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第312章
作者:红茶泡泡机
全凭手边能摸到什么,就去拿什么。
卫长昀低咳一声,凑到他耳边,“是这样。”
百日抓周,不过是大人们为了小孩能有个顺遂的未来,祝福他平安长大的心意罢了。
人活百岁,日子那么长,哪能是抓周能决定的。
其他人一看他手里抓的东西,会心一笑,手快的顾苗先把幼安抱起来,逗了两下,“未来成为当世大儒也不无不可。”
那可是连朝廷官员都要礼让三分的,皇帝想见一面,都得用请。
“什么当世大儒,到时候能读得进去书,我就阿弥陀佛。”姜宁看他们在收东西,道:“李叔、方叔,可以开席了。”
暖房只能摆得下一桌,所以另外一桌设在了旁边的偏厅。
方叔和李叔他们,跟着春娘一块领着几个孩子在那边,好在挨着的,又有炭盆取暖,也不觉得冷。
姜宁看大家陆续坐下,交代春娘盯着几个大点的孩子时,往院子里看了眼。
前几天还阴沉的天忽然放晴,照得院子里暖烘烘的,连开了的腊梅都泛着光。
脸上神情微怔,不由生出几分感慨。
这金陵的天,晚些再变吧。
第256章
元安十九年的最后一天,便是新年前的除夕。
金陵富饶,又有鱼米之乡的盛名,除夕的节日氛围极为浓烈,天还未亮,街上的年货摊子已经琳琅满目,来自各地的风味全都摆上了摊。
姜宁醒得晚,起来时见卫长昀还未去衙署,不由一怔。
“今日可以晚些去衙署吗?”姜宁抱着被子,打着哈欠,“要是还能再晚,我和你一起出门。”
“是可以晚点去,主要是安排衙署过年期间的当值,还有交接一些问题。”卫长昀站在柜子前,低头整理腰封,“不过晚不了太久,巳时得到衙署。”
姜宁才醒,人还有些懵。
思索了一下,“现在什么时辰了?”
卫长昀理着衣服走到床边,“辰时二刻,你现在起来的话,能赶得上一起出门。”
现在就起?
姜宁想了想,往床上倒回去,“外面好冷。”
卫长昀刚想伸手拉他,就见姜宁又一骨碌爬起来,直接往他身上一挂。
下意识接住人,稍微往后仰了点。
“不怕摔着?”卫长昀拍了拍他的腰,“真的要跟我一起出门?”
姜宁靠在他肩上,淡淡地嗯了声,“今天酒楼的事早点安排完,我也能早点回来。”
“要安排什么?”卫长昀问道:“还以为前几天你们已经都安排妥当了。”
姜宁打了个哈欠,“给大家安排了一顿年夜饭,中午一起吃,作为老板怎么都得在年底表示一下。”
不只有年夜饭,还有早早就备好的年礼。
探亲的那些伙计都发了,还有过年期间也要在酒楼做事的伙计呢。
卫长昀笑起来,“要不是大理寺有事,我倒是想跟你一块去酒楼,这顿年夜饭听上去很有意思。”
“家里年夜饭也有意思,还可以一块逛灯会。”姜宁从他身上滑下来,“李叔今晚可是准备了一桌好菜。”
“知道,我会早点回来。”卫长昀看他去洗漱,便打开柜子给他拿衣服,“年初一有不少人去栖霞寺进香,要去吗?”
大年初一进香,大家都是赶的头香,所以子时那会儿人会比较多。
过了头香的热闹,别的寺庙可能冷清了,但栖霞寺不一定,定是人也很多。
毕竟不管是哪个年头,大家都是一样的心愿,想要烧香祈福,保佑家人平安、万事顺遂。
“年初一去的话,人会不会很多?”姜宁擦完脸,走过来穿衣服,“要是没什么忌讳的话,后面几天再去也一样。”
“去寺里进香没什么忌讳,哪天去都行。”卫长昀看他一眼,“厨房里有烧热水,煮粉吃?”
姜宁哎了一声,然后不禁笑起来,“那就劳烦卫大人了,帮我煮一碗粉,记得多放点醋。”
卫长昀摇头失笑,往摇篮那儿看去,“等会儿走时,跟娘和春娘说一声,让他们盯着点幼安。”
“知道,等会儿就说。”姜宁低头反手理着领子,“她们醒得早,见我们出门就会过来带孩子的。”
卫长昀嗯了声,开了条门缝先出去煮粉。
姜宁穿好衣服,走到摇篮旁,弯腰给睡得正熟的幼安拉了拉被子,用手指勾着他的手,轻轻放回被子里。
不当爹不知道,原来真会无条件地宠溺孩子,觉得什么样都很可爱。
这么一个小团子,脸上肉肉的,身上也软乎乎的,还不喜欢哭闹,一笑颊边两个酒窝。
“能吃能睡的,好福气呀。”姜宁轻轻蹭了下他的脸。
有时候也挺羡慕小孩的,什么都不用想,只需要吃饭、睡觉、玩就好。
不过这个的前提是建立在家庭环境尚可,不然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几岁大就要下地干活的也不少。
姜宁直起身,伸了个懒腰,放轻脚步离开房间。
-
“欢迎客官光临,今天是在店里吃还是外带?”
