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娇夫的首辅大人 小娇夫的首辅大人 第146章

作者:阿杜行 标签: 生子 天作之合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皇上怕被调查的首辅孤注一掷,用现在自己所剩无几的人手,刺杀此时的相关负责人,才让他们待在家中。

  应当不久之后,他们家就会有人保护起来,只是不知那些人什么时候能来罢了。

  陶青并不知晓皇上的深层含义,单纯的以为是皇上体恤他们。

  与夫郎说了几句,叶胥便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人身上。

  叶胥抬头,就看到几人此时面上未消去的笑容,还有叶岁锦脸上若有若无的红。

  他有些惊奇,这锦儿自小便是皮猴的样子,整天都是无所畏惧的模样,怎的今日好端端的竟然脸红了起来。

  叶胥像是不经意间提起道:“你们方才在说什么有趣的事情?”

  陶青见叶胥说起这个就来了精神,方才的脸红也消下去了,道:“我们方才在说锦儿的婚事。”

  叶胥:?

  我不在家的这些日子究竟发生了什么。

  叶胥勉强维持着脸上的表情,尽量让自己心平气和的问道:“锦儿这些日子不是回了老家,怎么会有婚事?”

  叶胥猜测道:“难不成锦儿在老家有看上眼的人了?”死缠烂打的非要同人家成就一段姻缘。

  这样想着,叶胥摇了摇头,以他对锦儿的了解,锦儿应当是干不出这样的事情的。

  可除了这个,叶胥想不出其他的事情了。

  除了老家的男子是个不可控因素外,这京城中的世家子弟,谁人不知锦儿的厉害,尤其是那些纨绔子弟。

  叶胥能打包票,这京城上下的世家子弟,是没有一个敢将锦儿娶回家的。

  毕竟锦儿的武力值在叶岁锦的同龄圈很是出名。

  陶青见叶胥猜了一通,也没有猜到,不由得低声笑了笑,开口道:“不是老家的,那提亲之人来自楚庭。”

  “楚庭?”

  叶胥不解:楚庭距离京城这么远,竟然会有人千里迢迢的赶到京城提亲?

  叶胥表示怀疑,他竟然有些不相信陶青口中的话了。

  陶青像是知晓叶胥的心中所想,解释道:“这人户籍是楚庭,但他是今年的探花。”

  叶胥有些不可置信,这人竟然是来自楚庭。

  叶胥原本想上去敲打一番的心也顿了下来,他毕竟在楚庭待了这么久,对楚庭人还是有感情的。

  但叶胥惊讶于这人竟然有胆量来提亲,这些年也不是没有来自楚庭的进士,可他在楚庭做了这么多年的官,这楚庭的百姓,谁人不知晓他把两个孩子当眼珠子一般疼爱啊。

  这出了楚庭,竟然有人敢觊觎他的孩子,叶胥心中气极。

  面上不动声色继续打听道:“他真的上门提亲了?”

  陶青道:“可不是,就在锦儿他们出发的次日,他是刚游街完后的第二天。”

  陶廷他们前脚走,他后脚就来提亲了,就晚了一步。

  被陶青这般事无巨细的说着,叶岁锦越发的不好意思了。

  叶胥心中还是不解,道:“难道他不知我们叶家的孩子只招婿,不嫁人吗?”

  叶胥觉得这事还得问问当事人的意愿,叶胥看着神游天际的叶岁锦道:“锦儿,你对你阿姆口中的这个新鲜出炉的探花,有没有什么想法。”

第193章 “人家孩子不知从哪知……

  “人家孩子不知从哪知道的我们家这个玩笑话, 当时就表示说自己愿意入赘。”

  叶胥见这孩子竟然这般死缠烂打,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

  心想:那小子怎么脸皮这般厚,有些死缠烂打的味道。

  叶岁锦被叶胥这般话弄得很是不好意思, 低着头,捏着袖子,哼哼唧唧的说不出话。

  陶青看到叶岁锦这个模样很是新奇,锦儿自小就是个凡事不过心的性子, 做事雷厉风行, 何时有过这般一副小儿郎的模样。

  叶胥见叶岁锦这个反应, 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说话有些太过直白,他沉默了一瞬,斟酌了片刻,换了一种说法道:“你可认识这个探花?”

