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第71章
作者:红茶泡泡机
外面的人走近了,真是他们。
“怎么了?大晚上的过来。”姜宁心里愈发不安,一边拉开门一边道:“出什么事了?”
赵秋和王子书进来,四人一块走到院子的小方桌坐下。
王子书灭了手里的灯笼,“今天我从私塾回来的路上,碰到被人贩子拐走的那家大人了,听说是去县府报了官,人抓着一个,但小孩已经被卖掉了。”
闻言姜宁和卫长昀对视一眼,心一块往下沉。
“这不是想起你家……”赵秋接过话道:“你们这段时间经常去镇上,家里虽有婶子照看,但也要多留意,听说这回的人贩子,男孩女孩都要,卖得远,多是去江南。”
赵秋话音一落,其他三个人的脸色瞬间变了。
尤其卫长昀,原本不笑时就冷然的一张脸,此刻阴沉沉的。
姜宁搭在桌上的手,悄悄收到桌下,轻轻碰了一下卫长昀,而后摇头。
“放心,我们会注意的,这一阵天热,忙了那么久在家休息也好。”姜宁朝对面两人道:“你们家里也小心些。”
赵秋和王子书没有多待,说了会话,便一起走了。
送走他们,姜宁看向卫长昀,“这一阵歇歇,正好你教我练练字,我那狗爬字,多少寒碜了。”
卫长昀抿着唇,没有说话。
“放心,不去摆摊,咱们家也不会揭不开锅。”姜宁凑过去,撞了一下他胳膊,“别忘了有酸汤和辣椒,月底还有分成。”
卫长昀缓缓点了点头,吐出一口气,“好。”
不止是担心家中弟妹,更是气愤。
姜宁往堂屋里看了眼,轻声道:“我知道。”
不过三个字,落入卫长昀耳中,便解了他此刻心中的症结。
第60章
拐孩子去卖的事,传遍了永安镇周围的几个村子,弄得大家人心惶惶,家家都把孩子看得紧,不许一块出门玩。
小小和小宝互相有伴,平时就不怎么去村里玩,管起来容易,顶多好奇问两句,怎么外边路上人少了。
前一阵,还有人来找他们玩,去山里扒地瓜和找羊奶果吃。
朱红坐在堂屋门口,膝盖上放着篮子,正在做衣服。
一听他们问,下意识想哄孩子说山里有老变婆,专门来抓小孩。
坐在旁边的姜宁听得一哆嗦,立即出声阻止,“阿娘,别说老变婆,怪吓人。”
老变婆,西南地区老人家口中的妖怪。
可以变成任何人的样子,专门骗小孩吃。
姜宁小时候去外婆家,外婆哄他睡觉的睡前故事就是这个。
说他要晚上不睡觉,老变婆就会来抓他,等他睡着,就咬掉他的手指,第二天他爸妈就找不到他了。
流传更广泛的版本,是老变婆夜里变成了外婆,去了一户人家。
姐妹俩父母出去了,只剩姐妹在家。
妹妹看到外婆提着吃的来了,特别高兴,说要和外婆一起睡。外婆说姐姐大了自己睡,她要照顾妹妹。
入夜,姐姐一个人睡楼上,外婆和妹妹睡楼下,老房子的隔板有缝,可以看到楼下的房间。睡着不久,姐姐听到了啃骨头的声音,睁开眼睛往楼下看,就看到外婆变成了一个丑陋的老东西,埋头正在啃妹妹的手。
姐姐吓了一跳,赶紧捂住嘴,从窗户爬了出去,在树上待了一夜。老变婆找出来,因为不会爬树,只能在下面打转,直到天亮,姐姐发现树下长了一丛活麻。
那之后,姜宁对老变婆就有阴影了,有一阵连起夜都得叫他哥陪。
不然他总觉得,老变婆在哪儿等着逮他。
朱红失笑,“多大人了,还害怕啊?”
姜宁皱皱鼻子,抬了抬胳膊,“多大了都害怕。”
童年阴影,可不是说说而已。
“老变婆是什么?”小小好奇心很重地问:“是老婆婆吗?”
姜宁示意她小心,别被凳子绊倒,“也可以是老公公,就是能自己变样子。”
小小瞪大眼,“那不就是神仙了吗?”
小宝从旁纠正她的话,“宁哥哥都说了,那是妖怪,妖怪才不是神仙。”
小小立即捂住嘴,放低声音,“那妖怪会吃人吗?”
卫长昀端着竹筛路过,听到他们一本正经地讨论“老变婆”这个不存在的妖怪,盯着姜宁看了几秒。
姜宁心虚地挪开眼,唯物主义者也有害怕的东西好吧。
再说了,他那现在也没那么唯物了,不然怎么会到这里来?
