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娇夫的首辅大人 小娇夫的首辅大人 第126章

作者:阿杜行 标签: 生子 天作之合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茅祺瑞心中只觉得委屈,但心中扭扭捏捏的不愿承认自己是被阿姆方才那不轻不重的一巴掌打哭的,只好抱着胳膊不说话,自顾自的生闷气。

  茅荣轩见他不说话,知晓小家伙不愿说,继续道:“阿父不是怪你,只是你今日的做法实在是太过鲁莽。”

  茅祺瑞回到府中后,通过茅荣轩和邹星渊的行为也知晓自己今日的做事方式不对,却不知哪里不对,想等茅荣轩说那些错了。

  神色认真的看着茅荣轩,等着他的后文。

  茅荣轩见茅祺瑞脸蛋上挂着泪珠,呆呆的望着自己,茅荣轩便觉得自己是说到了小家伙的心坎上了。

  亲自养了小家伙这么久,茅荣轩自然知晓该如何拿捏他,继续道:“若是你真的喜欢叶家的小哥儿,便不该这般轻率的背着包裹去人家,若是真的想去拜访,首先应该下拜帖,而你却鬼鬼祟祟的在人家门口。”

  最后,茅荣轩终于说到了小家伙的心坎上:“最佳的做法,便是寻到你阿姆或是我,让我们大人去处理。”

  “无论是不是要结为亲家,就算是普通的拜访,你也应当让大人先来,你现在年级太小,还不到擅作主张的时候。”

  茅荣轩一边盯着小家伙的神情,一边继续道:“实在不行。若是你真心想成事,也应当先问一下人家小哥儿的意见。”

  “最下等的做法,便是像你这般,不考虑一下后果,就鲁莽的跑到人家家中,口口声声说自己要入赘。”

  “暂且不说人家是不是真的要招婿,你这种不考虑后果的行为,就算人家小哥儿要嫁人,也不会找一个像你这般的。”

  “你这般鲁莽,只会生事,人家孩子嫁给你,弄不好可能会性命不保。”

  然后茅荣轩给他解释他为何不对:“你可知为何你在叶府门口,人家没有赶你。”

  见小家伙摇了摇头,茅荣轩解释道:“还不是因为你的身份,你有个身为亲王的阿父,若是你是个小乞儿。叶府定不会留你在门口晃悠。”

  茅荣轩去叶府之前,自然是询问保护小家伙的暗卫,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将前因后果弄清之后,茅荣轩才去了叶府。

  茅荣轩见茅祺瑞低头思索的模样,便知晓小家伙听进去了,适时加了一把火道:“你此时一事无成,人家叶家为何会要你入赘,况且,你做事没有大局观,仅凭这一点,叶家也不会要你。”

  最后,茅荣轩总结道:“你除了一个亲王嫡子的身份,什么也不是。”

  小家伙被茅荣轩贬的一无是处,茅祺瑞有些羞愧的低下了头。

  茅荣轩显然不会这么轻易的放过小家伙,还在继续“与其要一个什么也不会的纨绔,他们还不如招一个家室清白,但富有才华的人。”

  “叶家是何等精明,与其招一个不稳定因素,还不如招一个以后有所作为的男子入赘。”

  茅荣轩悄悄的瞅了茅祺瑞一眼,也不管茅祺瑞能不能听进去,继续分析道:“一个没有背景的入赘男子,到时候若是在叶家受了委屈,也没有人在背后撑腰,他家中无权势可依,有了叶家这棵大树,定会牢牢抓住。”

  “一个世家的纨绔子弟,不给叶家小哥儿脸子就不错了,毕竟就算是叶家,也不敢与皇家子弟脸色看。”

  “若是你,你会选哪一个?”

  经过茅荣轩的一通分析,茅祺瑞的小脸煞白,若是他,他定不会选择自己。

  茅祺瑞欲哭无泪,有些无措的搓着双手,心中无望,照阿父这样说,那他岂不是与叶岁桉没有机会了。

  见自家傻孩子白着一张小脸,吓得狠了,茅荣轩不动声色的安慰道:“那叶家为何会上门招婿,你可曾思考过?”

