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娇夫的首辅大人 小娇夫的首辅大人 第53章

作者:阿杜行 标签: 生子 天作之合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陶青显然也明白了莘欣然的意思,不确定的开口道:“那,咱们去看看?”

  “走吧,咱们去确定一下。”说着莘欣然便拉着陶青往前走。

  其实这件事也并不怪叶胥没有派人告知陶青他们一声,主要是他们自被点为状元和探花之后,就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没有时间找人传个话。

  先是忙着换衣,之后又被赶鸭子上架的骑马巡街,二人忙得头昏脑涨,一时间便忘记了在小院之中等着他们的二人。

  等陶青和莘欣然跟随着人群走到了街道,就看见那个骑着马,领头的人是叶胥,此时的叶胥是陶青从未见过的模样。

  同往日里常穿的书生袍和学子服不同的:今日的叶胥头插双翅,身着锦袍,胸前系着十字红花,执着金丝软鞭。

  叶胥的脸上不再是面对他的温润,而是他不曾见过得少年意气。

  不知是不是陶青的目光过于炙热,在马上的叶胥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夫郎,叶胥与陶青的眼神对视上,叶胥对着陶青笑了笑,看他那嘴型像是在说:回家等我。

  没等陶青给叶胥一个回复,陶青身旁的人便喧哗了起来,陶青身旁的女子以为状元郎在同自己说话,还有的以为是探花在看自己,一时间,陶青和莘欣然身旁的女子和哥儿纷纷红了脸。

  在陶青同叶胥眉目传情时,荀文林这边也不遑多让,荀文林看着激动的脸都红了的莘欣然,笑容满面的对莘欣然说道:明日便娶你回家。

  看清荀文林嘴型的莘欣然一时之间有些脸热。莘欣然再怎么大胆,也只是个哥儿,没有荀文林这般大胆,在大庭广众之下,荀文林竟然敢同他做口型。

  莘欣然有些不敢同荀文林炙热的目光对上,下意识的躲闪了起来。

  接着,陶青和莘欣然身旁的人见状元和探花二人纷纷往他们这边看。

  两个俊俏的读书人都看往这里,竟惹得一众人纷纷起哄。

  可那起哄声恰恰是被榜眼听到,榜眼便好奇的看了过去,一时间,打马巡街的三人的目光均往这边看。

  惹得本就喧嚣的街道,顿时更大声了起来。一时间什么荷包,手帕纷纷像是不要钱似的往几人身上投去。

  叶胥和荀文林二人知道心上人就在不远处,二人便不动声色的躲掉那些荷包和手帕,只是苦了榜眼。

  等巡街结束后,叶胥和荀文林二人便换回了常服回到了小院。

  见叶胥又换回了进宫去的衣服,陶青看到后,还有些失望,许是陶青眼中的失望太过明显,叶胥忍不住发问道:“怎的这般,青儿看起来似乎是有些失望啊。”

  陶青见叶胥这般说,一时之间,有些心虚,赶忙开口解释道:“相公穿这件衣服也好看。”

  叶胥听出了陶青心中的漏处,真诚的发问:“怎的,往日里夫君穿的让你失望了?”

  陶青见自己越说越黑,只好弥补道:“我不是在说你穿那身状元服好看,我是说你穿这件也好看。”

  陶青反应自己说的是什么之后,默默的闭上了嘴,怕自己越说漏洞越多。

  倒是叶胥似乎是发现了陶青什么奇奇怪怪的点,道:“原来夫郎是想看我穿状元服啊!”

  陶青本就是有些脸红,然后又被叶胥这般拉长了声音,一脸笑意的看着他,陶青羞的不知所措。

  陶青推开了叶胥,转身就往房间里跑。

  而莘欣然这边也差不多,荀文林一进小院,就把莘欣然抱回了房间,莘欣然见荀文林这般鲁莽,一时之间羞红了脸,莘欣然捂着脸,将头埋进了荀文林的怀中。

第92章 剩下来的时间便是他们衣……

  剩下来的时间便是他们衣锦回乡的时间, 原本按照叶胥的计划,他们是直接留在京城不归乡,直接把叶父叶姆接到京城。

  毕竟从京城到他们家乡的路程遥远, 最起码要花费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这一来一回就要花费他们将近小两个月的时间。