“妖怪当然会吃人。”姜宁说道:“不过这几天村子里防的不是妖怪,是人贩子。”
五岁大的孩子,可什么都懂了,还能记事。
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得从小培养。
“什么是人贩子啊?”
“就是抢小孩的人,把小孩偷偷抢走,卖给别人做仆人,干杂活,有的还卖给有钱人家,当宠物玩。”
姜宁没夸张,直接道:“所以陌生人跟你们说话,问路或者让你带路,都不要理,给你吃的也别要。”
朱红有些担心地看了看小小和小宝,怕吓着小孩,正要开口时,被卫长昀拦住。
卫长昀朝她摇了摇头,示意不用管。
比起现在吓到小孩,总比日后被人贩子拐走,拐卖其他地方去,生死不明要好。
“好坏啊。”小小有些害怕,却又担心起来,“那被卖了,不就再也见不到爹娘和朋友了吗?”
姜宁“嗯”了声,“不止这样,还会挨打挨骂,饿肚子干活。”
小宝夸张地“啊”了声,“那也太惨了,都不给饭吃!”
闻言姜宁笑出声,看来得因材施教,吃不上饭对小宝最重要。
放好竹筛的卫长昀又走了回来,准备去厨房里把几个坛子搬出来。
刚走到姜宁旁边,就被叫住。
姜宁伸了一下胳膊,“长昀,帮个忙,袖子掉下来了。”
卫长昀上前,微微弯腰,伸手帮他把袖子撸上去,“下回可以拿根绳子扎一下,方便些。”
姜宁点头,“唔”了句。
“不是嫌你叫我帮忙,是怕我有些时候不在。”卫长昀说道:“那篇孝文碑刻还未完成,这段时间可能还要去镇上。”
姜宁耳根微热,低着头把毛辣果搅拌均匀,“我什么都没说。”
卫长昀:“你脸上写着。”
姜宁只觉得耳后那一片热,都要殃及脸颊,立即抬头,“知道了知道了,快去帮我把坛子搬来。”
这下卫长昀点头应声,去把几个坛子搬出来。
易安楼那边的生意一直都不错,哪怕没有第一个月火热,可酸汤在夏天实在开胃,哪怕不吃酸汤鱼,点一份其他的酸汤菜,食欲都好些。
昨日易安楼的伙计就又来了一趟,把空的坛子送回来,顺道把下一批的定钱带来。
“这一次要的六十斤,量不少。”卫长昀把坛子打开,看姜宁往里装。
“熟透的毛辣果被我们摘了一批,近一点的都摘得差不多,下次要去周边再看看了。”
进入夏天,毛辣果长得快,但他们也摘得快。
一株毛辣果能摘下十几二十斤,但成熟有先后,不是一整株都一块熟的。
就一株上,有的熟透裂开,有的才拇指大点还发青。
“不碍事,这六十斤够他们用好一阵。”姜宁拿着勺往坛子里舀,“过段时间,我们去找苗哥儿一趟,说说这事。”
大面积种植毛辣果肯定不太限时,要保证一年四季都有,那成本也不小。
得弄恒温的大棚来养,就算技术有,可利润怕是都覆盖不了成本。
卫长昀扶着坛子,“是说冬天不做这个?”
姜宁摇头,“自然不是,酸汤鱼或者是酸汤做的菜,都是热的,夏天再开胃,肯定也不如冬天卖来得好。”
“要么他们定量,要么得从别的地方收原材。”
只是一旦知道了原材是什么,他这个配方要不了多久就会被研究出来。
陈大厨掌勺多少年了,尝几口就能知道是番柿,只是不清楚怎么做的而已。
普通的番柿做不出这种味道,因为太甜,而且口感完全不同。
“这样一来,那这酸汤……”卫长昀听出姜宁的意思,“不保密了?”
姜宁收起思绪,抬眼看他,“天下哪有什么真正的秘方,日子久了,总会传出去的。”
易安楼不靠他这酸汤,有顾苗他爹和秦掌柜在,也能继续开着。
反倒是他,要不是碰巧遇上顾苗,顾苗也喜欢吃他卖的东西,还没有这个机会能赚到十几两银子。
酒香不怕巷子深,可也得有渠道不是。
所以,他都想好了,分成的事一年后就作罢,不用再给他分成。
通过易安楼来收原材,支出他来付,人力成本易安楼担着,他直接在易安楼里做,是多少斤就卖多少斤。
至于最后要不要告诉易安楼酸汤的做法,他目前也不知道。
“一切听你的。”卫长昀看他面上表情变化,道:“等忙完书铺的事,我们一起出摊。”
姜宁失笑,“放心了,没了酸汤,我们小吃摊生意也能养活一家人。”
况且,现在还没到那一步。
按照最低收益来算,到明年春天,还能从易安楼那儿挣个三四十两银子。
上一篇:儿砸,别再捞爹爹了!
下一篇:穿书后被诡异全家按头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