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在朕屋顶上打架 不许在朕屋顶上打架 第38章

作者:灌木朱瑾 标签: 强强 天之骄子 爽文 轻松 穿越重生

在后苑距离郭妃小楼附近的一个墙角,小太监小九站在阴影里,背挺得笔直,瞅着远处那跪了一地的宫女太监,突然道:“天狗食日,紫薇星乱,正位不稳,侧袭危亡。懂了?”

小九身后跟着的一个宫女打扮的人略一思索,轻笑了一声:“属下明白了,若有机会,属下定当如此告知王皇后。”

小九颔首:“要一字不差。”

“是,九爷。”

九爷满意道:“那边的事情已经给你们铺好了路。最近宫内的羽林军实力大增,其他人都必须撤离。你们两个一定要行事小心,不可露出半点端倪。也不要在旁人面前显露出武功。尽量避过羽林军,也不要出现在我们的陛下面前。”

宫女一愣:“陛下?”

小九慢慢眯起眼睛:“我们的陛下可和传说完全不同,他会武且武功内力皆不俗,若在江湖中,算得上一流好手。别被他骗了,在他面前,呼吸步伐要尤为小心。”

宫女立刻低头:“属下定谨记在心。”

不久,整个开封就被黑暗吞噬了。

可这日蚀来得快去得也快。

也就黑了那么半盏茶的时间,世间又渐渐开始恢复光明。

赵霁点着灯在案几前面写罪己诏。看似稳得一批,实则内心慌如老狗。

明天上朝可咋整?

一对老头肯定得逼逼今天的日食。

罪己诏写好了可能都不好使。

我有什么办法才能让那群逼逼机闭嘴?

日食完全结束后大约半个时辰后,追命今日之内二次进宫,带来了两个糟糕的消息——

昨晚追命带着羽林军和丐帮联手抓住的那三批人,跑了一大半。

赵霁听到这消息头都炸了。暴怒:“你们是吃干饭的吗?抓都抓住了,还能让人给跑了?那项莨绸呢?他没出事吧?”

追命低头:“项莨绸和其他人是分开关押,并没有危险。是昨晚那些人被擒住之后,是暂时关押在羽林卫驻地的。驻地条件简陋,天狗食日的时候,其中两个武功最强的人在最黑的时候出手,打伤了羽林卫,毫不恋战轻功逃了。就在我们要追赶的时候,又有另一批人来劫人,一时不查之下被贼人走了空子,也走脱了几个。此事全部都是属下失职,请陛下降罪。”

赵霁气狠了:“你不说朕也肯定要治你们!你们所有人……有一个算一个,给朕去开封府领板子。打完以后罚奉半年!”

赵霁本来想把他们几个撸下来。话到嘴边突然发现,要是把他们撸下来,就没人能帮他查崔明的事情了。只能委委屈屈地把‘降职’两个字给憋回去,不伦不类地来了个打板子。

调整了一下心情,赵霁问:“从没跑的人里面问出点什么来了吗?”

“剩下的人全都是白驼山外门弟子,据说是听令万花楼的林仙儿,杀钱叶帮项莨绸灭口。”

除了‘林仙儿’这个有用信息,剩下的毫无用途。白驼山这消息得了相当于没得。

“还有吗?”

追命:“其中一个杀手指认,他认得后面突然杀出来保护项莨绸的那两个高手的其中之一。是白驼山二公子欧阳锋麾下。”

赵霁有点意外:“那两个功夫强些的,是欧阳锋的人?”

林仙儿指挥着白驼山外门杀人灭口,但欧阳锋却在派手下救人?

这个事情出乎赵霁的预料。但同时也让他陷入了更大的谜团之中。

和第一个糟糕的消息一比,第二个竟然更能让赵霁接受些。

追命说的第二件事,便是刑部派过去的仵作并不能够确定尸身的具体时间,犹犹豫豫。

对于这件事,赵霁本身就没报太大希望,于是也就不存在失望。叮嘱好追命一定要保护项莨绸安全,看看能不能从他嘴里挖出更多消息之后,就让追命离开了。

等天色真正渐暗,四周都点上灯了之后,赵霁站起来活动了一下身体。快快乐乐结束了今天的工作。揣着怀里的怜花宝鉴,打算回去挑灯夜读仔细钻研。

在路上就被郭妃给堵了。

“陛下,今日这事……宫里难免人心惶惶的。昨日臣妾弟弟送了两位女道长进宫,本是要为臣妾祈福,今日见到这景象,那道长说她愿布阵为宫内女眷祈福。”

赵霁侧头看了看郭春兰说的那两位道长。

她二人俱都是非常年轻的女子,只不过样貌很普通。不过在道袍的加持下到还是有几分仙气在。想了想今天的事,也没多想后宫规矩之类的,很随便地点点头:“也好,朕允了。”

