不是靠着自己的一腔热血,是让他们相信:自己知道在做什么,也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移花接木一下,他就懂了谢镧的痛苦,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他们不信,你就要让他们相信,你能做好,你能分担。从小事做起,只要你出色地完成,他们会把担子交到你手上的。”这样说可能太过笼统,但现在也很难言传身教。
他举了个最简单的例子,“你们现在是要连着守几天的夜吧,你也去,有什么活就帮着干干,眼边的劳力,他们肯定会让你干点活的,你完成了,就会慢慢信任你的。”
“我知道你感恩他,想在最后的时候帮帮他,去吧,慢慢来。”
谢镧如获大赦,撑了把伞就跑入了雨幕,终于不再感受着无能为力带来的痛苦。
雨下得再大,也没淋湿那颗热血的心。他要撕开那层保护膜,让天上的大爷爷还有身边的亲人们看见:他长大了,有能力为他们分担。
第15章 葬礼(二)
挽塘村里婴孩出生的时候,会办新生儿的酒席,热热闹闹地让孩子来到这世间;而葬礼更是,连续几天办席,放鞭炮、吹唢呐,轰轰烈烈地把人送走。
小文静从没看见过自家来这么多人,小小的门庭都快被挤破,她生性腼腆,躲在几个大哥哥后面,不与人交谈。
而她同胞的姐姐娴静则是冷眼看着这一切,她不明白为什么明明是来参加别人的葬礼,有些人却有说有笑,分烟聊天,自然无比。
她紧握双拳,看着眼前说笑的几人,突然很想把这几个人请出门外。
江沐及时把她拉去旁边。
她紧皱眉头,“你拉我干嘛?”
“不拉你让你上去跟人家干架吗?”
“用不着你管。”
江沐叹了口气,他也曾经有过这样一段愤青的时间,好像是想用自己正义的双拳制止世间的一切不平不义。
“然后呢?搅乱你爷爷的葬礼?这几个人是谁,你认识吗?”
娴静更气愤了,“不认识啊,鬼知道哪里凑过来的,就在别人家葬礼上这样……”
“所以你就为了那几个不相干的人大闹你爷爷的葬礼吗?”
“我哪里会这样?我只是想过去提醒他们而已!”她话音没收住,声音大了些,四周的人都往这边看了过来。
江沐拉她转过身避过众人目光,“你气得发抖了,眉头都能拧死一只苍蝇了,你说你去调停,谁信啊。遇上脾气炸一点的,直接吵翻天你信不信。”
娴静烦躁地摇摇头,“那我就让他们这样在我爷爷葬礼上这样放肆吗?”
江沐拍了拍她的肩膀道:“少女,使命感不要那么强。还有你知道吗,最好攀亲戚拉关系的场景就是聚会婚礼还有葬礼。他们这些人来你爷爷的葬礼,说到底能来一方面是做个人情,另一方面也是想扩展点人脉。”
他嘲讽地笑了笑,“也就没存几分真的来送送你老人家的心思。关键是你们还得招待他们,毕竟来者是客。”
娴静被他气走了,但好歹是没闹着要出头了。
江沐抿了抿唇,抬步往房间中央说笑的几人走去。
他面上挂着得体的微笑,打断几人哈哈的大笑,道:“几位是?”
果然都是旁边村子来的一些远亲,半辈子没怎么见过,或许在婚礼上就见不到这群人了——因为参加婚礼需要交份子钱。
众人见他气度不凡,仪表堂堂,起了与之亲近的心思,人群的中心迁移到了他的身上。
一个秃顶的中年男人似乎才刚刚想起他来参加的是葬礼,十分应景地抹了抹眼角,虽然那里并没有什么眼泪,“真是可怜啊!我们小时候一块儿放牛,他总说他壮得跟头牛样的,能活百岁。十几年没见,谁知道再见他就这样没了啊!”
一旁烫着卷发的中年妇女并未被这年少的“兄弟情”吸引注意力,她对这江沐状似无意地问道:“你是谁家的啊?”
江沐依旧微笑,“我谁家也不是,来这旅游的,看你们聊那么开心来凑凑热闹。”他毫无诚意地震惊道:“原来这里是葬礼啊!”
