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在朕屋顶上打架 不许在朕屋顶上打架 第190章

作者:灌木朱瑾 标签: 强强 天之骄子 爽文 轻松 穿越重生

少年宋江非常听话。捧着赵霁给的具体到地区户亩的名单, 当夜就快马疾驰找到了吴用。

吴用也确实阴谋诡计的心眼点满。看过宋江的印信,又看宋江身后带的府兵,立刻就信了这事儿八成。一凡深思熟虑权衡利弊之后,很快给宋江点出了他的第一个‘计谋’。

“圣人所给的名单其中必定另有乾坤。别的不说, 将军您手中这圣人所赐名单之上的人, 便有许多是吴某久闻大名的英雄。想来在我军开拔之前, 这份名单上的人能凑越多,我军的胜算便越大。”

宋江:“我在路上也思索过这个问题了。但是这名单上的人分散太广,我们的时间不多,最多十五日,最少便更不可估量。这上面的软家兄弟甚至不在这附近,快马奔程也有些难, 更何况陛下这名单上竟有些已经落草为寇的人,想来说服他们相信都是难事,更遑论让他们能够立刻加入。”

吴用抿着嘴,老头很阴险很反派地笑了一下。“其实圣人是看重将军的,形式绝对于将军有利。”

宋江:“哦?怎么说?”

吴用:“对比将军手里的两份名单,将军手里的名单其中虽然有悍匪,但其中原本就是朝廷的英雄便有25人。这些人按照圣人说法, 已经从各地接到召令寻将军而来。”

宋江:“正是。”

吴用:“某大概看了下, 能辨认出来的,落草英雄大概是十几人。我正巧识得其中的时迁兄弟, 绿林中人之间应互相都有些交情。待行动时, 可以先找到时迁兄弟,要他归军之后,自然能够劝说其他。”

宋江见吴用手握名单之后,能够这么快速又有条理地把名单上的人排出最右募招方法, 更是隔空惊叹于赵霁的神奇。吴用厉害,但是提点他宋江第一步过来找吴用的圣人更是显得深不可测。“好的。”

吴用:“张顺张青等人按照名单介绍,自是有些小生意。依附于官家做事讨生计,大概都不难说服。孔明孔亮则是有家宅土地。陛下所说我们出兵攻下土地良田我们皆可分。这嘉奖于他们来说也算是种不小的吸引。”

宋江连连点头:“不错不错。那接下来我们是否向北?”圣人给的名单上,此地北处的人偏多些。

“不。”吴用的手慢条斯理地捋着胡须,抬手扬了扬赵霁给方腊的那个名单:“咱们往南。”

宋江:……嗯??????

————————————

时间不够了,本质上,是宋江和方腊在规定时间内,用自己最大努力把人尽可能全地搜罗来的行动。

其实,赵霁给宋江梁山名单的同时又给了宋江方腊军的名字。暗暗包含的,也就是这个意思。因为他给方腊的名单旁边,也有梁山的名单。

赵霁对吴用的用兵调度,指挥大型战役的能力存疑,但是对这人收集名将的能力非常肯定。原著中,梁山上一半人说白了都是给吴用坑上梁山的。只要是个有才华的人才,就‘见其是条好汉,算上梁山’。吴用在山上当着土匪都能用那些手段把身家清白未来前途无量的官兵骗过去。

现如今朝堂吏治清明,南方虽有饥荒,但还只是个苗头就立刻遭灾城池大面积施粥赈灾止住了沸腾民怨。原本梁山上的那些人现在有的安安稳稳当着自己的地主,有的做着自家营生。总之都还有活路,若是有机会,自然人人向往建功立业。宋江这边,师出有名的正义之师。要收起人来更不难。

而且几乎每个人赵霁给的名单都精细到了哪个人在哪个府郡,哪个山上,或是干什么营生。

时间有线的情况下,难凑起人来的,一开始就只有方腊军。

原著中,方腊起义的时候,是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占了。

地方官员横征暴敛,地方人群民不聊生。一个人四面八方都是死路,无论如何都活不下去了,才会琢磨造反。

而如今,虽有灾荒,可赵霁几个折子送往汴梁。

雪花一般的赈灾物资送来灾区。

流民都能活下去了,拼死一搏的尽头压根就没产生过。

何况赵霁从登基以来勤勉认真。吏治环境都并不算糟糕。方腊他们都尚且没有被逼到过不下去,要造反的程度,那出现传说中假拖“得天符牒”。聚集贫苦农民号召起义,‘四方闻风响应’的局面更难。而且赵霁已经尽力了,给方腊的名单上他能够知道的将领都拼命回忆起大致发迹地区。可更多的人都是方腊旗子立起之后投奔的。

