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媳妇拿了反派剧本 我媳妇拿了反派剧本 第142章
作者:白衣若雪
季嫂子也颦了下眉头:“那时慌乱,儿媳也没顾上看,只顾着喊人了,然哥儿在水里挣扎了不少时间,被救上来时,脸都白了,怎么叫都不醒,儿媳……也是没有办法,李淮山应该也是没有办法才这么弄的……”
季然娘眉头狠狠的跳了下,即心疼季然,又心焦,把膝盖上的笸箩往桌上一放,在屋子里急步,走了几步道:“这事是瞒不住了,先去准备厚礼,该谢的咱们谢,当成救命恩人,看看李家能不能认然哥儿做个干儿子,那兴许还能转圜过去,要是不能,还是有各种嚼舌根的,那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季然从她们的神色及话里,七拼八凑的明白了他落水后的事。那个李淮山为了救他,实施了心肺复苏的流程,在古代重名节,他作为一个嫁人的哥儿尤其要注意,所以他娘才心急。
但在这种心急如焚的情况下,她还能想到这种办法。
季然看了一眼他娘,觉得她还是像周太后,很有城府。
季嫂子看他娘的表情都有些不对了,是有些忌惮的。
季然没有任何表情的看着,不做声,也没有问。
他现在有两个未婚夫候选人,一个是救了他的李淮山,一个是有意要跟他们家结亲的何秀才家。
他娘更中意何秀才,正在想办法把他嫁给何秀才,那何瑞锦成为未婚夫的机率很高。
季然现在两个人都没有见到,也就不能因着听来的话来断定主角是谁,他在脑海里问233:“如果嫁错了,这个世界就崩塌了?”
得到233准确的回复后,季然就没有再问,他不用着急,顺其自然的等着就好。
不过也可以先去看看这两个人,这里虽然是古代,小哥儿过了及笄年纪后,要跟成年男子避嫌,但因着是乡村,没有太讲究,可以远远的看看。
季然娘跟季嫂子说了这一会儿话了,才发现不太对,季然今天格外安静,这安静跟以前害羞、不说话还不一样,他这次别说害羞了,一点儿别的表情都没有,就跟旁观者似的听着。
季然娘觉得有点儿不太对,她对自己儿子什么性格里里外外门儿清,毕竟是她一把屎一把尿养大的,这么多年又因为他身体不好,胎里带出来的毛病,想着把他调养好,冷水不碰、热了不晒,重活不干,一直娇养着过来的,脾气多少有些刁蛮任性,要是以往听她们说这些早就闹别扭了,怎么可能这么老实呢。
这不会是还没有好?魂还没有叫回来?
季然娘摸了他头一把:“没事吧?要是累了,你就再去歇着。”
季然摇头:“没事。”
季然娘看他也不笑,以为他是怕了李淮山,就安抚道:“你也别担心,有娘在,不会让你嫁给那个李淮山的。你先到床上歇着,你爹一会儿回来了,我再跟他商量。”
季嫂子看她偏心眼,也不坐着了,站起来道:“娘,天要黑了,我去把鸭子赶回来。”
外面已经快要天黑了,季然娘也顾不上研究季然了,也去忙活了。
这一天自季然掉河里到现在,她就莫名的心绪不宁,哎,季然娘叹了口气,往灶房走,季然跟着她去帮她烧火。
他在第三个世界也学了一些活的,烧火还是没有问题的。
晚上的时候,村里人陆陆续续的回来了,现在还不到收麦子的时候,还没有太忙。
季然嫂子把鸭子赶回窝后,就帮着做了晚饭,农村人家里晚饭也简单。
今天季然受了惊,季然娘去他们家旁边的菜园子里摘了半大的窝瓜,茄子并一大把青菜,准备把今天炖的那只鸡再给季然炖一下。
季然暂时不知道他们这边的习俗,就只看着,坐在旁边烧火,灶台里有三个炉子,一个放大铁锅,另一个小一点儿,放炒菜的锅,边角上还有一个陶锅,这比起下乡的时候好一些。
季然先把大锅点着,大锅里烧的是粟米粥,掏上米后架上蒸笼,季然嫂子手脚麻利的把洗干净切了的青菜混着豆面拌匀了,另一半放今天季然吃的那种饼。
扣上锅盖后,就准备炒菜了,季然把大锅底下的柴火移了一部分到小锅底下,又加了一些细一点儿的柴,季然仔细看过了这些柴,大多都是细枝条,没有木刺,暂时不用担心扎到手。
季然专心致志的烧火。
季嫂子偶尔看他一眼,也觉得他今天奇怪,虽然他也没有帮着干什么,只抄着细长白嫩的手指拉风箱,偶尔再用几根指头捻着一把柴火填上,还是那副娇生惯养的少爷样子,但他没有说话,一言不发,神情都有点儿冷漠了。
她这个小叔子长的是非常不错的,这些年又被娇养着,所以脸是一副少爷脸,这会儿不言不语,冷着一张脸的时候愈发跟平日里不一样了。
季嫂子想他大概是吓着了,毕竟掉进水里挣扎了那半天,最后都沉下去了,被捞上来时,气都没了。
季嫂子不敢往别的地方想,要是想了就得被她婆婆骂一顿。她这个婆婆嘴厉害着呢。
这个家里她婆婆做主,他公公一句话都不敢多数,她丈夫就更不用说了,什么都是‘听娘的’。一家子窝囊废。
季嫂子在心里吐槽着也没有再管季然的不同之处,再说了就算他有什么变化,也没有改变他干活的样子,还是那幅娇生惯养的做派,季嫂子瞅着他小心翼翼拿柴的样子就不想再看他。
她飞快的把饭菜炒出来,陶锅里炖的鸡肉她肯定不用想了,是给季然的,所以她把腊肉多切了一些,季嫂子虽然抱怨,但季家的生活要比其他人家富裕一些,靠着编竹筐的手艺每天也能吃肉吃蛋。
腊肉爆炒蒜苔,别提多香了,小圆坐在小板凳上眼巴巴等着,
她婆婆虽然偏心眼,但这个大孙子还是喜欢的,盛出腊肉后先用筷子夹着肉片让季然跟小圆吃,美名其曰尝菜,实际上就是养出了一个好吃懒做的人。
季嫂子吐槽着,但这次季然竟然没有尝一下,摇头拒绝了,季然娘担心的问:“不饿吗?”
