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摆摊开店日常 古代种田摆摊开店日常 第32章

作者:天野梁人 标签: 布衣生活 情有独钟 种田文 穿越重生

  他轻轻拍了下时远归肩膀:“时大哥?”

  时远归被江盼拍地一激灵,有点懊恼自己反应,脸上就崩地紧紧的:“哦,没事,你喜欢就好。”

  江盼看时远归冷着脸,是从未对他有过的。

  他心里有点忐忑,怕时远归这个保守的古代人接受不了他这么奔放的拥抱,内心惴惴不安,语气就透露着小心翼翼:“时大哥,你生气啦?我刚刚只是有点激动,情不自禁就抱了下你。”

  说着,怕时远归不信,又胡乱解释:“就像对安安,对进宝,对,就是这样,对他们我有时候激动了也会抱一下,我这人就这样,不是故意对你不尊。”

  “时大哥,你不要生我气,我以后再也不会了。”

  时远归听江盼语无伦次的解释,心里又是喜悦又是酸涩。

  喜悦江盼这么在意他的感受,怕他不高兴就急忙解释;酸涩江盼的拥抱和亲密不单单是自己,就连林进宝都会被他这样对待。

  又听他说以后不会这样对自己,嘴里发苦。

  一时间五味陈杂,越发不知如何是好。

  见江盼还小心翼翼地望着他,等他回答,好似只要他说声好,从此以后就会远着他,不会再亲近他。

  看不得江盼这个样子,时远归只能将各种苦闷咽下,微微扯了下嘴角,哑着嗓子:“无碍,我不会对你生气的。”

  半响又补充道:“你想做什么就做,你做什么我都不会生气。”

  听时远归这么说,江盼提着的心就放下大半。

  不过他心里想着以后还是得注意分寸,别人还没追到,就给吓走。

  那就得不偿失了。

  --

  小吃车已经做好,其他东西都是做熟的,材料也有,江盼就准备带着林进宝去县城摆摊。

  考虑到庙会几天人比较多,县城摆摊客流可能没那么大,而且他们还得赶路。第一天江盼就只准备了一桶酸梅汤,冷串就按三只鸡的荤菜量,搭配着素菜准备。

  此时已过七月中旬,天气还是很热,熟食放不住,江盼就还是第二天早起烫菜,用来降温的硝石装在小吃车厢内,到了地方后找点冷水,再往里加。

  如此,一切都准备妥当,江盼和林进宝天微微亮出发去往县城。

  再来县城两人都已轻车熟路,交了四文钱进城,直奔东街。

  到东街后又交了一文钱摊位费,便推着小吃车找空位。

  他们来的不算早,好的位置都被占的差不多了,最后在快到街尾处找了个不大的地方安置。

  东西摆出来后,江盼朝四周看了下,左手边是一家混沌摊,右手边是一家烧饼摊,正对面是个茶水店。

  江盼想了下还是去了茶水摊,其他地方可能都没有冷水。

  他过去后找到摊子老板,说拿两文钱换一盆冷水,茶水店老板二话不说就同意了,还帮着把水拎过去。

  看江盼将水倒进车箱子里,便好奇问道:“你这推车倒是有趣,你是做什么生意的?”

  江盼:“卖冷串和冰镇酸梅汤,老板要尝尝不?”

  茶水店老板一听要卖酸梅汤,虽不知是何物,但直觉江盼是抢他生意的,拉着脸有点不高兴:“你这,要我水还抢我生意,有你这样的吗?”

  江盼无奈:“老板,我这酸梅汤跟你卖的茶水都不是同一种,你三文钱一壶,我这一竹筒五文钱,种类都不同,怎么抢你生意?再说你那水也是我花钱买的啊。”

  老板被噎住,又听那什么劳什子酸梅汤一竹筒就要五文钱,暗暗吃惊,又腆着脸问:“你说的这酸梅汤金子做的不成,卖那么贵,有人要?”

  “不是金子胜似金子,老板你要不要买一杯尝尝?”

  茶水店老板摆了摆手走了,卖那么贵,就等着卖不出去被打脸吧!

  

第33章 识字

  江盼的小吃车造型独特, 还不等他开始叫卖,就有人围了上来。

  “老板,你这推车真别致, 里面是卖什么的呀?”

  江盼将冷串和珍珠圆子的盖子掀开, 客人立马被珍珠圆子吸引了, 好奇道:“这是何物,颜色怎如此漂亮?”

  “此物名为珍珠圆子, 因形状晶莹剔透, 酷似珍珠而得名。这圆子做起来工序复杂,材料昂贵,说是珍珠倒也没错。”

  这客人就喜欢这五颜六色的东西,被说的动容,便问道:“那这珍珠圆子如何食用, 卖价几何?”

  江盼故意面露为难:“不是我不愿卖给您, 实在是这物难得, 量少, 我都是搭着酸梅汤一起卖的。酸梅汤也是好物,用昂贵药材熬制而成, 不仅能生津止渴,对身体也有好处。我这一直用冰镇着,天热喝正好解暑。”

  客人很是心动:“那就来一份你说的这什么,酸梅汤, 多少钱?”

  “五文钱一竹筒,加一份珍珠圆子六文钱。”

  客人觉得有点贵, 不过到底眼馋这些五颜六色的圆子,咬牙说:“来一杯。”

  林进宝不等吩咐就连忙打好酸梅汤,加了一勺圆子打算递给客人。

  眼前客人看只有一勺圆子, 不太满意。江盼就笑着说:“今天第一单生意,给这位顾客再多加一份,好吃再来惠顾。”

  看林进宝又多加了一勺,客人满意了。掏钱递给江盼,接过竹筒站着就喝。

  “好喝!”说完一口气竟将一杯酸梅汤都喝完了,嫌签字扎的慢,竹筒底下的圆子都直接仰头倒嘴里吃。

  “吧唧吧唧”嚼完后,竟还要来一杯:“再来一杯!”

