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媳妇拿了反派剧本 我媳妇拿了反派剧本 第41章

作者:白衣若雪 标签: 婚恋 系统 正剧 穿越重生

  打分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每天到收工的时候振兴大队就会派一个人来一起监督统计分数。

  季然看着他旁边来的那个穿着白的确良褂子、手腕上还带了一块表的人没说什么,他确实也只干了5分。

  那个戴手表的人翻了下手里拿着的册子又看了季然的地:“一整天就干这么点儿吗?白长这么高个儿啊。”

  季然低头看了他一眼,这人确实长的不高,季然哪怕今年才18岁,身高也有176,比这个人高出一头来。

  季然还是没说什么,那人看季然不说话,摇了下头,跟旁边人说:“什么大城市来的,什么素质啊。”

  他走了一块地儿了,季然还听见他说‘三脚踹不出个屁来。’,然后自己差点儿被地头的藤蔓绊倒。

  张建辉也看着他踉跄,想扶他,但手伸到一半又停下了,他朝季然摇了下头,是示意他别生气,季然没有生气,得知可以收工后,他也拿起他的镰刀、蓝布包,跟着其他知青一起往回走。

  前面的赵长征喊他们:“咱们快点儿走,一会就天黑了,还得回去做饭。”

  张海鸥回头问季然:“咱们今天晚上吃什么啊?”

  季然一时间也有些茫然,张海鸥大概也知道他不爱说话,只自己决定:“今天轮到咱们俩做饭,咱们就还是贴饼子,抄个黄瓜吃吧。”

  季然嗯了声:“好。”

  他后头的陈学郁闷的说:“又是吃饼子,能不能换样吃的啊。”

  张海鸥就回头道:“那你会做什么你做?”

  陈学也没想挑她的刺的,他就是嘴贱习惯了,一听到吃饼子就想抱怨下,他咳了声:“我,我回去帮你一块儿做。”

  张海鸥啧了声:“得了吧,你连火都烧不好。”

  陈学臊的脸红:“我今天一定行!”

  “你还是饶了我们吧,我们晚上还想吃饭,我都快饿死了,中午明明吃了6个窝窝头的,怎么还是前胸贴后背呢?”

  赵长征在前面说着。

  “因为活累啊,我真的从来没有干过这么多的活。”

  “我也是啊,现在知道什么叫面朝黄土背朝天了。”

  “那是人家黄土高原那里的地,咱这不是。”

  “哈哈,我在黑土地上的同学说他们是面朝黑土背朝天。”

  下工了几个知青都松快了些,一边说这话一边到了他们住的地方。

  赵长征帮季然把镰刀拿进屋里,季然跟张海鸥在院里后面摘黄瓜。

  知青点后面有一块儿小菜地,种着黄瓜、青椒、茄子,豆角等蔬菜。

  张海鸥在两排黄瓜架子前看,翻了一会儿才摘出几根半大不小的来,她用蓝布褂子兜着,跟季然摇头道:“长的也太慢了,不够吃的。也不对,我早上浇水的时候数着有6根黄瓜的来着啊?”

  季然想着早上陈学丢在地上的黄瓜巴大概知道原因了,季然跟她说:“不用找了,先吃这些吧。”

  张海鸥也没办法,往外走,路过豆角地时看了下说:“希望豆角长的快一些,明天就得吃他们了。”

  季然看着这个袖珍的菜园想了下他们的未来,夏天蔬菜都不够吃的,那冬天怎么办?

  “季然你抱一捆玉米秸,再抓一把麦草,好点火。”

  季然抱着玉米杆跟她回去。

  院子里有四间房,男知青住东面,女知青在西面。

  伙房在院子的南面搭了一个类似于窝棚的地方。靠着土墙的地方挖了一口锅,就这么一个锅。

  张海鸥从缸里挖了一瓢玉米面,倒进瓷盆里,赵月在旁边跟她指挥着说:“再加上一瓢红薯面,咱们搀着吃。也好成型。”

  张海鸥朝她一笑:“月月,没有你我们可怎么办,会饿死的。”

  赵月苦笑了下:“我家穷,平时就是这么吃的。”

  吕荷说:“谁家不穷啊,”

  陈学插上话:“有不穷的少爷呗。”

  季然把柴禾放在炉灶旁,看他:“你点火还是我点?”