季然道:“一起吃。”
季然娘笑道:“行吧,把饭桌搬出去,我听见你爹他们回来了。”
外面大门果然开了,先进来一个中等偏瘦扛着镢头的中年男人,季然爹,后面是一个高个子瘦一点儿扛着竹子的青年,应该是季然的大哥了。
两人把放东西在了门后,季大哥把门又带上了。
先跟季然打招呼:“饭都做好了啊,我闻着这么香。”
季然还没有确定这是他爹跟大哥,就先没有叫他们,只嗯了声:“做好了。”
季嫂子这会儿把饭菜端出来了,明天是大集,农历十五,月亮挺亮堂,各家各户能省油灯的就都省下了。
他们家隔壁今晚上也在院子里吃饭,吃饭前还隔着墙说了一会儿话。
季二婶说着还要送他们家一碗凉拌荠菜,说是晨哥儿挖的。
季然娘用腊肉跟她换的。
两人隔着半截土墙寒暄。
季二婶说:“这怎么能行,我们家就是碗不值钱的野菜,怎么比得上腊肉呢?”
季然娘说:“你们家晨哥儿做饭确实香的没话说,凉菜都比腊肉好吃。”
季二婶吸了下鼻子:“我闻着有鸡汤啊,炖鸡了,是应该跟给然哥儿补补,你快去吃吧。”
两人交换了饭菜终于施施然的坐在了自己饭桌上,季然娘回来了,季家的人才开始动筷子。由此也可以看得出季家季然娘当家做主。
季然没有吃多少,他还是有一些挑食了,本来没有的,但万人之上的九五之尊生活让他一时间有些不适应了。
鸡汤里面炖上了吊瓜,洗了油脂,但他还是觉得腻,他心想这应该是一只老母鸡炖的。
看他没有怎么吃,季然娘有点儿心疼炖的那只老母鸡,老母鸡最有营养了,特意给他做的,结果他就没吃几口,一直喝粟米粥,连季然爹都问道:“是胃口不好吗?”
季然跟他点了下头,他的肠胃确实不算好,冰的、辣的、油性重的,但凡过量的都不适合他。
季然爹叹了口气:“那就再休息几天。”
季然看了他一眼,他脸因常年劳作肤色黝黑,额头上纹路深刻,这么一叹气拧成了川字,是一副老实农民的样子,跟他发髻挽的整齐的娘对比挺明显的。
他娘虽然也是晒黑了些,穿的也是粗布衣服,但还是能看出她姣好的五官,再加上眼睛精神,看人时尤其精明,仿佛什么都逃不过她眼睛,两夫妻对比明显。
季然爹下首处是季然的哥哥,就集合了两人的特点,相貌不错,性格忠厚老实,刚才还给季然夹过菜,这会儿就跟季然说:“就是,如果累的话就在家里养着,左右这些日子还不忙。”
季然看见正在喂小圆吃饭的季嫂子柳眉拧了下,但她又忍回去了,于是季然大概也能猜出,他大哥屋里估计是嫂嫂做主。
在外的话应该是他娘做主,就跟上个世界宫里一样,周太后在的时候她握着宫里的大权,周皇后等做媳妇的再不满意也都得听着。
季然一顿饭的功夫把他这个家里的人都认全了,听着他们说些庄稼的事。
季大哥说:“爹娘,我今天去锄地,路过麦地时看了下,麦子都抽穗了,估计还有一个月就能收割了,这个把月我跟爹再多编些竹筐,割麦子的时候就没有时间了。”
季然娘嗯了声:“行,那你多砍一些竹子来,我给泡上,争取下一个集多买点儿。”
季然爹已经不跟季然娘生气了,他这会儿逗着大孙子说:“等阿爷买了钱,给你买好吃的,买糖葫芦吃。”
随季大哥有些腼腆的小圆也高兴的笑了:“谢谢阿爷。”
季然爹不跟季然娘生气,但季然娘看他还不顺眼,哼了声道:“今年花销的地方多着,还都是些大头,卖了钱也得省着些花。”
季然爹不解的问:“今年有大头花销?什么啊?”
