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门大佬总想当花瓶 第119章

作者:焦山茶 标签: 穿越重生

脆弱的、落寞的。

楚云霁的心倏忽地漏掉一拍。

神也会……可怜吗?

而且冥王大人这个样子,他都不好意思算刚刚的账了。

于是他面向村民们,突然问道,“盗墓贼是怎么回事?”

村民们七嘴八舌的解释,虽然杂乱,但也让楚云霁听懂了。

青槐村附近的山上有一个大墓,三十年前考古队来过,七天死了十二人。

之后,那座墓就被回填了。

可是最近,又有一伙盗墓贼盯上了那座墓。

村民们就将外来的楚云霁等人当成了盗墓贼。

“你看我们这什么都没拿的,像盗墓贼吗?”卫然郁闷的吐槽。

警察也都笑了笑,他们刚刚进来一眼也看出来不像。

这四个一个个细皮嫩肉的,尤其是不怎么说话的那个青年,俊的像明星。

哪还需要盗墓。

“大早上的,你们从山南边那条路跑过来,我们可不就是怀疑吗。”一个村民低头说道。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村长边道歉,边在一旁狠狠瞪了那多嘴的村民一眼。

“对了,我们过来的时候,听到有个村民说山南都是横死鬼,这是怎么回事?”楚云霁将来时提到的话拿出来问道。

“误会误会,”村长赶忙解释,“这不是要吓唬那些盗墓贼吗,村里人编的。”

楚云霁和卫然对视一眼,他们刚刚还以为是真闹鬼呢。

见是一场误会,警察们也都撤退了,来得快去的也快。

楚云霁见事情解决了,下意识往冥王大人那看去。

冥王大人的玄色袍袖垂落,香炉青烟在冥王眉宇间缭绕,他凝望神像的神情专注,整个人好似沉浸在那方天地中一样。

楚云霁本想上前的步伐瞬间又后退半步。

于是看向礼貌询问道,“村长,我们能在村子里逛逛吗?”

反正他们现在也没有别的线索,不如多走走。

“可以可以,我带着你们逛逛吧。”村长自告奋勇说道。

楚云霁跟着村长向外走去,刚出了祠堂门,一只冰冷的手就覆上他手背。

楚云霁想挣扎,但是没挣扎开。

他侧头看向这手的主人,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冥王大人此刻,十分悲伤。

祠堂间游荡的穿堂风掠过他后颈,带着某种欲言又止的震颤。

于是他渐渐的放弃了挣扎。

等他们走出祠堂门,就在村长的带领下在村子里瞎逛。

青石板路上漾开细碎足音,村里的小孩不怎么见外人,缀满补丁的棉布鞋追逐着外来者的影子。

梳羊角辫的女童将狗尾草环戴在鬓边,忽地挨近楚云霁身侧,一走一跳,脆生生的调子唱道,“月亮起来把头梳,清早起来打早书。”

楚云霁俶乎的停住脚步。

“怎么了,楚先生?”村长问道。

“小谷杨花叶叶细,当得阴阳看好地。”这曲调从喉间溢出时,楚云霁自己都怔住了。

孩童们眼睛一亮,忽然围作圆圈,脚在原地打出古老节拍,“千家请你去看地,早晨看是阳间地,黑时看是阴地形,当得阴阳教徒弟。血河番,血河流,树起黄翻结绣球~”

楚云霁突然望向村口虬曲的老槐树,恍惚间,见无数褪色的红布条正在风中舒展。

找到了。

楚云霁轻笑,明明是摆在眼前的东西,他竟然没注意。

第171章 痕迹

《淮南子》有言,“槐者,鬼木也,立天地之中,掌晦明之变。”

槐树羽状复叶昼展夜合的特性,与杨花相似,也使其成为昼夜阴阳交替的天然载体。

而“当得阴阳看好地”正对应槐树在风水学中“通阴阳界”的特殊地位。古时堪舆师常以槐树为坐标,通过其根系走向判断地脉阴阳。

槐树作为阴阳界碑的民俗记忆,黎明时树冠承接阳气呈伞状舒展(阳间地),暮色中气根垂落如招魂幡(阴地形)。

“树起黄翻结绣球”,则是因为槐树花的形态就是蝶形黄白小花聚成球状。

楚云霁的目光转回来,那槐树,得有千年历史了吧。

这如果挖了,村里人不得打死他们。

得想个办法。

林晓南和陈原对视一眼,瞳孔微缩,这歌词和旋律,不是当初女鬼在他们家沙发上,操纵着玩偶吟唱的《哭阴阳》吗?