闻言,几人老脸一红,还有人咳出了声,不久便作烟雾散开。
葬礼上那些不协调的声音终于消失了。
娴静发觉自己的愤怒终于得到了认可,惊喜道:“你不是不让我去闹吗,还不是自己去了。我就说他们特别过分。”
江沐嘘了声,让她小声点,“他们是错的,很过分,我不让你去说是因为你是主人家,这里也都是你们的亲戚,而且你看着就不像能冷静解决的样子。”他摊了摊手道“我当然无所谓啦,我又不认识那些人,再过段时间我就走了,又不需要维持跟他们的关系。”
“切。”
安抚一只愤青真的需要很多耐心。江沐忍下心头的无语,沉声道:“你以后想干嘛,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交涉的时候带着火气肯定没人听的。”
娴静仍是油盐不进的样子,撅了撅嘴,“一天到晚就知道训人,你又不是我哥哥,管那么多干嘛?还有,你说的难道就一定对吗?真受不了你们这些大人一副笃定的样子。”说完她就跑开了。
得了,半天的努力得了个啥……
江沐倒没火,他不至于和个孩子计较,再说谁没有一段中二时期呢?呵呵。
他的眼睛扑捉到了一个蜜蜂辛勤劳动的身影,那是谢镧,自从那天雨夜之后,他就一反先前的颓靡样子。
夜里帮忙守夜,早早找人询问了奏丧乐的联系方式,一等长辈提起就奉上名单,供他们筛选。搭灵棚,布置灵堂,招待客人,打扫卫生,随叫随到。
虽然这些日子很累,但是谢镧真的开心起来了,因为他终于帮上忙。
江沐在心中暗暗比较,同样都是差不多大的孩子…怎么差距就这么大!一个死活不听劝,叛逆地觉得全世界都在与她为敌;另一个牢记他的敦敦教导,用心实践,看这不是就解决了问题吗?
越看谢镧越觉得顺眼,江沐十分欣慰他的变化,打算去找找自己的这位“得意门生”。
谢镧正在清扫客人留下的瓜子壳,有几粒卡在了桌腿和墙壁的缝隙里,他正在费力地用扫把把它们拨出来。
“有没有好一点?”江沐突然的声音把谢镧吓到了,但他连被惊吓也是淡淡的反应,只是握住的扫把有个小小的弧度。
谢镧回了下头,脸上少见地浮现出不好意思的神情,似乎是回忆起了那天晚上的情绪外露和失控。
“嗯,谢谢你,外婆这两天心情好很多了。”
江沐轻轻一笑,“我问你怎么样呢,不是问你外婆。”
谢镧却不回应了,用扫把继续拨着那几颗倔强的瓜子壳。
江沐帮他把桌子往旁边搬了搬,那几个在逃罪犯终于进了簸箕里。
还没等谢镧回答他呢,就被叫走了。被叫去帮忙搬东西。
“就来!”谢镧的眼睛腾地亮了一下,显然是对终于有活找上自己感到激动。他把脸转向江沐,似是无声的询问。
江沐毫不吝啬地给予肯定,“嗯,你做的很好,现在他们已经信任你啦,以后大事小事,你都能帮上忙了。快去帮忙吧,你大外公的葬礼,好好干,就当是报答他老人家对你的关照。”
谢镧短促而有力地“嗯”了一声。最近他四处帮忙,失去亲人的悲痛在一次次获得别人的认可与信任中,被冲散许多。
老人终于履行了邀约——请江沐吃饭,不过是在他的葬礼上。
望着遗像上不苟言笑的老人,江沐想起来他在文静面前眉开眼笑的模样。
这遗像选的时候还颇受争议。
“怎么给我爸选了个这个照片?”俞清苋的妈妈回乡了,眼睛肿得像核桃,这位女强人不想展示自己的脆弱,便开始找茬。
“我选的。”谢嘉佑弱弱地举起了双手,随即解释道:“我倒是想选张好的啊,但他就这么一张照片,还是村里组织给上了六十岁老人照的。”
闻言,俞清苋妈妈的气焰弱了下来,没再挑刺。
也不怪她拿这事出来说,这张照片确实拍得不行。这位老人仿佛是与摄像头有什么深仇大恨,几乎是竖着眉毛,一脸凶像,远远看去,像是把门神挂大厅了。因为是免费的,摄影师也不大走心,照片甚至还有些糊糊的,没做什么处理,他身后还能看见一只小狗的影子。