赵霁答应了郭妃之后,就自己钻回小屋闷头研究他刚得的《怜花宝鉴》去了。没承想,今夜后宫许许多多的妃嫔因为他的这个决定而无法安眠。在后宫做法是一个很隆重的事情,一般应是由皇后操办。现在突然交给郭妃,这其中代表了在后宫女人们心中不言而喻。

陛下已经有日子没在后宫走动了。偏偏却对已经有孕的郭妃极好。

人从来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若是以前,端王流连花丛,新鲜阵一过就换一个人宠。其他人尚且还能心理平衡些。今日看到某人得宠,背后哼哼两句‘看你几时完’,‘我的今日就是你的明日。’

但陛下现在甚少踏足后宫,仅有的两次也均是宿在已经有孕了的郭妃那里。这代表了什么?郭妃要专宠了?陛下动了真感情了?

是夜,陈才人低眉顺眼地坐在王皇后的寝宫。

王皇后的贴身宫女端茶进来,瞥到王皇后那已经显怀,甚至比郭春兰还要大上许多的肚子,有些忧心忡忡:“娘娘,陛下为人,您是知道的,您又何必瞒下去?”

陈才人也跟着劝道:“是呀皇后娘娘。陛下虽然独宠那郭妃,但您是正宫娘娘,现在又有孩子傍身。那郭妃再嚣张跋扈都不可能越过您去。”

王皇后死死咬着嘴唇,指甲都几乎掐到肉里:“怕就怕那郭春兰起了什么不好的心思!前一阵宫里传出陛下答应郭春兰的孩子出生就会晋她位分之后,玉儿就在我房间花盆里找到了让女子绝孕的药。幸好当时发现的早,才没有伤到孩子。”

陈才人捂着嘴惊呼了一声:“什么!怎么能发生这么可怕的事情?娘娘,您查到是谁了吗?”

王皇后闭上眼睛:“去找人查了,说那盆栽只有郭妃的人动过。想是她要我不能生育,她好母凭子贵一步登天。”

陈才人惊慌失措“娘娘,您可以跟陛下说呀。陛下一定会严查到底的。不行,我去跟陛下说去!”

王皇后拉住站起来的陈才人,眼里闪过一丝讥诮:“自陛下登基以来,就只来过我这宫内两次!你莫去了。纵使你去了,怕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反而连累了你。我自隐瞒下消息,等胎稳了再说便是了。”说完又叹息“表妹,这宫里我能信的人就只有你了。”

刘才人拍了拍王皇后的手:“娘娘放心,我必护着娘娘。怎么说我也算是太平王府的人。那郭春兰再跋扈,想也不敢招惹太平王府。但,我却不信陛下能如此绝情。”

原本在端王府还敢打骂怒踹郭春兰的王氏,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已经被磨平了她原有的锐角。心如死灰,嘴角勾着嘲讽的笑:“郭妃说天宫食日不吉,陛下就越过我去,直接允了道长在她的院子里开坛。陛下绝情?我倒希望他绝情。怕就怕他不止有情,而且一腔情谊还在那毒妇身上。”

陈才人突然低声道:“娘娘,这话我本不该说的,但是如今我却觉得我不得不说了。”

王皇后看着陈才人:“但说无妨。”

陈才人低声道:“今天傍晚,我看到郭妃院子里有人在偷偷烧东西。我留了个心眼,待对方走后,去查看那火盆,灰烬里竟真的找到了一个批注!”

王皇后:“什么批注”

陈才人紧张地吞了口口水,这才紧张兮兮地道:“天狗食日,紫薇星乱,正位不稳,侧袭危亡。”

王皇后刷地站起来,不小心碰到了身边的花瓶。身体摇晃了几下,才勉强站稳身子,急迫地双手抓住陈才人:“正位不稳?郭春兰,她真的要害本宫??”

陈才人被王皇后抓痛,低呼一声。

王皇后回过神来,松手放开了陈才人,失魂落魄:“果然,那郭春兰不是个好东西!”

陈才人忙道:“娘娘,没关系,您还有肚子里的小皇子呢。只要您顺利诞下小皇子,想那郭妃再跋扈,还能如何?凭她的身世,顶多是个贵妃,论家世显赫甚至不如高贵妃。您不用忧心。”

王皇后连忙双手捂住自己的肚子:“是,我有小皇子。他必是我将来大宋的太子!我倒要看郭春兰能嚣张到几时!”