“订了座是吗?请问订座的人贵姓,我们这儿查一下,跟您再确认遍菜单。”
“年夜饭是在雅间,申时会到?那行,我们让后厨早一点备菜。”
“客官里边请里边请,一楼大堂和二楼雅座都还有空。”
姜宁起了个早,等到酒楼的时候,时辰也不算早了,都快过了吃早饭的时间。
门口迎客的伙计忙进忙去,见到他来了,也只来得及点个头。
他跨过门槛,正好碰到顾苗,两人一对上,顾苗连忙叫住他。
“后厨今天可开了四个灶,还临时搭了一个,这会儿都已经放了蒸笼,就等着一会儿开火。”
顾苗往外看了眼,“一会儿年夜饭你看怎么安排,两桌人分开吃?不然可忙不过来。”
“大家分成两批上楼去吃,我俩不陪,就去跟大家敬杯酒,发发红包和年礼就好。”
姜宁朝柜台后的陈掌柜点了下头,“陈掌柜和第一桌,让周庚跟第二桌。”
这些事安排起来不难,其实他们只口头交代一句下去也行。
只是过年这事儿,本来就是充满人情味的。
他俩要今天都不露面,多少显得高高在上的,和大家太有距离感,也不够重视。
“那行,一会儿我还是管大堂跟雅座,三楼的雅间你盯着,今天可是一场硬仗要打。”
顾苗捏了捏眉心,“生意太好也是一种烦恼。”
姜宁瞥他一眼,想起什么事,“对了,伯父和伯母打算在金陵待到什么时候?”
前几日顾苗父母到了金陵,跟他们一块过年。
按照他们的性子,每年都是待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只有潼潼出生那年破了例。
如今在金陵,勉强也算是黔州外的游历地方,或许也会待得久一些。
“大概会待到五月左右回黔州,嫌这边热。”顾苗道:“你们是不是也打算到时候回去?不过我怀疑卫长昀真的能离开那么久吗?”
大理寺又不是什么闲散衙门,不说新的案子,光是陈年旧案的卷宗就几间屋子。
姜宁摇头,打算先去楼上雅间看看,“不知道,但他说可以。”
顾苗啧啧两声,“你俩的感情是真稳定,难得看你们起争执,我和沈明尧可都吵过的。”
“我们不吵。”姜宁道:“谁先吵架谁给对方十两银子。”
顾苗:“……”
什么?还有这样的规矩。
姜宁见他愣住,脸上闪过狡黠,径直往楼上去。
什么罚十两银子,不过是因为他俩吵不起来罢了。
每次刚生气,对方就先分析好了事情缘由,这样子怎么能吵?
姜宁一边上楼,一边想着上次来店里闹事的人。
衙门那边倒是公正,打了一顿板子,又判收监一个月,要到过完年才能出来,反倒是替他们省了心。
不然要碰到报复心重的,整个过年都不得安生。
顾苗家在金陵过上团圆年了,自然不用跟他们凑到一起过年,或者之前说的那样两家一起过。
只是不知道齐时信、聂丛文跟温安臣在哪过,当时应该让卫长昀多嘴问一句,不行就到家里来过好了。
反正都是朋友,还都是外乡来的。
端午、中秋都能一起过了,还缺一个除夕吗?
尤其是聂丛文和齐时信,两人都还未开府,自己租的小院子,再请了两个小厮打理日常的事。
“东家,北边的雅间都已经打扫过了,还剩下东边和西面的。”
“我再去看看,今晚是除夕,来的客人都是一家人,可能会有老人和小孩,东西一定得仔细检查,免得出什么纰漏。”
“明白的,我都仔细盯着。”
“有什么易碎的东西,尽量放高一些,边缘尖锐的,也都收起来,改成别的东西摆放。”
“是。”
“各间屋子的炭盆一定要提前备好,烧足了再拿进来,不然味道重,哪怕是松木炭,或者是檀木炭,嗅觉敏锐的人吃一顿饭下来都会受不了,通风口也一定留好,千万不能是客人能自己关的。”
“这些都已经检查过了,有锁的,客人自己关不上,想要调整,都得叫我们。”
“平日里给大家吃饭的屋子也收拾好,等会儿先开第一桌,桌子大能坐十二个人,谁先抢到谁第一轮,后面的就等第二轮,这样都能休息,也有人盯着前边的事。”
上一篇:儿砸,别再捞爹爹了!
下一篇:穿书后被诡异全家按头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