  茅祺瑞木讷的摇了摇头,他当时听叶岁桉说他家只招婿时,虽然心中疑惑,但他当时满脑子的都是何为招婿,夫子课上没说。

  当时的他只顾着悔恨自己不认真读书,并未多想。

第172章 茅荣轩解答了他的疑问……

  茅荣轩解答了他的疑问道:“那还不是因为, 叶家怕他捧在掌心长大的小哥儿嫁出去之后受苦。”

  茅祺瑞听到这之后,赶忙表忠心道:“我定是不会让桉桉受苦的。”

  茅荣轩见小家伙这样说,有些意外, 这小家伙到现在连字都认不齐,知道什么是情爱?

  又一想:你现在和我说有什么用,你的决心要让叶胥知道,还得让他相信。

  但茅荣轩接面上确实不屑道:“你说你不会欺负人家, 你上下嘴皮子一碰, 轻易许诺, 人家就相信你了,这世上,最可笑的便是海誓山盟。”

  见阿父不相信自己,茅祺瑞急得抓耳挠腮。

  茅荣轩见自家孩子这般耐不住性子,心中叹气。

  毕竟是自己一手养成的孩子,茅荣轩也没有绕弯子, 给小家伙指了条明路道:“若是你真的想与叶家的小哥儿成事。阿父给你几个建议。”

  茅祺瑞对茅荣轩很是信任, 见茅荣轩这样说,他当即坐直了身子,认真倾听。

  茅荣轩当做没看见小家伙的动作, 道:“首先, 便是不能再像现在这般, 整天混吃等死, 其次就是要让叶家看到你的诚意。”

  “口说无凭, 自然是行动最能打动人心。”

  茅祺瑞懵懵懂懂的将茅荣轩的话听了进去。

  虽然他不是太能听懂其中的意思,但还是严格按照茅荣轩的要求来。

  于是自今日起,茅祺瑞一改往常京中小霸王的形象,在国子监认真刻苦的读书。

  惹得国子监的夫子都意外的多看了几眼茅祺瑞, 也不知平日里惯常在课上捣乱的孩子,近日怎的这般刻苦,若是他们不知晓他的身份,还以为这家伙是要考科举呢。

  茅祺瑞认真贯彻茅荣轩的话,具体体现在:若是太后遇到什么新奇的小玩意给他,他转手就送到叶府。

  若是问为何太后如此疼爱茅祺瑞,那是因为在她最困难的时候,身边只有年幼的茅荣轩陪着他。

  太后自然对她的这个幼子感情不同,而茅荣轩成亲时,先斩后奏,在边疆成亲后,才写了封信回来。

  太后心中有遗憾,而茅祺泽是个小古板,见到太后,只会一板一眼的请安问好,而年纪最小,会哄太后开心的茅祺瑞自然更得太后的欢心。

  如此,太后若是得到了什么新鲜的事物,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茅祺瑞。

  对于茅祺瑞隔段时间便送来的一些小东西的行为,刚开始的时候,叶胥很是疑惑。

  他们不是已经暗中拒了这桩小家伙胡闹的事情了?怎的又来送东西。

  叶胥心中不解找上了茅荣轩问缘由,知晓是小孩子之间的打打闹闹,叶胥也不管了,也就随他们去了。

  心想:他一个大人,掺和小孩子之间的事情算什么,若是桉桉真的对那家伙有意,也不是他们能拦的了的。

  于是茅祺瑞的自荐上门的风波就这样轻飘飘的揭过去了。

  *

  若是问现在这京城,过得最是滋润的谁?那当数是陶青了,家中的事务不用他操心,有叶姆给他担着,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事情做,也不会像小时候那般,常常缠着他。