季然娘白了他一眼:“远的然哥儿的嫁妆先不说,就眼吧前儿的,何家瑞锦高中秀才,过几日要在村里摆宴席,你空着手去?”
季然爹缩了下手:“那就随个礼,跟其他人家一样呗。”
季然娘逮着他说:“咱们跟何家的关系能跟别人家一样吗?是存心让他们家瞧不上咱们家然哥儿吗?”
季然爹不说话了,倒是看了季然一眼,眼里有些担忧的,不知道是忧心自己要嫁出去,还是担心跟何家不确定的婚事。
这个爹并不像古代那些只管地里事不管家里事的人。
季然跟他对视了一会儿,收回了视线,他背对着梧桐树,那个拴着的山羊不知道怎么能伸那么长脖子,这会儿在咬他衣服,季然回头拽衣服。
他娘吧嗒一下拍在了山羊嘴巴子上:“就嘴贱!”
季然娘打完了山羊,回头又道:“还有,我准备这几日筹备点儿厚礼去谢谢李家。”
季然爹听她这么说笑着道:“这是自然的,多亏了淮山救了然哥儿,明天十五大集,你看着多买点儿东西。这才是正经的。”
季然娘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会儿,没有跟他说她备厚礼是为了让李家认然哥儿做干儿子。
吃完饭后,洗漱碗筷,季然想帮忙洗碗的,被他娘拦下了:“你身体刚好,别动手了,去歇着吧。让你嫂子洗吧,洗完后收拾下,早点儿歇着。明天咱们去赶集。”
季然这次不用再去看他嫂子什么脸色了,反正不会有好的。
季然把碗筷帮着端到了轱辘井前,季大哥帮着提了水。
农村人白天劳作一天,加上想省点儿灯油,晚上都会休息的早,季然娘临睡前又看了一会儿季然,看他确实没有事后就去睡觉了,季然躺在炕上翻了一会儿身,也睡了。
第二天蒙蒙亮季然就听见他们家人起床了,但他有点儿困,等他出门的时候,季嫂子已经背着一筐猪草回来了。
季然去帮她拿下框来,季嫂子看了他一眼,只点了下头,也没有说道谢的话。
早饭季然依旧只帮着烧火,早上的饭比晚上的饭简单一些,稀粥、馒头、清炒土豆丝,两盘凉拌的野菜,几碟子咸菜,还有两个鸡蛋。
季然娘分的,一个给了小圆,一个理所当然的给了季然,季然看了一下他爹跟他大哥,他们俩都没有什么反应,看样子这是惯例,季然也没有再说什么。
早饭吃完后,他们就忙着去赶集了。
除了季然爹跟大哥编制的各种竹筐外,还有从菜园子里收的菜、家里多出来的鸡蛋、鸭蛋收集起来去买,季嫂子还收拾了她缝的帕子准备送到镇上买布坊卖掉,季然娘看了下:“这次集上就不带然哥儿,我先跟你去送完帕子,再回来跟着他们买筐,我买完东西就去找你。”
季然在旁边跟着看了一下季嫂子的绣品,是棉布的帕子,上面的绣法应该是粗绣,不属于京绣、苏绣中的任何一种,应该是这边最普遍的绣法。
季然问道:“嫂子,这种帕子多少钱一方?”
季嫂子道:“手巧一点儿的能卖10文,嫂子手不巧,这些个顶多七文、八文。”
季嫂子是自谦。
但季然点了下头,没有说什么,季嫂子早就知道他嘴里吐不出什么夸人的话,埋着头把东西重新包好,她绣的好不好总比这个少爷强,这个少爷现在都没有拿出帕子来,那就是这半个月都没有绣几个。
季然娘临走时怕季然多想,又嘱咐他:“这次是特殊情况,镇上大集人多口杂,娘怕一些嘴贱的传闲话,你就在家里等着,等下午村里人大多去赶集没回来的时候,你就把鸭子赶出去一会儿,放一个时辰就再赶回来,要是见到了人也大方的打招呼,咱们没做什么亏心事,什么都不怕,知道了吗?”
季然想着赶鸭子大概是他以前常干的活,那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就点了下头。
季然娘挎着篮子到门口了又想起什么:“你就在这周围的河边上,那头山下的水库就别去了啊!”
虽然季然娘知道季然一时半会儿不敢再去水库了,但还是忍不住嘱咐了他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