对于这些‘投奔’的人,赵霁确实是没招。只能大致画几个方腊起义的时候响应积极的地方。

……

这不巧了。

吴用他们所在地方往南只需要翻过一个山头,便婺州。方腊名单上,朱言、吴邦便是出身此地。

在吴用把他所有想法和下一步计划向宋江陈明之后,宋江还是有些犹豫。

原因无他,宋江要脸。

他虽然和方腊在碰到赵霁之前完全陌生,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见面,熟识,哪怕共事之后。冥冥之中,他对着方腊也总会产生类似忌惮和提防的情绪。可毕竟是圣人当着面一人一份交到手里的。

圣上的名单一人一份。

他募兵第一步就是奔着对方名单上的人而去,去挖墙脚。

这……

听来实在有些下作,不是英雄所为。

所以吴用对着他说明,他们第一步就是往南去,挖方腊的墙角之后,宋江实在有些抹不开面子。

吴用毕竟年长,很容易看透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到底在想些什么。:“无论是这份名单,还是圣人下达的辅助对方保全自身的指令,都不难看出,圣人并不是要我们临时凑起来的杂牌军挥师北上,占领辽庭获得胜利的,也并没有指望只我们两路人马就能够趁此机会彻底灭辽。”

这种人数和规模。能做到的只有吸引辽军火力的游击。

这种小规模的战事,单兵的作战能力起到关键性作用。

又已知。

赵霁给的两张名单上这些人默认都是某些方面十分有天赋的人才。

那这些人才,自然多多益善。

第193章

吴用虽然计谋阴险, 但老头儿本人确实很好用。

最起码,赵霁把两份名单给他们的时候,赵霁的内心就是这么打算的。

若说他南下之时只是‘时间紧迫’,在宋江最后审案收尾的时候, 赵霁再次收到的密信直接就说明迫在眉睫。

赵霁收到密信的一日之前, 完颜阿骨打已经拿下宁江, 派自己亲族子弟往东北求援。

辽的探子也回报,天祚帝大怒之下,派出十万精兵前去讨伐。

当然,这个‘十万’赵霁也知道就是个胡说八道吹牛用的‘号称’。实际人数应该只在七千到八千最右。

但,这些都不重要。

一旦金兵和辽碰到会战,这金和辽之间的第一次正面战就算是正式开打。

赵霁心中最后的时间底线也在这里。为了这一天, 他提前部署很多。

一方面,汴京朝廷,内阁的几个大臣在赵霁的圣旨支持之下,主战派在朝廷辩论上取得优势。以寄纲为首的大臣们自觉排兵,已然调动了军队往北而去。

另外一方面,身处南方的赵霁此时急迫需要方腊和宋江用最快的速度尽可能收编队伍,直接北上。

朝廷的军队是主战场, 宋江和方腊的两方队伍却是赵霁手里的“核武”。赵霁要让完颜阿骨打亲眼看看上天入地人均高手的“宋兵”。如果没有意外, 按照原本的时间发生,辽那边派出的军队会和金兵在出河店交战, 然后大败。金兵火速手下出河店以南的宁江。然后迅速扩大以宁江为线的所有北方土地。接着招募辽境内的其他女真部落的人。在当年就立刻再度拿下黄龙。

面对这等失败, 辽天祚帝会大为震怒,再次派兵出征,实际十万但是号称七十万。但是双方在达鲁古城还没交手就辽内部就政局不稳,内部发生叛乱。天祚帝急召军队回去援护, 完颜阿骨打借机追着这个撤军部队砍,大败辽军。此时辽强国形象破灭,渤海高永昌在辽阳拥兵在东京附近称帝。

以上,这些是赵霁和孙笧两个人努力回忆了半天,能够筛选出来的有效关键信息。

那么。

显而易见,宋这边,出兵的关键节点就是两个。

第一个关键节点在出河店。

此时完颜阿骨打第一次大胜,信心空前强大,梁山和方腊两支空降部队足够给他膨胀的信心开点震撼。且赵霁本意保人为主,小范围战斗才能让派去孤军救援的两支人马最大限度保存有生力量。