  想换换心情的陶青,便有事无事就唤莘欣然出来逛。

  而莘欣然同雅韵郡主较为相熟,平日里也会叫上雅韵郡主,于是大多数都是三人一起,时间久了,陶青也同雅韵郡主相熟了起来。

  与陶青这般贵妇人的悠然自得的生活不同,叶胥从入职到现在,一直在看公文,自从叶胥马不停歇的将那小厮送来的三摞公文看完之后,那小厮不知从哪里又弄来了一堆公文。

  看的现在叶胥想到书册就生理不适的想吐,叶胥见其他同僚整日在上值期间闲的看品茗、读书,叶胥就忍不住又一次在心中感慨同人不同命。

  但叶胥自然也是有所收获,他从这些公文中看出了一些不合理之处。

  例如,现在的赋税竟然有人头税。叶胥疑惑,有了人头税,这人口还怎么上去。

  还有就是荒地,朝廷律法规定:若是百姓无良田,想要开荒,这税收竟是从开荒的第一年就要交。

  叶胥不解,这种不合理的政策,为何会一直执行?直到叶胥看到了往年的账本,看了国库的支出和收入,明显的赤字危机让叶胥明白了其中的原委。

  看了这么久的公文,叶胥对一些看起来不是很合理的政策有了大概的了解。

  忙里偷闲的叶胥有时也会在心中好奇:为何他会一直看账本或者公文。

  难不成他在户部任职的这些年,除了看公文之外,没别的事情要做?

  他也曾经旁敲侧击的问过来送公文的小厮,那小厮也不知其中的原委,只是说这是上头的意思。

  叶胥心中疑惑。他想:自己似乎没有与户部尚书有什么来往,为何户部尚书一直让自己看公文,而不是交代事情做。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叶胥也问了一下同僚。

  因原来现在正是他们清闲的时候,等到了麦收季节之后,或者年前这种关键时间点,才是他们忙的时候。

  而此时的同僚正吃着前些日子京城刚开酒楼中买来的鸡蛋糕,好不惬意。

  叶胥看着同僚桌上五花八门的书籍,叶胥眼中时藏不住的羡慕。

  听同僚的意思,他们也不知晓为何这般,因为他们上值后,便有师傅教他们如何做。

  未曾像叶胥这般,上来就看公文,除了看公文之外,没有别的事情做。

  叶胥终于熬到了年后,户部也忙了起来,当然,已经将送过来的公文看完之后的叶胥也开始收到了上头的指派。

  不出所料,是让叶胥统计一下今年交上来税收。

  由于这是叶胥入职以来的第一件正事,叶胥自然用心。

  叶胥统计之后发现:除了商人的赋税和百姓们上交的粮税之外,占大头的竟是人头税。

  叶胥查了一下数据,发现今年的人口增长并不多,其中占大头的就是他曾任职的地方。

  叶胥看着手中的数据有些发愁,但他也无计可施。

  叶胥看着手中的账本,想着,怪不得朝廷不愿取消人头税,原来关键在这。

  对于现在这个情况,叶胥也没有办法,毕竟若是想解决眼前的情况,必定是要做出一些改变,可政策的改革也不是他一个人说的算。

  这自然是要请示皇上,还要一层一层的推进,向下实施。

  叶胥在户部待了两年的时间,这期间,叶胥就像是一个不稳定因子,不是负责户籍,就是被上头拉去处理财政支出,或者是熟悉关于土地的一些事务。

  叶胥身为户部侍郎,自然是要听尚书的意思行事。

  于是,在户部尚书有意无意的暗示下,叶胥竟然将户部的全部事务了解的差不多。

  后知后觉意识到这个事实时,叶胥也很意外。

  意外将户部的各项事务熟悉完的叶胥,在心中美滋滋的想:怎的让我掌握这么多,难不成是想培养我为下一任户部尚书。

  叶胥想起满头华发的户部尚书,又道: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晚上躺在床上的叶胥觉得惊喜确实来的有些突然,难不成他不到三十岁的年纪,就要当上尚书了?

  当叶胥满心欢喜的以为自己是下任接班人时,叶胥的调任下来了。

  叶胥接到圣旨的那天,整个人都是懵的,他满打满算也不过是在户部做了两年,这不是不符合三年一调任的条件。

  怎的就让他调任了,叶胥在心中嘀咕:这吏部的官员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都是尸位素餐的关系户?

  况且,他也没有听说户部尚书有告老还乡的打算,怎的他的调任竟来的这般突兀。

  叶胥到现在还没明白,升任和调任的区别。

  不是叶胥没明白,只是他不愿相信罢了。

  叶胥心中的疑惑无人能解,他只好乖乖跪下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