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我大卖特卖! 末世?我大卖特卖! 第172章

作者:风行山令 标签: 末世 爽文 轻松 穿越重生

  唉,责任就是负重前行。

  张组长忍不住唉声叹气,自己都说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心情,但很快他就不迷茫了。

  因为第二天一起床,他就发现二号架子上的农作物不分种类的拔高了3到5厘米不等,因为有一号货架的对比,所以一切变化都显得如此清晰。

  张组长站在架子前,脑子里的一切知识变形重组,相互挤压相互碰撞,最后变形成一袋又一袋黑黑的土。

  一个晚上,不到13个小时,不同种类不同成长进度的农作物全部加快了成长进程,这是符合现如今科技进步的东西吗?

  不可能的。

  张组长心跳加速,三两步蹿出了实验室,打开自己的私人电脑就开始编辑信息,从头到尾,从李组长发来的信息到他亲眼见证的东西,一字一句皆在描述事实。

  发送。

  看着显示已经发送的页面,张组长想了想,还是将剩下的三分之一袋土交了上去。

  三天。

  三天都是无比寂静的,上头没有任何的回信,一切都风平浪静,仿佛没有发生任何事情。

  张组长都恍惚了,要不是看见二号货架上的作物一天比一天茁壮,看见自己这里显示已发送的信息,他不要怀疑是不是有这件事情了。

  第四天中午,张组长心不在焉的吃东西,正吃着炒菠菜呢,突然就听见了实验基地门口传来了闹哄哄的声音。

  他心跳加速,他放下筷子冲了出去,他被专门来接他的人扶上了车,他就这么快速的抵达了全国的核心。

  开上会了。

  会议上陈列出了一项项惊人的数据,每一种作物在用土壤前后都呈现出了惊人的对比,台上的领导看起来很淡定,但大屏还是让张组长看见对方的手有点抖,显然所有人都不像表面那么平静。

  异世界存在的信息让过去的一切知识与观念都被打碎和重组,只余下现在全球各地都流失了精华的土地。

  突然出现的神秘土壤,轻轻一撒就能让农作物焕发生机,甚至成长的更好更茁壮,在土地慢慢枯竭的现状下,简直就跟神药一样离奇。

  怎么办呢?

  要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接下来的一切都像是一个梦境。

  领导语气和缓,说已经见过了那个神秘的老板,双方达成了共识,对方在一定程度上值得信赖,因为有东西可以证明。

  大屏幕上适时展示出了七张图片。

  会议上的大部分人都在第一时间就认出,这是目前外交部门能给出最高等级的礼。

  一时之间大家都愣住了,纷纷猜测这到底是何含义,难道领导想用这些礼品笼络住对方的心?

  鬓发微微发白的领导没有说话,只是望着屏幕上的七张图片叹气,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在某个瞬间坚毅了目光,直接把视线转到了坐着的众人身上。

  “是一个很郑重的决定,我不好说的那么清,传播开来会扰乱人心,但就像过往的千千万万次决定一样,这是我们权衡利弊之下所能做出的最适合的决定。”

  张组长一边听,一边在脑海中运转着万千思绪。

  全国上下流失了精华的土地……

  二号货架上拔高了身形的农作物……

  领导有些忧愁但又含着希望的眼睛……

  最后的最后,所有的东西都凝聚成了屏幕上的七张图片。

  形态只有细微差别的七个外交部门的最高礼。

  突然一个令人震惊的猜测浮现在了他的脑海里。

  如果说空间可以跨越的话,那是不是有很多个世界在平行着前进?

  七个外交部门能给出的最高礼,会不会不是本地的东西?

  张组长一时大为震惊,旁边的人也不知道想到什么突然跟他面面相觑。但他们都维持了默契没有开口,也不敢去猜测对方想到了什么东西。

  就这样吧,一切都听组织的,因为这的确是权衡利弊下的最好选择。

  土地已经到了一个临界了,再不想办法的话全国14亿人口将要迎来一个吃不饱饭,甚至饿肚子的新时期。

  当然了,这个时期也不是持续的,因为土地的问题一天得不到解决,世界上的食物就越少,最差的情况是大家一起饿死,而饥饿,是世界上最原始而可怕的东西。

  只能这样了。

  异世界,异世界的有故事的来客,与本地碰撞之后到底会爆发出来什么东西?

  ……

  爆发出来了新化肥。

  全国各地的农民正忧愁着地里的庄稼怎么一日不如一日呢,网上/电视上/广播里/集市上/小店里突然传出来一个很大声但好像又平平无奇的新消息。

  新品种化肥配比出来了。

  专业人士针对今年的土壤问题研究配置出来的特殊肥料,只要按照教程撒下去,就能解决农作物的大部分问题。

  “真的假的?这玩意儿真是国家专业部门研制出来的?”

  赵大爷摸着手里的黑色颗粒,又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有些不太确定的用手搓了搓。

  “这玩意儿也不像化肥呀,感觉像是土颗粒。”

  “包真的,这么一麻袋才十块钱,如果不是国家补贴了还能这么便宜?现在十块钱能买这么一大袋东西您就偷着乐吧,就算是土也不亏,这袋子也值钱呢。”

  小店老板非常淡定。

  “十块钱?”赵大爷一下子震惊了,看着满满的一麻袋,“给我来二十袋的!”

