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笋 夺笋 第13章

作者:沈逢时 标签: 系统 快穿 爽文 逆袭 轻松 穿越重生

  相里亭微笑着,朝李诚的方向走去,一字一句悉数奉还。 

  含笑的双眼渊黑,目光隐含锐芒,径直戳刺到李诚身上,将李诚被打击得鲜血淋漓的自尊彻底刺为齑粉。 

  李诚身形摇晃,他消瘦泛黄的脸骤然苍白,直挺挺向后仰倒过去。 

  密密实实堵着他的人四散开,那避之不及的架势,活像深怕沾到什么脏东西。 

  但一只手落在李诚的右肩上,又快又稳地抓住粗糙的衣料,李诚双腿虚软地被迫仰起头,没能昏迷过去。 

  涣散的眼睛聚焦,李诚想看清究竟是谁拉了他一把,入目却是一张让他脊背爬满凉意的脸孔。 

  相里亭居高临下,由上至下端详着李诚此刻的狼狈,嘴角的弧度不断上扬,桃花眼尾舒展,仿佛在观赏一场彻头彻尾的笑话。 

  “跟你开句玩笑,怎么还当真了。”相里亭手臂线条神紧,使力将人提起来,只是李诚的双腿软成面条,仿佛一摊犹在颤抖的烂泥。 

  “看在你那么推崇相里老师的份上,我不跟你计较。你不用道歉,放在这的试题也可以随便看。” 

  “但是我的耐心有限,下次再惹到我头上来,你猜我会怎么样?” 

  相里亭呵笑一声,管李诚站不站得住,前推一把收回手,他拍去两手不存在的灰尘,将瘫倒在地上的李诚抛在脑后,笑着走到陈升等人跟前。 

  相里亭此时背对众人,唯有呆呆看着他的三个好友能看到他的脸。 

  相里亭轻眨下左眼,随意且明朗,好像在李诚跟前咄咄逼人的魔鬼不是他一样。 

  陈升和李珍珍强压内心的尖叫,双眼迸射出明亮的光芒,秦恒誉沉默地伸出一个大拇指。 

  相里亭左眼又眨了下,脸上的笑一直没有下去。 

  一切尽在不言中。 

  直到离开知青点,陈升才放声大笑,一手拍在相里亭肩上:“我靠!你这也太帅了吧!我们还等着给你撑腰呢,结果你一个人就把李诚给吓唬傻了。” 

  李珍珍高举板凳和零食,欢呼雀跃:“我们也特别特别特别推崇相里老师!” 

  秦恒誉没有他俩那么夸张,矜持地维护着最后一份正经:“记性不错,记仇水准很高,李诚念台词的时候估计都没想过会被反噬。” 

  相里亭叹气摇头:“唉,你们这些人真是太坏了,说得我故意欺负他一样。” 

  “难道不是吗?” 

  “当然不是,我只是过去跟你们一起拿小板凳,是他李诚偏要来欺负我,我真可怜。” 

  “太不是人了!” 

  “这话你跟李诚说去,他肯定背不颤了,腿不软了,气也不喘了。” 

  他们一路往生产队西边走,相里亭听到这话,才想起查看李诚倾情奉送的一连串负性情绪值。 

  他唤出系统:“0641,打开面板,我要享受胜利的果实。” 

  0641:“……好的宿主。” 

  【李诚负性情绪值+10】 

  【李诚负性情绪值+20】 

  【李诚负性情绪值+40】 

  【李诚负性情绪值+100】 

  相里亭心情瞬间舒畅,李诚可真是他的好弟弟。 

  除此之外,相里亭也注意到还有很多陌生人的负性情绪值刷屏,+1+2的数值很多,密密麻麻一片。 

  他粗略一想便明白过来,是被《高考模拟试题汇编》难住的学生给贡献的。 

  相里亭仿佛看到成千上万绿油油的韭菜在迎风招展,心情更美妙了,不成调地哼起歌。 

  他们走到村西头时,那边白幕拉下,人头攒动,已经有好些人了,相里亭抱起板凳就是一个百米冲刺,占据中间的VIP观影位置。 

  陈升呼哧呼哧跑过来,在他旁边放下板凳:“跑真快。” 

  “这位置不错,今晚看什么?” 

  “地道战、地雷战相关的片子吧。” 

  这个年代的黑白影片还蛮好看的,立意正,剧情精彩,四个年轻人都有些期待。 

  只是人没有来齐,还要再等一会儿才能播放。 

  秦恒誉心中揣着事,出神了几分钟开口:“跟你们商量个事儿,出版社那边正在加印,书应该很快就能流传到这边了,作者那一栏咱们几个的名字太显眼了,生产队这边的人一看就知道是我们。” 

  “对哦,连撞三个名字,任谁都不信有这种巧合,”李珍珍抿了抿唇,“那怎么办?高考前的这段时间我想过得清净一点儿。” 

  陈升感叹:“这就是成名的烦恼吗?不管怎么样都瞒不住,早知道就接了那几个记者的采访了。” 

  相里亭将浅咖色包搭放在腿上,从中掏出一包小点心,他闻言头也没抬撩开纸包,捏了一小块说道:“我已经在镇上租好房子了,随时可以过去入住,你们安心备考,其他琐事不用担心。” 

  “毕竟现在,钱对我来说只是个永远不会归零的数字,解决这种事情轻而易举。” 

  “可恶啊!又被你装到了!”李珍珍恨恨咬了一口麻花。 

  陈升安逸地选择躺平:“这种装法,我真的一点不酸, 反倒是希望他多装点。” 

  秦恒誉失笑,给他俩一人敲了一下:“这说明什么?知识才是最重要的财富,回去多读读书吧。” 

