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在朕屋顶上打架 不许在朕屋顶上打架 第127章
作者:灌木朱瑾
这些东西传出宫去都不得了。
南王扯着造反的大旗往东京逼近。
向太后实在没理由自己找出个证明赵霁不是天命所归的证据,然后把这证据往南王父子手里送。
郭春兰不过是她赏给皇帝的,归根结底是个奴婢。她堂堂太后,总该有能左右一个奴婢生死的权利。
她以为赵霁会答应的。因着这命令完全是为了保赵霁。
偏赵霁竟然出乎预料地没有答应。
在向太后说出‘去母留子’之后,赵霁听到他身后包拯的呼吸声急促了。
虽然很是不合时宜,但天子隐藏在阴影中的嘴角还是勾了一下。
这弧度很轻微,所以没有被任何人看到。
但是在羽林卫听了太后懿旨,上千押解郭春兰的时候,赵霁身后的包拯终于不再是呼吸急促,而是忍不住开口了。
包拯:“太后不可。”
太后斜瞥着包拯:“为何不可?”
赵霁往旁边挪了半步,把包拯挡在身后,拦住了向太后带着杀意的目光,软着语气劝盛怒中的向太后:“母亲息怒,儿子知道母亲所虑,但也无妨听听包拯所言。”
他也不至于不识好歹,为了个重度嫌疑人顶撞只为保自己皇位的向太后。
但这不是有破案小能手主角光环拥有者包拯嘛。
包大人在这里,不用都浪费。
赵霁对郭春兰说的话并不全信,但对这么明晃晃的凶手也存疑。
且皇后亲生的孩子和接生的太医双双失踪,哪怕寻回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赵霁也想找找。毕竟是人命。
他这边还想着怎么扔勾钓包拯。
那边包拯却被向太后给钓起来了。
皆大欢喜。
包拯被赵霁挡着,稍微后退两步,直接挺着身子就往地上跪:“此案尚且存疑,求太后和皇上准许臣经手此事,臣一定竭尽全力让真相水落石出。”
赵霁回答地很快:“朕准了。”
向太后皱着眉毛。
她瞥来的目光正撞上了赵霁迎上去的眼神。嘴巴开开合合,几次之后轻吸口气,心里窝火:“这既然也是皇上的意思,老身倒是不好僭越。”虽然嘴上答应了,可心里窝火,说出来的话就刺耳很多。
“之后若有其他闪失,皇上您可要好好考虑后果。”
赵霁连连点头:“儿子知晓母亲心意,小同子,快送太后回去休息。”
小同子连忙上前,扶住太后。
太后被小同子轻扶着,抬起手也不知原本是想要做何动作,只不过那手肘刚抬起来,就停顿在半空。之后抬起的右臂狠狠放下,连着袖子也被甩了下去。向太后冷着脸:“不用送。”
向太后被人抬走,郭春兰被下旨带回皇宫软禁起来。
早在事发之后就被扩散在宫中四周查探皇后孩子下落的羽林卫在苦寻这么久之后,也无功而返跪在外庭请罪。
这些羽林卫是诸葛正我亲自挑选,人品和忠诚度绝对可信,百十来号人几乎快把皇后寝宫附近掘地三尺,却没有找到孩子的一丝痕迹。
工作量本就巨大,而从事发之后,外面的大雨又冲刷了许多痕迹,让搜索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赵霁移步文德殿,在文德殿稍微等了一会儿,去郭春兰寝殿救火的那些人才姗姗来迟。
来人回报,着火的不是郭春兰所在主殿,而是曾经有那两个女修呆的偏殿院子。那院子里面堆了许多干燥茅草,茅草上面被淋了不少火油。火油点着了茅草,致使火势越来越大,纵使天降暴雨,都没能在第一时间扑灭那熊熊火势。还是守值的羽林卫手持物品冲进火场,用湿布扑打火苗,那冲天火势才渐渐熄灭。
火扑灭之后,院子里面只余一片断壁残垣和两个烧焦看不出形状的女尸。只不过从周围那些烧不尽的配饰,器物以及细枝末节,能够推断出死的人应是那两个女道。
而离开皇后院子,据说是去找皇上的那个才人和选侍两人,更是一去不复返,人间蒸发一般,在赵霁的授意之下,羽林卫搜索整个皇宫。竟都没有能搜到这二人半点痕迹。
赵霁转头像沉思中的包拯看去:“包拯,今天这事,你有何看法?”
包拯肃容站直,行礼:“回陛下。”一礼之后,包拯陷入思索之中,身体不自觉站直,右手托着下巴:“这事里面处处有疑点,但是却也处处诡异。但总归有这么几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或许弄清楚这起事件的大部分谜题。”
赵霁颔首:“哪几个问题?”
包拯:“首先,皇后宫中怎么会一夜之间一下失踪了一个太医,一个才人和一个选侍选侍。”这不合常理。更何况赵霁也并没有对徐选侍和刘才人放松警惕,很早就确认过,二人是真的不会武功,体内也没有一丝内力。
一群会武的羽林卫,要看住两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挑,没有内力的弱女子,理应是绰绰有余的。
但这二人就是成了精似地在这后宫之中凭空不翼而飞了。
包拯继续分析:“其次,郭妃娘娘毕竟是皇妃,所有抬入院子里的东西应都有专人把关。那足够燃烧起来的火油到底又是用用什么方法,从何处带进那里的?”
