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系统在三国 谋士系统在三国 第50章

作者:辣个糊涂 标签: 历史衍生 系统 古典名著 穿越重生

  虽然在刘辩还是皇子的时候,何进这个舅舅为了他的储位倒真的是操心劳力,但这里面几分是为了刘辩,几分是为了他自己,大家懂的都懂。

  这些日子因为戚宦之争,何太后又被中常侍们哄到了,刘辩也没少从自家亲娘那里听到何进这个舅舅的坏话,只能说本就不多的舅甥情越发稀薄了。

  毕竟都在争权夺利了,还非要拿着感情说事那就没意思了,你是不是玩不起啊。

  刘辩倒未必看的这么清楚,他就是单纯的继承了祖上代代相传的某种薄情寡义DNA而已,虽然听起来不像是什么好词,但放在皇帝身上还是挺适配的。

  可惜刘辩虽然存在部分薄情寡义的特质,却也一点也不妨碍他做不了一个好皇帝,当董卓及其军队被拦在洛阳城外时,刘辩的情绪波动看起来比董卓还大。

  他有情绪,却又没有胆量与智慧去做什么,但他又总是克制不住的流露出自己的情绪。

  陆离就很想说,你真有想法那就去做,你在这里跟我们两个表演情绪,是指望着谁帮你做什么吗?

  你要是真有这个想法也不是不行,可你倒是说呀。

  你也不说,甚至这个情绪还是一时一变,陆离距离对方这么近,都看不明白他这到底是希望董卓被拦在外面,还是希望对方能够带兵进去?

  要让陆离说的话,自然是不让对方进城为好。

  可惜,他伸手想要去触碰怀中的玉佩,却又收回了手。

  先帝给的玉佩到底不是虎符,也根本无法指挥董卓的军队。

  别说只是一块玉佩,要知道就连先帝在时,九卿之位许出去都没将董卓的兵权夺过来。

  而新帝,不说他能力如何,陆离现在虽然好像被新帝短暂依赖了,却没有得到任何与权力相关的信任。

  又或者说信任也没用,没有掌握实权的皇帝,在某些时候还不如随时可能被天灾人祸搞下去的三公有含金量。

  所以说侍中这个天子近臣的缺点就再一次显现出来了,在皇帝不给力的情况下,任你因为先帝得到了怎样的权势,都会烟消云散。

  不仅是烟消云散,这一场闹剧看起来以董卓护驾有功、带兵入京作为结尾。

  可结尾之后还有新篇章,新篇章的开头不是对戚宦一扫而光的欢欣鼓舞,也不是对于董卓及其兵将的处,而是矛头直指陆离的问罪。

  这位被已故大将军何进征辟来的御史,直接当朝开始细数陆离的罪责,列了十多项罪名都还没有停下。

  “身为侍中,未经御令擅离洛阳,此一罪也。

  未有职权,擅自调兵,此二罪也。

  勾结禁军,为己所用,此三罪也。

  ……”

  洋洋洒洒十多条罪名列下来,不仅将当初先帝死时于宫门外的乱子说了出来,先帝在世的特殊待遇翻了出来,甚至连陆离此刻的单身情况都被冠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成为一条罪名。

  但凡不是太后就在帘子后面垂帘听政呢,他恐怕都要说陆离“秽乱后宫,罪不容诛”了。

  被列罪的当事人都要气笑了,最开始看到对方说调兵与禁军罪名的时候,陆离还以为这事谁在帮自己搭梯子勾出解释机会呢。

  虽然他自己也安排了人,但要是别人有心帮忙,他也不是不能领情。

  因为认出了这是何进征辟来得,陆离还想过这是不是袁绍安排出来帮忙的。

  可后面的罪名听完,陆离明白了,这就是一个站出来针对自己的。

  哪怕阴差阳错其实还帮了陆离一把,但依旧不能忽视对方是带着恶意的。

  而对方列出来的这十几条罪名里面,百分之八十都可以说是断章取义、胡搅蛮缠,非说有什么真的可能会给他定罪的,也就是最开头陆离出去寻找刘辩等人时带上的那一队禁军。

  这也正是陆离最想要解释,甚至是想要借此将所谓的先帝遗留旨意一并解释清楚的话头。

  其实这种事情如果皇帝有实权,并且有意保你,一句事急从权也就过去了。

  不过有实权的皇帝也不会像刘辩那样遇到那种事情,更不需要侍中擅自调兵去救。

  现在敌人将梯子主动递过来固然挺好的,但这里面也有麻烦事,你在解释最想要解释问题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对方列出来的其他罪名。

