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夫郎文学里疯狂赚米 在夫郎文学里疯狂赚米 第21章
作者:荷包蛋里黄
就这样,一大一小像是套娃似的,抱着藤筐乖乖地坐在板车上。
对面三个婆子在一起大着嗓门说笑,眼神瞥着他们两个,不时还用手指指点着。
周檀耳朵不算尖,也能听到她们嘴里有一下没一下,蹦出来的‘豆腐’、‘黄豆’等词。
吴婶子她汉子也是李家本家的,看见周檀和三娃子一人面前摆着一个半人高的背篓,不禁挑眉地问两人,“你俩这是去干啥呢?”
“那还用说嘛,肯定是卖那什么豆腐去啊!”对面另一个婆子嗤了一声,笑她明知故问。
这个时节,村里家家户户都在猫冬唠闲。谁家要是有个什么新鲜事儿,上午露点苗头,不用到中午,村里指定就传遍了。
周茂家的檀哥儿居然自己琢磨出了一种吃食,听吃过的人说起来都赞不绝口,在这村里可是个大新闻,她们哪个不知道这事儿?
吴婶子翻了个白眼,骂道:“我不知道他们这是去卖豆腐啊?我不是想问问他们能卖出去嘛!”
她看向周檀,脸上带着挤出来的夸张笑意,“檀哥儿,你带这么多豆腐,能卖出去吗?这么多豆腐都卖给谁呀?真有人买吗?那能卖多少银钱啊?你快给婶子拿块儿尝尝。”
她边问,眼神还直往两人身前的背篓里头瞅,三娃子见状,暗自警惕地抱紧了怀中的背篓,还看了眼一旁的周檀。
周檀原本专注地盯着豆腐筐,像是要在豆腐筐里看出什么花儿来。
三娃子悄悄使的眼色他虽然没有接收到,但吴婶子的话他自然能听见。
他只抿起唇,意思意思笑了笑,没搭话。
卖豆腐或许是个养家糊口的长期生意,但周檀不觉得他能够做长久。
点豆腐的方子简单,没什么技术含量,但凡有心人多观察打听一下,想必连他都出入了哪几家铺子,在里头买了那些物件都一清二楚。
周檀想得很清楚,这个封建的社会和他前世完全不一样。不说王公子弟、官员权贵势大,就连在这不大的南崖镇上,他一个哥儿都算得上势单力薄。
所以他打算先赚第一波卖豆腐的大头儿,然后就把方子教给村里人,卖个好。
至于之后其他人学不学,他就管不上了。
吴婶子压根儿没想到这个看上去文文弱弱的小哥儿内里其实是个酷盖。
见周檀并不回话,连带着三娃子这小兔崽子也不吭声,她也只以为是周檀小家子气,要么是被问话吓得不敢说话,要么是不舍得那点儿豆腐,根本没往别处想。
“呦,这还学会跟婶子藏着掖着了,三娃子你还小,可得离一些抠抠搜搜不知礼数的人远这点儿,连块豆腐都不舍得给这些从小看着你长大的婶子们吃……”
吴婶子吊睛眼眼梢一挑,嘴里大声‘嘀嘀咕咕’的同时,眼神毫不掩饰地瞥向周檀。
三娃子面露怒意,就要张口之际,周檀一把拽住小孩儿。
他终于把视线从豆腐筐上拔出来,转向吴婶子,一张口就带着淡淡的讽意。
“婶子别这么说自己。”
听到这话时,几人还以为檀哥儿心里头是个软和好拿捏的人。
没想到下一句话就是,“别污了抠抠搜搜这个词。”
几人惊愕地瞪大眼看向周檀,吴婶子就要开口骂这娃子是不是吃错药了。
“我还记得我娘当时在病榻缠绵多日,临终前嘴里没味儿,就想长点儿荤腥味儿。”
说着,周檀眼神冷冷地看向了吴婶子。
没想到周檀居然会说起这件事情,吴婶子面色也变得不太自然,“这都多久前的事儿了,你咋还记在心里了……”
听到这话,车上的几个人直觉里头肯定有故事,纷纷竖起耳朵听,就连赶车的老文叔嘴上也不喊话催牛赶紧走了。
周檀目光直直地看向吴婶子,一字一顿,声音极轻极淡。
“我找婶子要娘之前借出去的五文钱,我就差给您跪下了,您才拿了一个鸡蛋扔给我。”
若不是原主不顾自己会摔倒拼命护住了那枚鸡蛋,原主娘到闭眼,嘴里都还在无意识地念叨着想吃鸡蛋和肥肉……
吴婶子面色讪讪,张嘴还想反驳,刚才出声的年轻嫂子都看不下去了,“吴绣花你那小孙子可是天天吃鸡蛋和荤油,不至于连个五文都拿不出来啊。”
“就是,周茂家的生前不是和你挺好的嘛!怎么人都躺到炕上快、快,你还欺负孤儿寡母,去计较那几文钱!”