后宫女人们天大的误会,以及在暗处滋生的某些阴谋,赵霁是一点都不知道的。

他哪里是光不去王皇后那,他恨不得都不踏足后宫任何一个宫妃那里。

他一个小弯钩,可以和后宫美女做好姐妹,但真的受不了一个两个见着他,就朝他扑过来还往他怀里钻的架势。

经常去郭春兰那,完全就是赵霁借郭春兰院子出宫,借习惯了而已。

还有一点就是和赵霁和郭春兰相处很舒服。

郭春兰这人,能很快发现对方需要的性格,并且根据对方的需要调整自己。

在她扑了赵霁几次,发现赵霁对她积极的投怀送抱略微抵触之后,顺着赵霁的需要就又变成矜持才女人设。

赵霁也是因为跟她相处很舒服,才一直都没更改他的出宫路线。

却完全没想到。这在别人眼里就成了‘亲近’的象征,也导致这惊天误会的产生。

至于王皇后那,内心抗拒的赵霁是能躲就躲,生怕王皇后发现他是个冒牌货。结果躲着躲着,也这么给自己躲出事来了。

对于后宫发生的事毫不知情的赵霁晚上看了半宿怜花宝鉴,又练了会儿武功,最后坐在床上盘腿修炼内力。

等天亮,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琢磨着怎么招个道士进宫。

他觉得他每日在后宫转悠的日子差不多也该结束了。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找个道士进来,塑造一下他沉迷道法的人设。好正大光明地不去后宫。

等他在各种水银朱砂里面泡的‘神功大成’了之后,就加深修仙人设,顺便遣散一下后宫,把后宫不想守活寡的那群女人送出宫去,给她们一笔钱叫她们再换个身份改嫁。

第44章

不出赵霁所料, 第二天专属内阁的小会变成了新皇批判大会。

宰相和宰辅二府四个老头缩在后面遥控指挥,几个一品老头在前面冲锋陷阵跟赵霁讨价还价。

赵霁的罪己诏也果然如他预料中那般没什么软用。除了应对天狗食日时候的英明神武给他加了点分,其他地方都被批得一无是处。赵霁被几个逼逼机围着逼逼了一早上,被迫签订了许许多多的‘丧权辱皇’条约。

条约一:赵霁必须在择定吉日率群臣主持祭天。祭天的地点在皇城外的小山上, 赵霁必须徒步爬山以示诚意。虽然爬楼梯很累, 但赵霁咬咬牙表示——没关系, 朕有有诚意,朕爬!

条约二:减少文官月考次数,由半月考改为一月半一考。出这主意的老头梗着脖子非说是因为考试频繁,致使官员处理事务时间减少,效率降低。如此以往将民不聊生。赵霁就没弄明白这个十万八千里转折的‘所以’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但赵霁没懂,其他人却看起来懂了的样子嗯嗯啊啊地附和着有道理。

赵霁只能讨价还价, 以让礼部工部和考试院联合给武将出题,并且一周内准备好这第一次的武将考核,且劝说武将同意参加考试为交换,允许了减少考试频率的提议。

条约三:下诏纳谏。

纵使平时的时候,那群言官也没闲着。赵霁一旦下诏纳谏了,这就相当于给了言官们一把尚方宝剑。赵霁甚至能够想象的到将来的日子里雪花一样飞进皇宫落在他书桌上的各种谏言折子。

言官队伍干啥啥不行,告状第一名。放在现代, 那就是一群群老师的贴心小棉袄, 一群群无所事事的告状精。

赵霁以前端王的时候,言官们告他状的折子一天三顿饭地往他哥书桌上递。等他一开这个纳谏口子, 小告状精和老告状精们相当于找到新的宣泄口肆意告状。

但就算赵霁再不愿意也没辙, 前脚向太后刚放权,后脚就天狗食日了。他只能用这些条约来证明他不是个瘟神。

三条条约,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就这么定了。

明日的大朝会上赵霁就得下旨宣布。

好不容易熬到小会散场,赵霁趁没人注意到他, 往皇椅上一出溜葛优瘫。没等多休息几秒呢,小太监来报,说是宋慈被带到了。

这么快!!

赵霁连忙坐正,嘱咐小同子把宋慈带进来的同时,交代另外一个小太监要他快去传召诸葛正我入宫。

洛阳到开封,直线距离193公里,中间隔着个巨大山脉。传令官带着文文弱弱的宋慈宋大人,在跑死了两匹马后,奇迹般地,竟然在一天之内回了开封。

就是苦了宋慈。

接了个圣旨就即刻上路,一路上风尘仆仆不说,甚至是连夜赶路连眼睛都没有合一下。

也是小同子的传令有误,他没搞懂怎么能‘快马加鞭以最快的速度把人带来’的情况下兼具‘好好照顾宋大人’。于是原话给了传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