  留着这个时间在官场提前适应一下也未尝不可。

  但依照荀文林之前的计划是考中了之后便直接将莘欣然娶回家,作为荀文林的同窗好友,而且陶青和莘欣然关系也不错俨然是形影不离的关系了。

  叶胥和陶青二人商量了一番, 便决定他们同荀文林一同归乡。

  一则是为了参加荀文林二人的婚礼, 二则是陶青也有些想念叶姆和陶姆。

  毕竟陶青从小便是在二人的看护下长大的, 现如今他们已经有将近小一年的时间未见,陶青一时间有些想得慌。

  于是四人商量好了一同归乡。

  等他们一行人走了将近小一个月的时间,他们终于到了县城。

  而叶胥和荀文林家乡的县城县令早已知晓他们县今年春闱不仅出了个状元,甚至连探花都是他们县城的。

  一甲前三有两个都是他们县城的,他这次升迁算是有着落了。

  知晓状元郎和探花郎要归乡的消息,一早的便开始迎接。

  等叶胥和荀文林等四人到了县城, 就见县令早已在那迎接。见到县令在前面迎接, 叶胥和荀文林见此不得不下车寒暄一二。

  等几人寒暄完毕之后,叶胥和荀文林便分道扬镳了,虽然叶胥之前也是住在村里, 但之前叶父写信前来, 说是他们为了方便, 就在县城中买了一座小宅子。

  虽然这个时间, 叶父和叶姆可能正在他们的小店铺中忙活着招待客人, 这恰恰也正方便了叶胥找到他们。

  而荀文林则要是回到乡下的老家,而且他车上的莘欣然也算是待嫁哥儿,还是要回到自己家待嫁。所以荀文林不管如何还是要回家一趟。

  正如叶胥所料,叶父和叶姆此时正在小店之中忙碌, 与叶胥想像中不同的是:客人没几个。

  等叶胥走到了门口后,他放轻了脚步,慢慢的走进了小店,而此时正在忙碌着招待客人的叶姆并未发现叶胥此时正站在他身后。

  还是叶胥身后的陶青,站在叶姆身后,轻轻唤了一声:“阿姆!”

  正在忙碌的叶姆听到声音后,动作一顿,似乎是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叶姆缓缓转头,只见眼眶通红的陶青站在他面前。

  叶姆见站在自己面前的人真是是陶青之后,也红了眼眶,赶忙走到陶青面前,爱怜的摸了摸陶青的小脸,也不知是不是父母都觉得在外的子女吃不好,睡不着,叶姆便说道:“青哥儿怎么瘦了?”

  说着便看向叶胥,看到叶胥似乎也瘦了之后,赶忙又上前,抓住叶胥的手臂,再次红着眼眶,带着哭腔的说道:“我儿怎的也瘦了?”

  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叶姆便对着后院喊道:“他阿父,胥儿和青哥儿回来了。”

  紧接着叶胥便听到一阵脚步声传来,然后叶胥便看到叶父沾满水的手就这么举着。

  还是叶姆最先反应过来,便让剩下的客人先回去。

  “几位客官,小店今日打烊了,你们先回去吧,不用付钱了,算是我们请你的。”

  叶胥考上了状元是整个小镇人尽皆知的大事,毕竟小镇之前并没有出现过状元,最好的一次也不过是二甲第三。

  这次他们小镇竟出现了状元,当县令前来报喜时,整个镇子的人都知晓叶家店铺的儿子考上了状元,连县令都亲自来报喜。

  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叶家的小店整天不到饭点,便充满了人,来的大多是大人带着刚开蒙不久的童子,说是来沾沾状元的喜气。

  叶姆也算是好说话,就算是人家来了干坐着,叶姆也没说让人家走的话,给他们倒了杯水后,便继续忙活。

  不过像是这般幼童来的并不多,大多还是十七八岁的读书人,似乎是好奇这状元郎家的小铺子长什么样子。

  前半个月还好,叶姆他们虽然知晓叶胥要归乡的消息,想着也不可能这么快到家,每天的量还是按照往常的来。

  还是这几天,叶姆算着日子,估摸着叶胥和陶青也就是这几天到家,叶姆怕到时候人太多,叶胥进不来,小店中售卖的东西减了一半的量。于是东西少了,卖的自然也就快了。

  毕竟他家的铺子,卖的不是这些读书人,县城中的其他人也没有这么闲,整天坐在他家的小店之中。

  所以今天,他们小店里的东西,早就卖完了,叶姆见东西卖完了,便让孙大和伊哥儿先回去了,店里的客人少了,也不需要这么多人帮忙。

  方才叶姆只不过是刚准备擦桌子,等剩下的几人也走了,叶姆也就准备关门了,叶父在后院洗碗。

  往日里,叶姆等客人走完了,总是要等上些时间,等到日落西头,见叶胥和陶青今日没有回来,他和叶父便回到镇上的小院,第二人在同第一天这般,如此循环了几日。

  今日叶姆便等到了叶胥和陶青回来,而方才叶胥见到的那几位客人,也不过是想知道这状元郎回来的时间。

  是那些商贾人家派来的小厮,为的就是等叶胥回来。

  叶姆起初以为是这些商贾人家准备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叶胥,便告知这些小厮叶胥有了夫郎,断是不会纳小妾,就算是叶胥有这个心思,他这个当阿姆的也不会同意。毕竟在此朝,当今圣上最是注重孝道。叶姆的话,叶胥不敢不听。