  哪怕在场很多人都知道那些是假的,但你依旧要解释,不说话就是将话语权交给了别人,不解释就是默认。

  放在现在这个情况下,你要是只解释禁军的事情,就相当于默认了其他的罪名。

  所以陆离是一条条解释的,虽然对方列出了一大堆,时不时还要看看手中笏板,但陆离记性好,一条条解释起来完全不会出现磕绊。

  “侍中本就有随侍陛下左右之责,陛下当时不在洛阳,我追随而出,乃是尽公职守,擅离之说委实荒唐。

  未有职权,擅自调兵,自是罪责,可在下并非无有职权。

  先帝在时便将身后之事对我有所托付,此一事朝中不是众人皆知吗,甚至还有不少人为此事登门找过我,皆可证明才是。

  只是先帝嘱托并非宦官所言立储,而是嘱我洛阳有不臣之事时便宜行事。尤其是关于两位皇嗣的安全,先帝临终前最为不放心,我之所行皆从先帝之意,履先帝所赋之权。

  有先帝予权在先,御史所言勾结禁军,为己所用,自是无从谈起。

  不说先帝本有权柄赋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家尽是为陛下效命,何来勾结一说……”

  先帝死时宫门外的事情就更好解释了,这件事情先前早就有了结论,要是陆离这边的解释不能被认可,那么当时认可这个结果的人都要一起被拉下水。

  至于最后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陆离冷笑:“此时正值国孝之期,御史当朝以此事欲定我罪,莫非是在御史看来,一家一室之传承,竟大过朝廷之礼法?”

  美人有有据、锋芒毕露,哪怕还夹杂着点阴阳怪气,也丝毫不影响其美貌,甚至颇有几分美貌加倍的绚丽。

  这侃侃而谈、分毫不让的模样,让不少人梦回当初刘太常与他之间的州牧之争,可惜当初那位拉偏架的陛下现在已经埋入地下了。

  而现在的陛下……

  刘辩见到所有人看向自己,点头道:“侍中所言甚是!”

  众人:有点梦回先帝的感觉。

  刘辩说完,还不忘看向身边:“母后以为如何?”

  众人:梦醒了。

  何太后:……

  之前都是宦官充当双方的交流桥梁的,现在宦官几乎被噶了个干净,哥哥也被噶了一位,何太后面对来自亲儿子求认可的询问,回以点头。

  她透过帘幕看向下面那个据力争、分毫不让的身影,虽然他们之间的一些话与用典她是没怎么听懂的,可这不妨碍她看出这场交锋中谁占据了上风。

  以前她见到的陆离都是有礼的,甚至带着点温柔,看起来甚至有那么点好欺负的样子。

  虽然对方是个能够跟皇帝闹矛盾闹得人尽皆知的存在,但就外在而言,还真的看不出什么锋利之处来。

  对方固然美的超出常人,却并不是那种艳丽逼人的美。

  非要说锋芒,也就是定先帝谥号的时候了,可那个时候的陆离因为没有道,再加上被朝中众人一起针对,明显处于下风。

  现在乍一看对方锋芒毕露、占据上风的样子,倒是莫名有点解先帝了。

  然而事情到这里还不算结束,那位御史不依不饶道:“侍中与先帝相亲,自是可能得此吩咐。只是口说无凭,总该有所证明吧,不然若侍中明日说先帝予你废立之权,我等信还是不信?”