赵霁点头认可了包拯的话。
包拯继续:“陛下……有句话臣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讲。”
包拯:“臣怕——皇后的小皇子可能——”
赵霁浑身的力气一泄,虽然从刚刚起就竭力不去想这些,但事实的伤疤被包拯亲手解开之后,再也忍耐不住内心的颓唐和懊恼:“朕知道了,朕限你七天之内,查清今夜真相。你下去吧。”
包拯离开后,赵霁对着小同子咬牙下死命令:“传令下去,羽林卫不要松懈全力搜索小皇子。不要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只要没见到尸体,就还是有希望!
第134章
这一折腾又是一夜。
赵霁和向太后心照不宣, 都下了死命令,吩咐所有人在包拯没有查出事情真相之前,要把这些事情捂死在后宫之中,绝不能向外流传。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越想要隐藏的秘密, 就越是会用各种刁钻地角度暴露于天下。
第二天清晨, 雨已经停了。
随着贡院第一声锣响,第二日试题发放,在贡院之内憋了一天的考生终于有机会得以稍微放松一下的空挡,贡院侧门却被悄悄打开,几个大汉抬着三个书生悄无声息地离开贡院。
三个书生均被绑住手脚,嘴巴封住, 不能言语也无法行动。
这本就应当是无人注意的。
可就是这么巧,李寻欢和林诗音有事欲往城外,正对城门的大路许多被封,两人就选择了一条人烟稀少的小路。
正和那绑住书生的大汉撞了个正着。
两方人相碰,两边的脸色都不太好。
李寻欢长臂一伸,右手撑着墙壁,拦住了那伙人去路。厉声呵问“你们是什么人?光天化日天子脚下, 竟然如此目无法纪。”
对面几个大汉没有认出李寻欢。
为首的那人从怀里掏出来个牌子, 伸到李寻欢的眼皮底下稍微一晃,恶声恶气:“朝廷办事, 别碍事, 小心我们把你一起法办了。”
李寻欢眼神往那牌子上一扫,辨认了个大概。那确实是朝廷刑部的牌子。可这些人却不像是刑部的人。
于是试探道:“刑狱司纠察史大人是你们何人?”
为首的那人眼神有一瞬慌乱,但飞快镇定,避开了李寻欢的问题没有回答, 左顾言它:“朝廷办事,跟尔等一介平民有什么好说的!滚开。”
见对方避而不答,李寻欢对几人的怀疑更深。皱着眉头,报出自己身份:“我是李寻欢。”
拜那场轰轰烈烈的陛下亲旨赐婚所赐,开封或许有人没见过李寻欢,但是却不可能没听过李寻欢这三个字。
连官名官职都不用了,李寻欢直接和天子近臣画上了等号。
几个大汉听这名字,再和他刚刚问的刑狱司的话一关联,信了七成。然后彻底慌了。
他们神不思蜀,自然发生骚乱,被他们控制住的书生却是逮住这个机会开始拼命挣扎,一边挣扎一边用捂着的嘴巴呜呜呜地发出声音,双眼期盼地看着李寻欢的方向。
最后,还是那个和李寻欢交涉的汉子开了口:“李大人,我等皆是从贡院出来的。这三个书生在贡院内散布谗言,大闹科举。监考的王大人见考场内的考生被这三个考生的谗言影响,所以才命我等几人把人捆了,封住嘴巴送到刑部。”
这理由李寻欢就更加不信了:“散步谗言为何不送开封府衙?而是直接送去刑部?”
这——
几个人正待再组织语言,没料到这一来一回,拖延时间,加上几人碰到李寻欢分散了注意力,竟不小心让其中一个书生挣开了。
那人刚把封嘴的破布吐出嘴中,立刻就高声叫喊:“探花大人莫要听这人胡沁,是舞弊!探花大人救命!这些贼人要打杀我等好封——”口!
听到这个书生的话,几个大汉立刻大惊失色,后面几个人慌里慌张地把那书生的嘴巴封上。
但这么做也无济于事。
该说的已经说了,该听到的人也全部听了。
堵话只堵了个余音,除了能逼死强迫症以外,也就堵了个寂寞。
李寻欢沉了脸色,看那几个大汉见解释不了,低头要硬闯,立刻拿出飞刀,对着他们下最后通牒:“把人放下!”
大汉们都没有听李寻欢的。
眼看李寻欢戒备,众人心知绝对打不过,几人交换了一下眼神。
站在前面的几个人低吼了一声给自己打气,朝着李寻欢冲了过去。
其中两个人站在最后,趁着前面几个冲出去的人暂时缠住李寻欢的功夫,两人合力控制住被绑的三个书生,其中一人右手往后腰摸去,抽出一把长刀,眼神发狠。
要趁着这个机会鲨人灭口。
但,这些人终归还是看清了江湖。
江湖百晓生兵器榜上,天下第三的李寻欢,即便还没有历经风霜,身手也略显青涩,却也早就是一群只身形健壮,半点内力也无的壮汉可以对抗的。
率先冲过去的五个人还没碰到李寻欢,就感觉双眼一花,接着就失去了知觉,倒地不起。
他们身后那两人,鲨人灭口的刀,刚刚脱离刀鞘,还未等完全拔出,就感觉到了手臂一阵巨力震颤。
那人没收住式,刀随着开始使力的惯性,依旧拔了出来。
可拔出的却只是把断刀了。
那刀的刀刃在刚才那个巨大震颤之中已经断掉。
隔着刀鞘敲断刀刃,这不止需要瞄准,更需要对内力的精准操控。
拔出刀的那人心神紧张,并没有看到自己手中的刀已经断掉,眼神发狠,挥着那断刀往自己跟前三个书生身上砍去。
三个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被困成了毛毛虫的形状,在地上拼命挣扎,嘴巴不忘发出呜呜呜的各种不甘的吼声。
嗖——
上一篇:拜金npc今天也在被围追堵截
下一篇:禁止救赎暗黑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