  “来不了,每家限购一袋,国家有规定。”

第154章 耕地蚯蚓/土地荒芜12

  赵大爷拎着那一麻袋化肥回去了。

  路上遇到了不少人, 他都告诉人家村口的小店有化肥卖,十块钱一袋,据说还是国家专门补贴的, 针对现在的土壤问题特殊配置出来的肥料。

  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一人还限购一袋呢。

  一个与赵大爷说过话的人都加快或调转脚步, 连忙往村口跑, 真怕自己抢不着这十块钱一袋的肥料。

  十块钱,才十块钱,谁不买谁就是短视, 现在十块钱还能买什么啊,连一个大点的碗盘都不止十块了。

  小店很快人挤人了。

  店老板对这种情况也早有预料, 拿出大喇叭就开始喊。

  “排队,排好队!不排队的话就买不着肥料!”

  人群挤挤挨挨, 虽然经过了一些波折, 但队伍也算是排起来了。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一张张纸币被交到老板手里, 一袋袋化肥被拎了出去。

  很重,但能在村口晃悠的都是家里的壮劳力,一麻袋化肥咬咬牙也能拎得起,再不济也能拖着回去。

  就这么一袋袋的运回各自的家里了,稍微懂点行的就会打开袋子看,一边看一边琢磨。

  这不是泥巴粒吗?跟之前的化肥也不一样, 撒在土里能有用吗?难道是浸泡过药水?

  但国家都发下来了,十块钱一袋,不是补贴的话也不可能有这个价格,相信国家相信组织, 绝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将袋口扎进,盘算着明天就撒进地里去。

  夜色洒落大地,繁星从四周升起,启明星渐渐发出光芒,深蓝色的天幕一点点变浅。

  在太阳还没完全升起来,但世界却亮起了微弱的光芒时,赵大爷就拎起肥料往水稻田里走了。

  “赵大爷!你也是去施肥吗?”

  迎面走来的是隔壁邻居,40来岁的中年男人拖着一辆板车,上面堆满了各种东西。

  有那袋每人限买一袋的肥料,还有铲子锄头等农业工具。

  板车后面跟着他的老妻,手里拎着大瓶饮料瓶装的水,脚下穿着大筒雨靴,一看就是要跟着一起下地。

  “是啊,年纪大了睡不着,干脆起来干点活了。”赵大爷笑着点头,告别这对夫妻之后一路遇到了好些人,有村头的黄大婶,村长的儿子周小杰,村尾的龙大娘等等等等。

  在遇到的人里,几乎每个都拎着那一袋肥料准备去下地。

  愁啊,之前是真愁。

  虽然说短时间内不缺吃喝,但看着地里的东西明显不如往年,就连村里的老庄稼把式也看不出什么,说不愁是不可能的。

  较弱但持续存在的忧愁一直笼罩在所有人的心头,地到底是怎么了呢,种了这么多年,怎么就今年不行?

  大家愁啊愁,但还没愁出结果来呢,国家就下放了东西,十块钱一袋的补贴肥料,据说一撒下去就有用,绝对要买,立马撒进地里!

  赵大爷摸了摸自己身后的那些土粒,又激动又期待,但也有些微弱的悬浮与怀疑,这肥料真的有用吗,之前那么多种办法下去,地里的东西依然跟被饿到的人一样,一点一点的衰败下去。

  带着一种难以言喻又夹杂着微弱期待的心情,赵大爷把满满一麻袋的肥料全部撒进了土里。

  家里的三亩水稻,额外的两块菜地,阳台上的几个盆栽,屋前的老桃树,屋后的两棵枇杷,门口的那棵桂花树,破碗里的一小丛葱花,哪个都没落下。

  赵大爷也想狠狠心全部撒进水稻田里,但是左看右看,哪个都割舍不下。

  那就分分吧,虽然有点少,但是分一分也能不用上了。

  就这么撒上了。

  看了看黑黢黢的手,又看了看旁边的一小丛葱花,赵大爷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感觉雀跃起来了。

  真好啊,十块钱还能撒这么多地儿,还得是国家!

  赵大爷美滋滋地洗手,又一路哼着小曲进了屋里,从冰箱里掏出来一个瘪瘪的西红柿,又下了两个蛋到锅里。

  晚上吃西红柿炒蛋花,虽然西红柿的味道比较平淡,没什么汁水不甜也不酸,但鸡蛋还是挺香的,可能是因为心情好,赵大爷还是吃了满满两碗饭。

  “唉。”放下碗他长舒了一口气。

  看着这晚平平无奇的西红柿炒鸡蛋,感慨地里要是能出产正常的西红柿就好了,肥料已经下下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起作用呢。

  赵大爷忍不住将目光投向窗,门前的桃树迎风摇晃,虽然一片叶子也没有但看上去挺精神的,就像是吃饱饭了一样。

  赵大爷摸了摸肚子,怀疑自己是以己度桃了。

  ……

  大概十天就能起作用了。

  叶辞风正在灵兽空间里监督蚯蚓高强度钻来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