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夫郎文学里疯狂赚米 在夫郎文学里疯狂赚米 第9章

作者:荷包蛋里黄 标签: 生子 布衣生活 种田文 穿越重生

  出门前,他怀里揣了两块银角子和临出发前和钱春婶子用小的那块银角子换的半吊钱。

  牛车两文,两个肉馅的烧饼十二文,而刚才三两的胡麻油就去了十八文。

  素油一点也不比荤油便宜。

  油坊的人看到周檀穿成这样,居然还能买得起素油吃,纷纷投来惊奇中带着异样的眼神。

  幸好他心理素质强大,全程当这些惊疑不定的眼神不存在,迅速买完了油就出来了。

  瓦子就在北街边上,离布坊不远。

  周檀刚到布坊门口,就碰到了欢欢喜喜抱着一块青色布料,从门口出来的李桂。

  “檀哥儿,你这么快就逛完了?”李桂看到周檀已经在这儿等着,十分惊喜。

  “勾栏那里今天有人表演钻火圈吗?”他追问。

  每逢勾栏有表演他都会央着两个哥哥或者娘带他去看,这回没看成,心里还有些小遗憾。

  周檀回忆了下,无果,只得摇头,“我没看。”

  李桂语塞,张口想说些什么,忽然鼻子夸张地耸了耸,“怎么一股肉烧饼的味儿,好香啊!”

  说着话,他还在纳闷怎么这味儿越来越近了。

  一个油纸包就从天而降般凑到了他的鼻尖。

  “闻闻?是不是这个味儿?”周檀逗他。

  “烧饼!”

  李桂瞪大了眼看向周檀。

  周檀拆开最外层的油纸袋,摊主特意将两个烧饼用两张油纸包了起来,他捏起其中一个放到李桂没有拿布的那只手上,“趁热吃,先把布放在篮子里,小心沾上油。”

  李桂两手都有东西,此时无措又惊讶地看着周檀,“给、给我的?”

  “不然我买两个做什么?”

  就算是里正家平日里也吃不上肉,而且那家烧饼摊子舍得放荤油,只有一点儿荤油也香得人直跌跟头。

  李桂强忍着咽口水的冲动,用全部毅力将烧饼还给了周檀。

  “檀哥儿,你留着,晚上还能吃一顿呢。”

  周檀故意说道:“嫌少?”

  “不嫌少!”

  “那不就得了。”周檀神情不容拒绝,“赶紧吃,吃完了还得陪我去打醋、找书局。”

  刚才那一下已经耗尽了李桂的全部意志力,看着再次送到眼前的喷香的烧饼,他深吸一口气,“那好吧,那我就厚着脸皮收下了。”

  周檀失笑,下意识像前世和朋友开玩笑般脱口而出,“这是我雇你给我带路的小费。”

  “小费?”

  意识到自己刚才口误说出了不属于这个时代的词,见李桂噤若寒蝉的表情后,周檀神情下意识一凌,又努力将起伏的心情平复下来,以防露馅。

  他在匮乏的历史文学知识中紧急搜刮出来两个词,“就是脚价钱、赏钱。”

  说罢,神情淡定,实则忐忑地等待着李桂的质疑。

  毕竟他也不知道这个朝代有没有这两种说法。

  万幸,周檀赌对了。

  李桂听完恍然大悟,“你说赏钱我就懂了,书读得多,说话就是不一样。”

  经过豆腐和‘打拳’两件事,他已经单方面将周檀放在了读书人的位置。

  在他看来,檀哥儿的学识比邻村王秀才的学识都要高。

  要不是他们身为哥儿,注定于朝堂仕途无缘,做一个流连市井郊野的墨客都行得艰难,檀哥儿真应该去考一个科举试试!

  周檀不知道李桂已经单方面将他奉为文坛大家,他听完李桂这番话后只觉得面红耳赤,脚趾都能抠出三室一厅来。

  幸好大大咧咧的李桂并没有发现他的异样,挎着小篮子就要拉周檀往醋坊走,“走,咱们去打醋!”

  两人走得潇洒,丝毫没有注意到布庄角落站着一个人,保养得宜的细嫩双手不见从前干农活时蹉跎出来的老茧。

  那双手此刻死死揉着一张绣花帕子,用力到指尖都泛起白。

  布庄再往前走几步就是醋坊。

  周檀从前闲暇时喜欢看小说,看到里头军队打仗随身携带醋布来获取盐分,还觉得有趣。

  现在好了,他直接穿进这个物质匮乏的时代。

  醋需要粮食来加工,价格其实并不低,说它价低也只是和盐相比。

  点浆的引子不需要太多,且为了避免大量购入引人生疑,周檀第一次只买了八两,也就是半斤。

  八两醋,一两就是五文,一共四十文。

  就这,也让李桂面色狰狞了一瞬。

  赶在周檀掏银子前,连忙抓住他的手,“你打那么多醋做什么?”