  林进宝嘴角抽动,喝的比他还豪放。

  客人这次拿到酸梅汤倒是没急着喝,而是站在小吃车前问:“你们明天可还来,以后可还来?”

  “正常情况下都来,只是不一定在这个位置。”

  客人得到想要的答案,端着竹筒边喝边走了。

  旁边的人早被吸引,这会儿也跟着买。你一杯,我一杯。有嫌价格高的,嘴上抱怨几句,也有让多加圆子的。

  江盼都乐乐呵呵应对,做生意嘛,和气生财。

  也有人问冷串的:“这是何物?看着红红的,还有芝麻。”

  江盼就趁机推销:“这东西叫冷串,吃着凉凉的,不热。有荤有素,荤菜五文一签,素菜有两文的有一文的,看您要几签。”

  “怎么那么贵哦,太贵了太贵了。”“就是,五文钱都可以买一斤菜自己做。”

  江盼就笑着解释:“自己可做不了我这味道啊。先不说这底下都是鸡汤,就这芝麻,得不少钱吧?”

  众人一看,是,芝麻不少,密密麻麻铺满一层。

  江盼又说:“再看着上面飘的红油,可都是清油,这一斤清油也得一百文啊。”

  当然这一斤清油能做好多料汁,这个就不用跟客人说了。

  众人一听,确实,油贵,寻常人家哪里舍得放。这么一看,这东西也没有那么贵了,毕竟成本高。

  江盼又继续加码:“其他如盐啊,糖啊等材料就不说了,众位也知道都不便宜。诸位可知这红油是何物?”

  众人摇头,好奇的就问:“是何物?”

  “这东西名叫辣椒,味辣而不辛,香而不干,用来代替茱萸再好不过。诸位还别不信,这东西只我这儿有,不说顺和府,反正整个城安县没有第二家有。”江盼笑眯眯道。

  “真有这么神奇?”“如果真是这样,那倒也不贵。”“是啊,用的东西都精贵。”

  “那我倒要尝尝看。”

  于是你五串,他十串的要。

  虽然之前早有经验,也早就知道生意应该不错,只是没想到卖的这么顺利。

  江盼收钱,林进宝负责装东西,两人配合默契。

  过了饭点不久,东西就都卖光了。

  “还得再多准备点。”江盼和林进宝同时开口。

  然后都笑了。

  两人一起吃了午饭,要的肉丝面,还给林进宝多加了一个烧饼。吃完饭,江盼让林进宝看着车子,他去办点事儿。

  江盼从东街出来,向路人打听了下铁匠铺,便循着位置寻了过去。

  到了铁匠铺,师傅正坐在门口纳凉,看到江盼便问:“买什么,要成品还是定制?”

  “要一把匕首,定制。”江盼描述了下想要的样式,约三寸长,刀身略弯,刀尖细而锐,问:“做这样一把,大概需要多少银子?”

  铁匠师傅打着蒲扇思考了片刻:“含材料和刀削,一共六两三钱,十日后取,先付一两定金,剩下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这价格听的江盼咂舌,真贵。

  不过他想着按照今天的生意火爆程度,再有十天也能挣来。

  他老早就想给时远归送件礼物了,时远归实在帮他们太多,先不说之前用的蔬菜,就现在这个小吃车,自己做就得花不少钱。

  更何况他想给时远归送个自己定制的礼物,匕首就很合适。时远归经常上山打猎,有个匕首多一份安全。在山里还可以用来处理野物,方便。

  江盼掏出一两碎银给铁匠师傅,对方就给了他一个牌子,约好十天后来取。

  离开铁匠铺,他又去了书坊。

  他想买点纸和笔,有空了教三小的认几个字,纸笔平时自己也能用到。

  只是一问,便险些劝退。纸真贵,好点的都得每刀一千文往上。

  江盼没敢看宣纸,就只挑了能写字用的黄纸,一刀七百五十文,又挑了几支笔,一方墨,看还有炭笔,也要了几支,全部加一起差不多花了一千文。

  付完钱拿上东西出来,江盼看外面微微西斜的太阳,内心感叹:赚钱难,存钱更难啊!

  回家路上,林钱来看江盼买了纸笔,有些好奇:“你买这个做什么用?是打算送安安去读书吗?可是咱们村没有书塾,镇上的话安安年纪太小了,得有人跟着,你要照顾生意,萍萍能行不?”

  “先不送书塾,我平时有空教几个字,认识字了再看他想不想读书。”

  这下林进宝是真的吃惊了,他不知道江盼还认字啊,以为江盼就是比较聪明,毕竟以前也没见过江盼读书或写字。

  他眼睛瞪的老大:“你自己教?你竟然认字,我都不知道,以前也没见你看书或者写字。”

  “你可能不知道,我曾祖父是个老童生,教过我娘几个字,我娘又教我认字,所以我才认得几个字。”江盼说的漫不经心,他也没有说谎,原主确实认得几个字。

  林进宝感叹:“真是没想到,大伯娘竟然也识字,能认字好厉害啊!”

  林进宝是真的羡慕,家里只有林钱来能读书,他爹娘从没考虑过让他也认几个字,这方面他一直很羡慕林钱来。

  他看着江盼,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咬牙道:“那你教萍萍安安的时候,我能不能跟着听?纸笔我都自己买,我就跟着听就行,不会打扰你们。”

  江盼:“就是你不说,我也打算要你一起学。最起码得会算账,才好帮我管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