“对啊……”
牛车上几个人越说越气愤,纷纷指责起吴婶子,就连刚才坐得离她最近的两个婶子也脸色微妙地往一旁挪了挪屁股,极力想撇清和吴婶子这种丧了良心的人的关系。
“婶子也是当时糊涂了嘛……”吴婶子想占个便宜,却被周檀言辞恳切的‘倒打一耙’,现在被众人‘围攻’,只敢嘴上小声嘀咕着。
现在算是偷鸡不成蚀把米,那叫一个百口莫辩。
周檀见人蔫儿了下来,定定地看了人两秒后了才移开视线,低头在胸前的背篓里捣鼓了一会儿,切了几小块儿豆腐放到了木片儿上。
笑容让双眼不由自主地眯起,配上瘦瘦高高的身材,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
“婶子们都尝尝味儿怎么样,也好给我提提意见。”
第22章 管事
一旁坐着的老婆子第一个起身,“那我们这些老家伙就不客气了啊!”
两根粗糙的指头捻起一块儿豆腐,立马就被这嫩滑的手感惊到了。
原本利索扔进嘴里的动作也迟疑了一下,放慢了将豆腐放进嘴里的过程。
“娘嘞!这豆腐这么软和!”另一边一个婶子惊叹道。
这话虽不是从年老婆子嘴里说出来的,但却正是她此刻最想说的。
“不止,吃起来还有股不知道什么香味儿。”
“对对,就是还有股香味儿,嫩得我连这口烂牙都没用上,一出溜就滑下去了!”
“还是檀哥儿会门手艺好,哪愁没人娶?”
“人檀哥儿本就长得颜色好,如今还有了这门做豆腐的手艺,再找个殷实的好夫家做正头娘子不成问题!日后擎等着享福吧!”
“啧啧,檀哥儿啊,还是命里带福气。”
婶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豆腐,还吃人嘴短似的捎带着夸一夸周檀。
嘴唇子一张一合,还时不时意犹未尽地咂吧下,似乎是在回味刚才的珍馐美食。
前头本来听着还挺正常的,到了后面,他是越听越不对劲儿,脸上挂着的客套笑容都快维持不住了。
一旁的吴婶子听那些婆娘将豆腐描述得那叫一个嫩滑香醇,眼珠子一转,伸手就想去拿木片儿上剩下的最后一块儿豆腐。
周檀眼疾手快地移走,状似温和地笑了笑,“吴婶子,当真对不住,豆腐就切了这些,忘记给您留了。”
吴婶子眼珠子一瞪,指着那最后一块儿豆腐道:“兔崽子你耍我!那不是还有一块儿吗?!”
她可是盯着牛车上的人都拿了,包括三娃子都被塞了一块儿豆腐,哪里还有谁没有?