这样一张仓促的照片,却是见他的最后一面。
或许还有人,往后余生只能凭着它聊表思念。
酒席连着办了几天,像是要把老爷子短短一生接触过得人都请一遍,隆重地宣告他的死亡。几天过去,谢镧眼下已是一片乌青,好像给个床脚就能睡过去的样子。
最后一天晚上的灵堂,江沐把他赶了回去。
“给我回屋睡觉去,都守几天了?”江沐推着他出去。
“也就两天而已。而且我白天会咪会儿的。”谢镧不甘心地回头说道。
“那你今天也得回去睡,明天还要把棺材送上山,你总不想到时候出什么差错。”
谢嘉佑也在一旁跟着说:“只是守个夜而已,今天我来替你,文静爸妈也回来了,没什么事的。”
终于是被江沐给推走了。
谢嘉佑叹了口气道:“还是听你的话啊,我们劝都没什么用。他这几天怎么回事,跟打了鸡血似的。”
江沐只是望着谢镧远去的背影说了一句:“想长大了而已。”
第二日,就是送棺,他们早早就被叫醒去到厅内缝制“孝衣”。
江沐不算亲属,不需要穿戴这种白色衣服和尖帽。
灵活的针线在白麻布中穿梭,不多时,女人手中的白色尖帽就缝制好了。这种白色尖帽只有白色亲属能带,俞清苋、谢文静、还有他们的妈妈和爸爸头上各有一顶。而像谢嘉佑和谢镧,只穿一件由两块白麻布交叉而成的孝衣。
棺材由不带亲缘关系的八人扛着,称为“八仙”。上山路由于连日的雨变得泥泞,十分不好走,又下着细细麻麻的小雨,谢镧贴心地为他们准备好了防滑的胶制雨鞋,又赢得一片叫好声。
一位带着头巾的大汉比了个大拇指,“小镧真是想得周到,我还说怕会摔跤呢。”
一旁有人打趣:“那穿了这特别准备的鞋,可不许摔倒!”
这会儿气氛还算轻松,可起棺了,唢呐声一响,情绪就如开闸放水般泄出。大家呜呜咽咽哭了起来。
俞清苋这几天哭得最厉害,这会儿做了压棺人,却沉默起来,虽双眼通红,却不肯泄出一点哭声。
谢文静终于知道死亡是什么意思,就是自己的爷爷被关进了棺材,她再也见不到他了。她缀在送葬队伍的末尾,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江沐没有穿戴任何孝服,在队伍里不大协调,他就远远地跟着,目送老爷子上路。
上山,翻土,埋棺,立碑。
遗照上横眉冷对的老人成了这座山上众多小土坡中的一个。
他的老伴在墓前捂住嘴,呜咽着对孙子孙女们说:“爷爷以后就住这儿了,你们想他的话,就来看看他。爷爷一颗心就系在你们身上了。”
就此,为期三天轰轰烈烈的葬礼结束了。但是亲人的离去却是一个漫长的雨季。
既漫长,又不引人注意。或许某一天你看见阶梯上新长出的青苔,才反应过来:啊,原来这场雨,下了这么久。
在某一天你落下了伞,才发现这雨天那样惹人讨厌。厨房里他吃剩下的半瓶霉豆腐,再没有人扛起的锄头,他修好的每一样物件,都是构成心里“咯噔”一下的瞬间。
第16章 分别猝不及防
大爷爷去世了之后,大奶奶一个人要照顾俞清苋和谢文静,自然是有些吃力。老人家年纪大了,又要忙里忙外地操劳,俞清苋的母亲就把他带走了。
往年的每一个暑假,俞清苋都是在爷爷奶奶家度过的。一方面是因为夫妻俩都忙,没空管孩子,另一方面也因为农村极其适合俞清苋这种熊孩子撒野,他呆在城里只会将无法宣泄的精力都投入到电子产品中去。
谢文静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务工,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总不可能把孩子塞到他父母那里吧?一个老人照顾不过来,俞清苋母亲只好让了步,把自家孩子领回了家。
离开那天,江沐也去送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