“别淘气了,”眼见孩子们还要继续围着唱,村长随机拉住一个围着他们的小孩子,教训道,“你们这么围着,让客人怎么走啊?”

孩子们赶忙四散逃开。

被村长拉住的小孩儿也想跑,被楚云霁箭步拦住。

楚云霁不过是身形一闪,就挡住了男孩去路,他俯身平视男孩,声线温润似山涧清泉,语气温柔的问道,“你们刚刚唱的,可是《哭阴阳》?”

那小孩儿愣住了,见楚云霁温柔的态度,从小到大,他还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哥哥。

“那是《哭阴阳先生》。”村长乐呵呵说道,“楚先生也知晓这曲儿?”

“哦?”楚云霁转向老村长,眸光深邃,打探道,“这歌谣在此地很是盛行?”

“可不,”村长颔首,枯瘦的手指摩挲着竹杖,“这是祖上传下的哭丧调子,村里老人小孩,人人都会哼上几句。”

楚云霁若有所思,来的时候他有瞥见另一条路有杨树。

前世他在高校教历史时,听过音乐史方面的专家研讨会,会上就有学者说过民歌是一方水土之魂,能反映某一地域环境、文化特色。

于是他故意追问道:“小谷杨花叶叶细,这词中杨花,可是有所指?”

村长抬臂遥指,“村后山腰处,有一片老杨树林来着。”

楚云霁眯眼,站在村子里隐约可见山峦轮廓。

众人也望过去,那边也是山南处,只不过与他们来到路不同。

随即楚云霁与众人对视一眼,向村长道谢,动身往杨树林去。

众人沿着蜿蜒的山路向杨树林进发,林间弥漫着薄薄的雾气。

脚下的枯叶发出细碎的声响,林晓南的一手拽着陈原,另一只手渐渐被人托住。

林晓南转头,就见男鬼赵盛安默默的扶着她。

陈原赶忙瞪了过去,赵盛安将手放下。

“你们白天能出来了?”林晓南惊讶。

刚刚天亮后,跟着他们的二鬼就躲了起来。

赵盛安和杜慧云点了点头。

卫然在后面断路,解释道,“这林子里雾气大,太阳射不进来。”

而正走在众人前方开路的楚云霁的手也还被一个鬼握着。

楚云霁看着拉着他走的冥王,目光灼灼的看着冥王的侧脸,想着都是鬼,冥王怎么不怕太阳呢?

“在看什么?”冥王问道。

楚云霁赶忙回道,“啊,这片杨树林还挺大。”

随即,他移开目光,看向四周。

忽然,楚云霁的脚步戛然而止,他单膝跪地,修长的手指轻轻拂过地面。

雾气中,泥土的湿气沾染了他的指尖。

“发现什么了?”陈原压低嗓音问道,警察的直觉让他下意识地放轻了脚步。

楚云霁的眉心微皱,指尖顺着泥土上几道新鲜的划痕游走:“这些痕迹,像是被重物拖拽形成的。”

他的声音很轻,却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陈原立即进入工作状态,他蹲下身,专业的目光扫过地面:“划痕边缘的泥土还很湿润,形成时间不超过12小时。”

他的手指丈量着痕迹的宽度,“拖拽物重量至少在200斤以上,而且……”

他顿了顿,“拖拽过程中有明显的停顿和转向。”

忽然,他的目光锁定在一处:“这里有个完整的脚印。”

他伸出手掌比对,“45码,男性,体重约80公斤,从步幅判断身高在180公分左右。”

“也许是村民在搬运什么东西?”卫然提出假设。

林晓南却摇头:“深更半夜搬运重物?这不合常理。”

楚云霁没有参与讨论,他的目光沿着划痕延伸,蓦然看到一片微湿的泥地,定在原地。

泥地上赫然印着一个钟形的浅坑,坑底隐约可见繁复的饕餮纹路,那些古老的纹饰在潮湿的泥土中若隐若现。

“卫然,”楚云霁说道,“快去请村长来。”

见卫然面露疑惑,楚云霁指着那个钟形坑解释道:“这是青铜钟的痕迹。”

林晓南也赶忙伸头看去,吶吶道,“看这纹饰的精细程度,很可能是商周时期的礼器。”

卫然闻言,立即转身,朝村子的方向跑去。

林晓南注意到楚云霁凝重的神色,轻声问道,“是村里人说的那伙盗墓贼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