  陈学没想到他就在后面,咳了声:“点就点!”

  但他连着划了三根火柴都没有点着,张海鸥看得都心疼了:“行了,不用你了,火柴本来也就不多了。”

  陈学辩解道:“这能怪我吗?这少爷抱来的柴草都是潮的,一点儿都不好点!”

  季然蹲下来点火,他把玉米秸头上的窝摘了一把,划了一根火柴,仔细的点上,一点点儿往上加玉米窝,等火大的时候加小块的玉米杆,玉米应该是去年的,很碎了,虽然有点儿潮,但也好点。

  有浓烟出来,陈学被呛到了,咳了声:“少爷,你行不行啊?快拉风箱啊!”

  季然没有理他,只用木棍慢慢挑着,等火彻底的烧旺起来后,他才轻轻拉着风箱。

  锅慢慢热起来,张海鸥啧了声:“不错,今天顺利点起火来了。”

  他们都是城市孩子,哪怕最差的家庭也不曾用过这种大锅炉。大多都是蜂窝煤,所以他们刚来的日子里点火挺费事的,应该是费火柴。

  “锅热了,可以倒油了,哎少倒,哎……”

  赵月说晚了,张海鸥已经倒上去了,黑漆漆的锅底都能看见发亮,那就是不少。

  赵欣看了下油瓶叹了口气:“这还没有到月底呢,咱们油瓶先到底了。”

  既然已经这样了,那也没办法了,赵月说:“那咱们就阔绰一次吧,多倒点儿水,面饼子剩点儿糊糊,放在里面做疙瘩汤,每人喝完汤。”

  旁边的赵长征咽了下口水:“赵月同志还是你会做饭,光听着我就流口水了。”

  “季然,先把火小一点儿。”

  张海鸥正在往锅沿上贴饼子,技术不到家,贴的慢。

  他们只有这么一口大锅,下面炒青菜,上面贴饼子,需要一锅两用。

  季然就不再拉风箱,让火小点儿,等张海鸥在锅沿上贴了一溜饼子,扣上锅盖后,他才开始大火烧。

  山里晚上没有那么热了,季然在锅炉前也能坐住了。

  其他几个人则在院子里坐着,这个时候屋里还不上灯,灯油也不多,蜡烛更是稀少。

  他们都是睡觉前点一下油灯。

  不多时就闻着香气了,正在揪着墙根处青草的赵长征咽了下口水说:“这个时候要是有个鸡蛋就好了。”

  “这你就别想了,咱们别说蛋了,连根鸡毛都没有。”陈学说道。

  赵长征叹口气:“咱们这个知青点儿确实是太穷了,”

  他把手里的狗尾巴草扔了,身体往前倾,小声的说:“你们说,咱们这批人来的这个地方是不是最穷的啊?”

  知青们不知道是不敢说还是迟疑着想什么,都只是看着他,赵长征咳了声:

  “我在黑土地的同学给我写信说,他们那儿一周能休息半天呢,可以骑着自行车去县城呢,去国营饭店吃饭,你要是有肉票可以点红烧肉吃!”

  张建辉跟着二队长统计工分,这会儿还没有来,所以赵长征就敢于说这种话了。

  “你别说了,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张海鸥捂着自己肚子说。赵月跟赵欣没说话,只沉默着揪着草。

  吕荷跟张海鸥说:“我也是,饿的咕咕叫了。咱们先把饭桌撑起来吧,一会儿没光了,不好弄,我去擦擦桌子。”

  他们有一张吃饭的桌子,是用竹片钉起来的那种,墨绿色,黑绿相见,不知道用了多久了,看起来很久了,但他们这些知青也都不会做木工,只能大队里分给他们什么就用什么,而振兴大队也不富裕,能给管饱的粗粮,但一些家具就置办不上了。