  于是自那天起,虽说店里少了不少人,可还是有一些小厮整日来守着。

  来者是客,叶姆已经表明了态度,既然他们愿意等,他也没办法。

  等叶姆将店铺关了,他们便回了县中的宅子,叶胥和陶青二人赶了将近一个月的路程,二人回到家之后,洗漱完之后,便躺在床上睡着了。

  没过几日,叶胥和陶青便收到了荀文林和莘欣然婚事的请柬,二人打扮了一番,便去了荀文林的村子。

  陶青则是作为莘欣然的娘家人,去了莘欣然家里。

  荀文林身为探花郎,探花郎结婚,不仅是镇长来了,就连往日里不见一面的县令也来了。

  叶胥身为荀文林的好友,自是主动担了这挡酒的重任,虽说荀文林是此届的探花郎,可能村里没人敢灌他酒,可架不住荀文林之前的同窗敢啊。

  之前的同窗见荀文林此时不仅中了探花,甚至还娶了亲,一时之间,想要灌醉荀文林的人只多不少,叶胥没法,只得替荀文林挡酒。

  荀文林似乎是提前预知了今日叶胥要替他挡酒的行为,提前悄咪咪的把叶胥的酒壶里的酒兑了水,就怕叶胥晚上回去的时候晃晃悠悠。

  就算是这样,叶胥也没少喝。

  他和荀文林之前是一个学堂的,荀文林的同窗也认识叶胥,见到是状元郎挡酒,这些书生们灌的更厉害,如此这般叶胥也喝了不少。

  叶胥喝了一肚子的兑水酒,惹得他晚上老是往茅房跑。

  倒是村里人涨了见识,他们活了那么久,不仅是第一次见县令,就连镇上老爷穿的那般华丽的料子他们也是第一次见。

  在他们的认知中,书生都是清高的、不食人间烟火的,没想到这书生灌酒也能这么多花样。

  简直是花式灌酒,他们也是头一次见灌酒能拉出一些什么孔圣人,还能提到什么夫子的教诲,着实让他们大开眼界。

  等到了闹洞房的环节,那群书生虽说是没有了之前的嚣张,但也是象征性的说了两声。

  等一切完毕之后,陶青和叶胥便坐上了回去的马车,叶胥见陶青一直在笑,笑的不见眉眼,叶胥看的心痒痒的,不由得上前亲了陶青一下,顺手便将陶青搂在怀中,开口问道:“青儿今日怎的这般欢喜?”

  陶青听叶胥这样问,便回道:“我一直知晓你们读书人有才,没想到这么有才。”

  然后陶青便想起,当荀文林来接亲时,他堵着门,给荀文林出难题:让荀文林作诗,作不出五首诗,不让进来。

  陶青本以为他这般刁难,荀文林会思考好一会,谁想,荀文林不假思索的便脱口而出:“天生一对好鸳鸯,今日成婚正相当,关关雎鸠是凤凰,在河之洲喜气洋。”

  之后紧接着便又是四首,看的陶青目瞪口呆,只得让了,让荀文林进了门。

  倒是那时叶胥见陶青当时呆愣愣的模样有些好笑,差一点便上手摸了陶青的小脸。

  还是后面那些书生的起哄声,才让陶青回来神。

  叶胥此时也是想到了白天的事情,解释道:“荀兄今日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便立马开口作了五首,你是不知,平日里他写的诗句,也是让夫子头疼。”

  陶青不知的是,他们学堂中只有两个人让夫子最是头疼,一个是荀文林,另一个便是他,还好春闱不考诗句,如若不然,他还没有把握能考上状元。

  陶青见叶胥这般说,也算是相信了,毕竟叶胥同荀文林是一个学堂出来的,叶胥比他更了解一些,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样啊!”

  然后就一脸可惜道:“我们成婚那日,怎的就没想到也让你作诗呢?我还没听过你给我作诗呢?”

  叶胥见陶青一脸期望的看着他,一时之间竟有些心虚,赶忙转移话题:“也不知这个点了,阿姆睡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