  见叶岁锦很是害羞的模样,叶岁桉解围道:“阿父,我好像知晓这个探花是何许人也。”

  叶岁桉想:他就说方才听着名字怎么这么熟悉, 今年的探花不就是他们当年的那个小胖子。

  叶岁桉好像回忆起了什么, 就是那个锦儿压着,自己上去打来解气的小胖子。

  他们在楚庭的那些年,小胖子可没少受他们的打, 可无论他们将小胖子打的如何严重, 次日, 他还是屁颠屁颠的跟在他们身后。准确的说是跟在锦儿身后。

  叶岁桉当时还有些好奇, 怎的这小子皮这么厚实, 每次他们二人合伙揍他时,他都脸红的不说话,当时他还以为是被气的,现在看来, 当年他还是想的太简单了。

  当年他们跟着阿父阿姆去营州时,小胖子跟在他们马车后面嗷嗷哭,最后实在是撵不上马车,那小子还摔了个大跟头。

  过了那么多年,叶岁桉也不知最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再次听说小胖子的消息就是现在了。

  现在想来,那小胖子应当是在这些年里勤恳的读书,若非如此,他们许是此生都不会相见。

  这些都是叶岁桉的猜测,他猜的也确实八九不离十。

  可叶岁桉他们不知道的是:在小胖子摔倒后,他抬起泪朦朦的眼睛,看着走的越来越远的马车,本就悲伤的心,霎时间按捺不住,瞬间崩溃,趴在地上哭的撕心裂肺,任凭跟着来的小厮怎么哄都哄不好。

  最后,还是他母亲把已经成了小泥人的小胖子抱了起来,温声安慰道:“佑儿不哭。”

  可小邓嘉佑哭的很伤心,根本听不进去他母亲的话,邓母一边给他擦眼泪,一边给他顺气,生怕他抽了过去道:“你们只是暂时的见不到面,只要佑儿今后认真读书,考到了京城,以后你们还是有机会见面的。”

  邓嘉佑一张脸哭成了小花猫,泪痕顺着方才的泥土留下白嫩嫩的皮肤,看起来好不滑稽。

  此时的邓嘉佑听到这话,哭声都小了许多,身子还是一抽一抽的,像是对着邓母确认道:“阿母说的是真的吗?”

  邓母拿出手帕将邓嘉佑灰扑扑的小脸擦干净,轻声细语的肯定道:“阿母何时骗过佑儿。”

  于是邓嘉佑便相信了邓母的话,自叶岁锦他们一家离开后,平日里时时刻刻跟在小家伙们身后的邓嘉佑刻苦了起来。

  看着邓嘉佑每日天不亮就起床温书,邓母看的既心疼又欣慰。

  其实邓母也不确定叶知府一家以后能不能去京城,但她觉得依着叶知府现在在楚庭做的利民的事情,一定会回到京城做官的。

  毕竟现在像叶知府这般的好官不多见了,她还记得上个知府在任时,家里人给他送了不少的真金白银,这次家里也不例外,但好像都收了,之后就出了一个什么捐款榜,楚庭有名的商人都在上面。

  百姓们夸他们这些商户,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个钱原本是作何用的。

  邓母想:这般为民着想的好官,前途应当不会差。

  其实并非是叶胥看不上那些那些商户的银钱,只是叶胥家中并不缺钱,收受贿赂是他最不能容忍的。

  更别提贪污腐败了,叶胥身后有一大家子,若是他倒下了,他的家人怎么办,叶胥本就不是什么物欲特别高的人。

  若不然,之前他也不会选择做一个默默无名的科学家了。

  邓嘉佑始终惦记着叶岁锦,于是在打马游街后的第二日,他一大早便起床仔仔细细的从头到脚洗漱一番后,对着镜子看了许久,邓嘉佑总算是满意了一下,然后便去叶家提亲了。

  邓嘉佑来时,家中只有陶青一人,叶父和叶姆他们在酒楼忙活,陶青一人在家疏离头绪,准备开启下一本书。

  原本他也不打算写,可现在家中无人,他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给自己找些事做。

  陶青在书房里听到下人禀报说有人来访后,便出了门。

  陶青看着一旁的媒婆,又看了看眼前的年轻人,心中疑惑,为何他总觉得面前的年轻人很是眼熟,但仔细一想却又想不起在何处见过。

  陶青按下心中的好奇,看着笑成花的媒婆,心中不知该说些什么,他总觉得两个小家伙还小,怎么现在就有人来提亲了呢。

  陶青知晓二人的来意,可小家伙此时不在家,他也不好枉顾小家伙的意见,擅自定下来,只好对着二人打马虎眼,只是说叶岁锦此时不在家,跟着他舅舅回老家了,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