  相里亭咽了点心,一手托腮支着脸,耷拉下眼皮:“我现在发现你们对我有很大的误解,我那么朴实勤恳,你们居然狠心曲解。” 

  “相里老师别念了,让孩子安心吃点东西。” 

  

第15章 农业科学家

  华国的十月末,天气渐凉。 

  高考正在一步一步走近,报考的学生愈发紧张了,六七百万的人紧急复习,《高考模拟试题汇编》不断加印,仍然处于一种卖脱销的状态。 

  各出版社也出版了高考教辅,只是质量肉眼可见地逊了不止一筹。考生们依然将《高考模拟试题汇编》视作白月光,名校学者也对试题质量不吝夸奖,这本书不但没有因为市面上出现许多同类型书籍平庸化,反而口碑炸裂。 

  何森就是把《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奉为神书的学生之一,他白天是教室中鹤立鸡群的学霸,夜晚是点上灯勤恳温习试题的虔诚信徒。 

  翻完第三十二遍,何森心想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儿,所有的试题他都快会背了。 

  于是这天从学校回来,何森一反常态没有打开写满笔记的习题册,仅是拿出一张纸,一支笔,伏在书桌前写信。 

  京城出版社: 

  这册试题出得实在太妙了!做第一遍的时候我人都是懵的,心里边特别激动,居然还有这么贴合课本又有巧思的试题!数理化真是换着花样考,同一个模块的题能给出好多种方法,政治语文收录的材料也很绝……我最近没少写其他出版社发行的习题,但是总感觉跟相里老师他们的出题水准差着好多。你们出版社这边可以联系相里老师接着出第二册 吗? 

  洋洋洒洒写了好多,何森将信塞入信封,第二天寄了出去。 

  哈利路亚,相里老师,你要是听到我内心的呼唤就赶快出第二册 试题吧! 

  他在心底祈祷,明面上一副拿出课本认真默背的模样,旁边过来请教问题的同学都有些不好意思打扰他。 

  “那个,可以耽误你几分钟吗?我在椭圆这块还是有些不懂,为什么这道题用设角法,但下一题要用构造向量法,相里老师总结的题型好全,但是我不清楚该怎么运用。” 

  这名同学最后还是鼓足勇气问出口,悄悄瞥着何森的神色,深怕对方拒绝。 

  何森一听到“相里老师”这四个字,就像被触动了什么雷达,合上书应道:“那我说下我的理解。” 

  只要你追捧相里老师,我们就是好兄弟,讲几道题小意思。 

  几天后,何森收到京城出版社的回信,他拿上信飞奔到教室,差点迟到。 

  下课后一圈同学围着他,等他拆信:“我们也想知道第二册 什么时候出版,能赶在高考之前发售吗?” 

  何森在众人期待的眼光中,很有仪式感地慢慢拆开信,取出雪白的折叠信纸,平展开。 

  信纸上只有短短的两行字。 

  亲爱的读者: 

  不好意思,相里老师在为参加高考做准备,近期不会出题发书了。 

  何森手一抖:“……我是不是看错了。” 

  围观的同学陷入静默,一次又一次揉眼睛睁开再看,终于接受了这一现实,心态崩塌。 

  “啊啊啊啊啊他不是老师吗?为什么会参加高考!” 

  “我也想问啊!高考只限三十五岁以下的考生报名,相里老师不应该是德高望重胡子白花花的老教师吗?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收到回信的学生风中凌乱,京城出版社那边,安呈其实也有苦说不出。 

  他也想让相里亭他们再写第二册 啊,哪怕这回给更高的分成也行,但是教辅狂魔F4都表示要沉下心来复习,先过了高考大关再说云云。 

  其他三个人要复习也许是真的,但是以相里亭闭着眼睛都能出高考卷的水平,他必不可能安心复习,他就是成为万元户后在享乐中沦陷了! 

  安呈的猜想的确没错。 

  加印的《高考模拟试题汇编》流传到这边,生产队中的人后知后觉找上门时,相里亭已经搬出李家,常住在镇上了,陈升等人也是一样。 

  他们住得很近,时常勾肩搭背地走街串巷,之前没能狠下心买的零嘴,现在眼都不眨一下地买掉。 

  十分快活潇洒。 

  新一批小萝卜熟了,相里亭骑上凤凰牌自行车回生产队,去队长家。 

  他是在上工期间来的,风一般飞快掠过,没多少人看见他,李队长中途回家一趟取东西,看到他先是有些惊讶,接着一脸喜色地迎上来。 

  “专家说新一批小萝卜营养价值很高,味道也好,能抵很多粮食!还说有机会可以出口!” 

  队长给他倒了杯水,屋外的妻子孩子分外震惊,他们从未见过队长那样和颜悦色的模样。 

  相里亭接过水笑了笑:“那就好。” 

  “玉米晾晒完也没有潮味了,多亏有你在,今年是个丰收年,我代表生产队的乡亲们谢谢你。” 

  “现在第三批已经种下去了,”队长说,“毕竟按照你的意思,即便是冬季也能种出来。” 

  相里亭点了点头。 

  等到下工,他又回了李家一趟,李平和林静一早知道他要来,精心准备了一餐。 

  两个小朋友一见是相里亭,飞奔到他跟前,委屈地扁起了嘴:“二叔,你好多天没回来了!” 

  相里亭俯身摸了摸柔软的发顶,笑道:“不是前天还在镇上一块玩儿吗?要是想二叔了随时过来,我们还去买糖葫芦。” 

  “那不一样!” 

  两个小朋友极不满意,相里亭在那逗她们,在面对两个侄女时他总有更多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