  话都说到这里了,陆离忍不住仔细看了那位御史一眼,他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记忆出现了问题。

  这人哪里是敌对的御史,这人其实是自己专门请来的托是吧。

  你这说的词,实际上全是我希望有人能说的啊。

  结果我安排的人都来不及说,全被你说了。

  朋友,谢谢,帮大忙了。

  当初宦官说的先帝旨意,总算可以趁此机会彻底掰扯清楚,了却一桩隐患了。

  “先帝所托就只是此事,无有所谓的立储,废立更是无从谈起,至于证明,有此玉为证。”

  陆离从囊带中拿出一块玉佩,上面的纹路图案不少人都见过,正是虎符印图上的一部分。

  宫内制物都是有记录可查的,这块玉佩秦俊可能不知道,但朝中重臣中是有人知晓的。

第54章 为谁而叹

  一场问罪,罪没有问出来,倒是问出了再一次突破人们想象的来自先帝的偏爱。

  要说起先帝,他爱一个人从来都是明火执仗,向来不搞锦衣夜行那一套的。

  他喜欢何皇后,纵使对方出身屠户,也将对方捧上皇后之位。

  他喜欢宦官,就给予他们权力,任由他们作威作福。

  而对于陆离,那就更不用说了,与九卿相同的待遇,比三公更甚的权力,随意出入宫内,甚至是年节之时一同守岁。

  大家都见证过这堪称烈火烹油的爱重,以为这就已经是极限了,却不想竟还有更进一步的情况。

  都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他们陛下对陆侍中的爱,如今看来比之也不差分毫了。

  活着的时候爱,都要死了也不忘给对方留个安排。

  何皇后得到这个了吗,两位皇子都没有这个待遇吧。

  陛下啊,你对陆侍中的爱重里面,到底还藏着什么惊喜是我们不知道的?!

  但凡你们两人年龄差距再大一点,大家都要忍不住怀疑这是不是你的私生子了,而如果陆侍中是,恐怕大家当初也不用烦恼立储问题了,早早就封为太子了吧。

  虽然陆离表示除了这个玉佩就没有别的什么东西了,但是刚刚被拔高了上限的众人心里忍不住犯嘀咕,真的没有了吗,我怎么就这么不信呢。

  哪怕陆离说完这话之后,就算有也只能是没有,可大家就是觉得一定还有,就算已经用不了了,可那种东西的存在本身就很令人破防。

  这种破防,可能跟已死的何大将军当初还活着时,看到画好后的陛下阅兵图时的感觉是一样的吧。

  明明是他提的意见,明明是他统筹安排,明明是他全程忙前忙后,明明他是大将军,可是阅兵图中却连他的脸都没有画上,反而是陛下与他美丽的侍中被着重捕捉描绘。

  这感觉就像是妃子看到了帝妃同游图,结果画卷里面皇帝是有的,妃子却只露出了一个衣角,反而是一旁的侍女被着重刻画,生怕有人不知道到底谁是主角一样。

  妃子:哈喽,主角之一难道不该是我吗?

  嗯,反正这事挺难评的。

  总之,陆离的麻烦解决了,宦官与外戚在对对碰中被解决了,但大汉并没有迎来光明美好的未来,因为刘辩的皇位看起来也将要被解决了。

  解决人不做他想,除了董卓还能有谁呢。

  陆离努力了好久,除了阵营羁绊度任务满值完成,后世知名度来到了85%。

  阵营贡献度虽然不像羁绊度那样,不满值换了阵营就几乎要重新计算,但也只来到了32%,历史改变程度就从现在董卓已经来到洛阳的情况看,就知道完成的有多么差劲了。

  虽然他不确定原本的历史细节是如何的,但就从对方短短几天已经通过吕布噶了丁原,吞并了洛阳能够吞并的大部分军事力量来看,接下来距离废立成功恐怕不远了。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从古至今都是一样的。

  陆离现在都搞不懂袁绍他们到底在做什么,明明对方才是当时何进最为亲近信任的存在,怎么何进死后,不管是他的军队,还是他弟弟何苗的军队,都统统被董卓这个后来者给收编去了。

  陆离是真的很想要问一句:你们到底都是在干什么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