  这事还是要问小家伙的意见。

  邓嘉佑听到这,并不觉得意外,当年的叶知府可是把小家伙当眼珠子疼,整个楚庭的百姓谁人不知。

  看着邓嘉佑原本满含期待的眼睛瞬间暗了下去,陶青不知为何补充了一句道:“应当两个月后就能回来。”

  媒婆听到这,又想起这探花郎出手大方,当时她接手时,还以为是一桩板上钉钉的好事,怎的现在又归期不定了。

  若是两个月之后,这探花郎不找自己,她更上一层的名声岂不是腹死胎中。

  她有些不死心的开口道:“这自古,姻缘便是父姆之命,媒妁之言,小公子的亲事...”

  没等那媒婆将话说完,邓嘉佑开口打断她,道:“小生知晓,那便等他们回来后再来拜访。”

  媒婆见当事人推拒了,自己也不好说别的。

  陶青看着面前年轻人的面孔,鬼使神差的说了一句:“他阿父是不打算让锦儿外嫁。”

  邓嘉佑似乎有一瞬间的怔愣,随后神色自然的开口道:“多谢夫人提醒,我知晓此事,小生此次前来是自荐入赘。”

  没等陶青说话,就见一旁的媒婆惊讶的张大了嘴巴,似乎没有想到事情竟然是这样发展的。

  陶青见事情已经解决,就将这个懂礼貌的年轻人送出了门。

  毕竟这么多年来,这还是第一个敢上门提亲的,他自然要好好对待。

  *

  原本以为是一件小事,过了那么久,他也不怎么记得,可今早醒来后,他浑身酸软,久违的感觉上来后,便在床上躺了些时间,不知怎的就想起来这件事情了。

  吃了早饭后,陶青问陶父陶姆在做什么,知晓他们都在后花园里,自己便也来凑个热闹了。

  然后他便当着众人的面,说了这件,就算是不同意这门亲事,最起码也让锦儿有个心理准备。

  叶胥一听这人是之前他们在楚庭,儿时的玩伴,他心中好像有些印象。

  这么说来,应当是那个脸上总是挂着鼻涕虫的小家伙,他当年老是喜欢去家里找小家伙们玩,自己也撞见了好多次。

  那小胖子总是怯生生的看着自己,弄得叶胥很是郁闷,他觉得自己看起来应当是没有这般吓人的。

  叶胥之所以对邓嘉佑有印象,并非是因为他脸上的鼻涕虫,而是小家伙们总是压着他打的原因。

  这事说来话长,在小家伙还是小不点时,叶胥知晓无论何时,在那个朝代,都会有人贩子的存在,他们生生不息,杀也杀不尽,恶心的紧,一般被拐卖的孩子,没有几个会有好下场的。

  若是男孩还好,充其量会卖给人做儿子。尤其是哥儿和女子,好点的是卖给别人做童养媳,若是下场不好的,就会买到青楼那些下九流的地方。

  叶胥看着自家孩子嫩生生的小脸,生怕小家伙被拐了去,因此每次小家伙出去玩时,叶胥总会派人跟着。

  有时他们便会给自己汇报小家伙们一天中都做了什么,同谁在一起。

  对于其他人看来是不起眼的小事,可在叶胥看来,这是他忙了一天后,为数不多能放松的时间,每次听侍卫来报,叶胥总能兴致勃勃的听完。

  因为叶胥那时很忙,忙着处理土豆这些农作物的去处,忙着找更适合养殖香菇的方法,身心俱疲,整日能让他放松的,除了能静静的抱着夫郎充电,就是看两个小家伙平日里的趣事了。

  叶胥每次听侍卫汇报都大同小异,可唯一不变的就是两个小家伙合作,压着一个小胖子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