  这一抓不要紧,连带着周檀那只手里提着的麻油罐也看得一清二楚。

  李桂震惊了,“你还打了胡麻油?!”

  在李桂一副看败家子的眼神中,周檀暗自有些后悔,看来他还是买得有些出格。

  面上一派岿然不动,面不改色。

  “林郎中让我多用些麻油,补身体。”

  对不住了,林老。

  问就是,他真的不习惯做菜不放油,这具身体也是真的没有油水,而素油比寻常的肉类要好保存很多。

  幸好李桂听到这个答案就没再追问了,不然周檀真的难以解释为什么胡麻油还能补身体。

第8章 柴火

  镇上书局位置很偏僻,周檀和李桂走遍了东街才在一个屁大点的门头处看到了书局直接竖在墙壁上的木牌。

  里面藏书也不多,但周檀想要的那种县志之类的记载录还是能找到的。

  李桂走到门口就怎么也不肯再往里进一步了,抢过周檀手里买的几件东西抱在怀里,“你快进去吧,我在外头等着你。”

  周檀劝说无果,见他真的不想进去,才迈步走了进去。

  无视柜台后头的人打量的眼神,他上前问道:“掌柜的,店里架子上的书册可否一观?”

  书局掌柜是个白白胖胖的和气人,听到周檀只想白嫖也没有生气,手往里头一指,“悬架一侧,往里就是。”

  周檀也没想到竟然这么容易。

  别看他面上一副淡然模样,实则心底已经做好了白嫖被拒绝,下次攒足银钱再来的打算。

  他感激地看向掌柜的,“多谢掌柜的,来日攒足了银钱,定来还了今日一览之情。”

  许是周檀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古人话’太过狗屁不通,掌柜抬头诧异地看了他一眼后,又低下了头继续盘账。

  周檀,周檀脚趾开始抠地了。

  他面上淡定,脚步略急地直奔那个书架子,这下不用说明,他也能看得懂书脊上印着的几个大字。

  幸好他生在华夏,不特意学也会认几个古文。

  看着‘大焦’字眼后,周檀有种吊着的心终于死了感觉。

  他拧眉迅速在书上找到自己想要知道的东西后,才草草将书大致翻了个遍。

  很好,时间太短,什么也没看懂。

  他恨古文,尤其是竖版排列。

  他有心再看看架子上的其他书,但想到可能会误了坐牛车回去的时辰,还是作罢。

  今日已经得了便宜,看到自己想要的,再看反而不美。

  他动作小心地将书册放回了原位,到柜台处又感谢了回掌柜。

  掌柜诧异抬头,“时辰还早,你还能再看一会儿。”

  周檀温和笑了下,“不早了,再晚一会儿怕是会耽搁回村的牛车,今日还多谢掌柜宽厚。”

  他担心再拽文嚼字下去,会被人看出破绽,就赶紧告辞,和李桂相携离开。

  -

  两人紧赶慢赶,赶到来时集合的地方时,发现牛车上除了老文叔,空无一人。

  见他们俩跑得气喘吁吁,老文叔还表现得十分诧异,嘴边叼着的烟斗随着说话间一颤一颤,“你们俩小哥儿怎么回来得这么早?还早着呢。”

  周檀和李桂对视一眼,默契地将手里的东西放到老文叔身边保管,然后头也不回地重新飞奔向了瓦子。

  最后,两人怀里抱着的东西比婶子们合在一起的还多,不仅招了不少人的眼,还引来了同村婶子们或好心或眼红的劝告。

  车上婶子们的好言相劝,下车后周檀算是解脱了。

  但他还要目送着购物一时爽,回家柴火棍的李桂如同一个壮士般,一步一顿地踏上回家的小土路。

  出于人道主义精神,他用自己充满关爱的目光全程陪伴着李桂的身影,直到屋内传来一声声嗷嗷假叫唤的狼嚎声才转身走向小院儿。

  回家!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他还得早点回去把炕烧上呢。

  -

  周檀抱着一堆东西往缺根腿儿的八仙桌上一放,就撸起袖子蹲下来准备烧炕。

  烧火现在对他来说已经熟能生巧,不在话下了。

  火点着了,正往灶膛里添柴,他手往旁边半人高的藤编筐里一摸,发现柴火已经不剩几根了。

  今夜将冷灶冷炕烧热是没问题,但明日熬煮豆腐就得耽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