  赵长征把屋里的桌子抗出来,陈宏明把几个马扎子提出来,女知青们帮着把碗筷拿出来,陈学一动不动的蹲在门台上,只嘴巴动:“咱们这儿就是最穷的,你们来前没打听好吗?都不愿意来这个地儿。”

  “那你为什么来?”一直不说话的陈宏明把凳子放桌子旁边后问道,他声音还是冷的。

  陈学被他激了下:“我……我来是因为……靠,你以为我想来啊!我家里穷,总比某些人是被放下来改造的好!我说完了,你呢!”

  季然往锅炉底下放了根玉米秆,默默听着,他觉得陈学说的是他。

  季然竖着耳朵,想听听陈宏明说什么,

  但陈宏明却不受陈学的激将,只冷哼道:“我凭什么要跟你说。”

  “你!”

  眼看陈学发怒,赵长征打圆场说:“我说说我的,我家里条件也不好,而且我还很怕冷啊!我二哥就是去了大东北,你不知道,冬天有多累,他刚去的时候不知道,洗手没擦干就去握门把手,结果把手上撸下一层皮去。”

  季然听着他话,手忍不住抖了下,他的手其实已经结疤了,那个人给他弄的草好像真的有用,一个下午都没有流血,感觉明天就能好。就是他那时正哭着,没有看清那是种什么草。

  季然想为自己准备点儿药,这里比上一个世界生活要艰难多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手脚就会受伤。

  赵长征已经说完了,正做总结语:“所以我就发誓,我宁肯来山窝子也不去雪窝子。”

  季然也默默点了下头,这个年代全国的知青点儿大多集中在这些广阔,偏远的贫瘠地区,就是为了扶持建设农村,学习再教育,当然是要去苦的地方。

  如果要他选,他也选这里,太冷的地方他现在不喜欢了。

  不过,这个年代的这里山区雪好像也挺大的。

  希望赵长征以后不要后悔。

  “做什么饭这么香啊!”张建辉回来了,院子里讨论的几个人都闭嘴了,张建辉看了他们几个一眼,往伙房里看,发现是季然在烧火,他笑了声:“季然跟海鸥做的饭吗?这么香。”

  陈学哼了声:“那可不香,油倒那么多。”

  张海鸥烦他:“那你别吃!”

  赵月跟季然道:“好了差不多了,把火小点儿,可以往里下疙瘩了,火候一定控制好,别糊了。”

  张海鸥把搅合好的面疙瘩抖进锅里,用勺子搅合着,多放了油闻着确实很香。

  季然一根根的往里放玉米秸,不再拉风箱,就用一根烧火棒子时不时的撑一下。

  张建辉看他烧的挺好啧了声:“不错啊,学会了?”

  季然只嗯了声,他是在年代剧里学会的,虽然他演技不好,但那些基本操作他都学了。

  现在想想他当演员的那些年也学到了些东西的。

  饭菜在众人的期盼下终于出锅了,院子里也黑下来,一盏煤油灯只放在灶台上,外面有风一吹就灭。

  好在每个人一碗疙瘩汤,也不用夹菜了,只要不吃到鼻子里就行。

  比起中午的玉米面窝窝头,晚饭要好吃多了。只是季然饿过头了,闻着很香,吃的时候却没有多少的食欲,不过每人也就这一碗疙瘩汤,剩余的还得吃饼子,饼子等粗粮大队里是能管饱的,季然只喝了那一碗疙瘩汤。

  陈学还说他是少爷,有好吃的就不吃窝窝头了,季然跟他说:“那你可以不喝疙瘩汤。”

  陈学被他噎住了。

  季然说完那句就没有再说什么,他没有理会陈学,也不是刺激他,只是实话实说。

  这里不缺水,离山近,他们知青点儿不远处是小学,为了方便那里放了一口缸,接从山上用竹筒流下了的山泉水,水直接可以喝。知青点儿的水就是从那里挑来的,不缺。

上一篇:天意可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