第二个关键节点在辽阳。

一个国家机器只要阶级固化,那随着时间增加,固化只会加深不会减少。宋辽对峙这么多年,不止宋内部积弊多,辽内部也是。只不过一切不和谐的声音在铁血统治之下都是悄无声息但暗潮汹涌的。

辽必大败。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在赵霁的计划里,宋方两方人练手磨合,以战代练,等待高昌勇正式反叛,趁这个多方势力纠缠的空档,宋方两个人配合早已压境的宋军,顺势能够里应外合自己吞下辽阳这块土地。

是以,不管吴用的出发点是什么,但是他最起码做到了赵霁要求中的‘快’。

当赵霁收到内部消息,天祚帝派出精兵已经大军出发的那日。立刻给了宋江和方腊两人解树募召立刻原地集结然后两军开拔的命令。

此时,方腊和宋江竟是神奇地把两方的名单都找全了。

只不过,宋江挖了方腊的人,方腊也撬了宋江的墙角。

两边或有摩擦,到总体感情不错。待两方相会之后,互相交谈,觉得对脾气的就又互相留了名号,直接约起了这场仗打完就去喝酒。

场面倒是非常和谐。

两队人都有赵霁亲批的通关文书,赵霁用黄药师灭了大部分西域邪教顺势收归国有的漕运所有船只运兵,走水路,到达辽东之后,过显州,转陆路手持完颜阿骨打手书带精兵直达完颜阿骨打此时驻军的宁江城。

人送到之后船不撤,就守在离岸不远处的水里,找浅水区抛锚之后,张顺阮小二等擅水战的一应兄弟留守在船上等待随时接应。

完颜阿骨打前脚刚派了自己族中弟子去招揽北方女真部落人手。后脚就听到手下来报,说城下有援军手持信件来了。

信件?

完颜阿骨打顾不上刚脱下来的盔甲,一个翻身爬起来就往外跑。冲上城墙向下看,就见乌泱泱一大群人出现在城墙下。

乍一看,只感觉这些人衣服也不统一,盔甲也杂乱,有骑马的有步行的。

都乱成这个样子了,其中竟然还有隐隐分成两拨的架势。

完颜阿骨打:“这……他……他们是何人?”

城下宋江和方腊之中有不少目力极强的人。一下就看到城头上晃荡的人。

底下的人互相看了看:“要喊开城门吗?”

一帮人各有本事,初上战场面对城墙上一排排对准他们的弓箭到并不畏惧。就是几个脾气急的已经开始骂娘了。

“快开门,爷爷跑了这么远的路来帮你们,还不快开城门让爷爷进去!!!”

完颜阿骨打听着城楼下乱糟糟的声音,转头问身边亲兵:“他们……果真是宋派来的援军?”

被问到的亲兵呐呐应是:“是的。您的信件是这位时先生送上来的。”

完颜阿骨打顺着亲兵的手指,看到了城墙顶上盘着的时迁,大惊“你是怎么上去的!!?”

那处是个极高的角楼,没有着力点和落脚点,这人是怎么上去的!?

时迁一个翻身,轻巧地从那顶上一跃而下,说话的态度里带着点混不吝的味道,无所谓道:“就这么上来的呗。话又说回来,求援的信也是将军写的。我们圣人惜才,不忍将军独自面对天祚帝派出的那十万大军,特令我们千里驰援。我们人都来了,将军怎么还这么扭扭捏捏不放我们进城?”

完颜阿骨打当初写信给赵霁,除了被压榨狠了,愤而起兵之后的后怕。还有就是听说宋有神器,得天火相助,几乎不折一兵一卒而大获全胜。之后,想探听一下那秘宝。

他也想过宋廷会派人来,但……也应该是在另外一座城内啊?国与国之间正常的社交礼仪和边界感不应该是先进驻附近城池遥遥打个招呼吗?

一闭眼一睁眼对方带着人马就兵临城下了。……这到底是驰援还是下马威?还要进城?

宋人……都这么没有边界感的吗?

现在大战在即,完颜阿骨打真的不敢开城门把城下这千余人引进城来。谁知道这些宋人是不是真心相助?若是关键时刻辽军压境,宋人背后开了城门……

那乐子可就大了。

汉人总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些宋人可不是他们女真人。完颜阿骨打就算是相信他们会全心全意来帮他。但是也总要提防背后捅过来的刀子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