周檀不理她,侧身将木片儿往前一递,“老文爷,尝尝我这豆腐,嫩得很。”
吴婶子一愣,她竟然忘了还有在最前头坐着驾车的老文叔,神情一下子呐呐。
刚才一直被吴婶子忽略了的老文叔头一转,捻起一块儿豆腐就往嘴里扔。
感受着豆腐的滑嫩,双眼享受地眯了起来,夸道:“我吃过你这豆腐,三银来送过一回,不错!”
他到这岁数,这口牙都快掉光了,本以为再过两年只能喝碴子粥,没想到还能吃着这么新奇的吃食。
牛车上的人就着这豆腐的神奇之处唠了两句就赶紧闭上了嘴。
无他,冷风实在太大,刮得人脸生疼,一张嘴就呛风。
周檀也转过头,神情平淡地看着前方弯弯绕绕又狭窄的小土路,跟着牛车晃晃悠悠地朝镇上去。
一旁的吴婶子神情恨恨,盯着周檀和三娃子护在胸前挡风的背篓不知在想些什么,时不时还低声地嘟囔着些什么。
从扭曲的神情和不时看向周檀那两眼恨恨的眼神中,不难看出她在暗暗咒骂着些不堪入目的话。
周檀权当没听到,拍了拍三娃子的肩膀,让他继续专心看着牛扭屁股走道。
“行了!吴绣花!赶紧给我把嘴缝上!这么大岁数了还在这儿欺负个孩子!良心都被吃进狗肚子里去啦?!”
前头闷头赶路,抽着旱烟的老文叔听了一会儿,也听不下去了,粗着嗓子,头也没回地狠狠呵斥道。
吴绣花一下没了声响,再不敢说什么。
老文叔在村子里辈分大,德高望重,还管着村里唯一一头牛,平日里去镇子上还要多仰仗人家。
但到底是心甘情愿闭嘴,还是不情不愿闭嘴,在场的人都心知肚明。
牛车出发得早,到镇上的时辰还不算晚。
约好回去的时辰和地方,几人各去各自的目的地,迅速分散开。
昨天的位置不出意料,仍然空着,但空着的摊位前却早早等着几位带着碗盆来的顾客。
周檀还没来得及放下胸前的背篓,和两边摊位的老爷子和王大哥打个招呼,就被几人团团围在了摊位前。
“小哥儿你可算来了,我还以为你今日不来了呢。”婶子边说边将怀里的木盆凑到周檀眼前,然后一把将十文钱拍到周檀的怀里,“先给我装上!”
“你这花婆子,明明是我先来的!怎么先给你称?!”后头有人不满。
“就是,我可头一个来的!豆腐就这么点儿,怎么能先给你称!”
周檀忙出言安抚眼看就要起争执的人,“大家一个一个来,今日的豆腐管够!”
三娃子已经迅速进入营业模式,手脚麻利地将筐子放下,开始给人称豆腐。
豆腐上头的蒸布一揭开,白嫩的豆腐顿时就吸引了围着的人们的目光。
“豁!原来这就是豆腐啊!看上去还挺软和的。”
“那可不,我啥时候哄过你?快快,小哥儿快给我们称点!”
周檀朗声应道:“好嘞,马上就来!”
原本冷清的摊位此时却围满了人,引得但凡经过的人都会下意识好奇地探头看过来。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就被摊位前几人七嘴八舌的交谈争抢声吸引了过去。
索性一文三两也不算贵,就连平日里最抠门的婆子也愿意花个一文钱给家里改善一下伙食。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两筐子豆腐竟然全都卖空了。
受欢迎到了这种程度,周檀都忍不住暗自倒吸一口凉气。
几百文的铜钱裹在袋子里沉甸甸的,周檀按捺住自己的喜色,尽可能保持淡定地数出了四十文,让三娃子去买两碗肉馄饨,再买六个肉包子。
虽离他们下牛车才过了一炷香,但刚才那阵忙起来也是真累人。周檀早上本来带了两个玉米饼子,但之前车上那副情形让他忘了还有这回事,所以此刻肚子饿得直打鸣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