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任务对象变成通关外挂 当任务对象变成通关外挂 第57章
作者:云深雨沾衣
方彤彤邪魅一笑,表示这都是寻常操作,不值一提,然后把卷子分了一半给自己的好兄弟。
李一阳:“……”兄弟他不是开窍了,而是摔坏脑袋了。
周一如期而至,方彤彤被练习册摧残了两天实在挺不住了,强烈要求重返校园。
夏昶典问过医生的意见,认为还是再休养几天比较好,于是无情地拒绝了她。同时为了满足她对学习的渴望,还花高价给她请了一个名牌大学在校生来给她补课。
兼职家教是个温柔高大的小哥哥,见面便问她“方同学你哪一科比较薄弱,我可以根据你的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训练方案。”
方彤彤脸涨得通红,嗫嚅(nie,ru)着,半天说不出话来。
夏昶典毫不留情,道:“大概哪科都薄弱吧,这些天老师多费心。”
方彤彤低着头不敢看对方,心里把哥哥翻来覆去骂了好几遍。
客厅里,两人面对面坐着。
家教小哥哥皱着眉,盯着方彤彤刚做完的卷子,感觉无处下趣÷阁。他长叹了口气,道:“让我们从基础知识开始吧……”
方彤彤脸上发热,听到头顶的笑声,没好气地瞪了哥哥一眼。他竟然还把工作台都搬到了外面,为了监视她真是不择手段!
夏昶典咳嗽两声,假装什么都没听到,继续敲他的键盘。
钱尔白将考试安排交给校长,正欲离开,却被校长叫住,道:“小路啊,明天的动员大会有一位老校友要过来,到时候还需要你去接一下。”
钱尔白道:“好,他什么时候过来?”
“大概十点左右吧,南高铁站,”校长笑眯眯地拍拍他的肩膀,一脸神秘,“你代替我们好好招待贵客。”
钱尔白点点头,推门出去。
贵客,老校友,他大概知道是谁了。
作者有话要说: 你猜贵客是谁呢?
(说句题外话:女孩请男性家教来家补课最好有家长在场,女性家教去学生家里补课最好有女性家长在场,这样对两边都好。)
第70章 (别人家的教导主任和他的春天)
周二早上, 九点出头,钱尔白租了辆车,来到了南高铁站。
天气有些阴沉, 遮住了太阳,风带着几分湿意和潮气, 吹在身上凉嗖嗖的,倒是别有一番清爽。
他把车停好,迈开长腿, 跟着卢六六的导航,朝出站口走去。
夏昶典按时发来了早餐图, 并一张鼓着嘴巴的自拍照, 道:“早安啊哥!”
钱尔白把照片收藏, 给晨光下人来人往的车站拍了照片, 发过去, 道:“早安。”
那边一时没有回复,八成是在开车。
钱尔白收起手机, 双手插兜, 斜靠着门边的灯柱。
旁边同样接车的一位大哥不知等了多久,脚底下全是烟头, 他又点着一根, 呛辣的劣质烟味顺着微风飘到钱尔白身边。
“咳咳!”一个女孩皱着眉,拿手扇着烟气,不满地瞪了对方一眼。
那位大哥浑然不觉,他抽得又急又快, 眉头拧着疙瘩,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钱尔白有点被勾起了烟瘾,下意识伸手在衣服口袋里摸,才想起来约会时夏昶典说不希望他抽烟,他就把烟并打火机一块上交了。之后一直在忙,也没想起来。此时身上是并没有烟的。
他呼了口气,换了个地方。
十点整,报站声响起,同时校长的电话也打了过来:“小路啊,老校友说他马上就到了,你注意着些,不要错过了。”
钱尔白看着陆续出来的旅客,应道:“知道了。”
他已经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了。
路建瓴提着电脑包大步往外走。
他身材高大,面容刚毅,快六十岁的人了依旧腰板挺直,腿脚利索,行动如风,即使走在人群中也给人一种雷厉风行的感觉。
他这次以校友的身份来荷市二中参加高考动员会其实最主要的目的是来看儿子。
儿子来到荷市已经半个多月了,除了住院那会儿,一个电话都没给家里打。
刚好他要到莲市参加学术交流会,顺路到荷市看看儿子。
验票出站,他一眼便看见了门口吊儿郎当站着的儿子,铁板一样的脸上波动一下,露出两道微小的纹路,又被他极快地压下去,小声言语道:“站没站相。”
钱尔白似是听到了他的话,站直了身子,迎上来接过路建瓴手里的包,道:“原来校长说的贵客就是您啊,失敬失敬,老路同志。”
路建瓴打量了他一下,见儿子依旧意气风发,心中满意,面上却做出一副严肃的样子来,道:“嘻嘻哈哈的,没个正型。”
钱尔白贫道:“这不是见到您高兴得吗,平时我在学校可严肃了呢。学生们见了我都绕道走。”
路建瓴想起儿子之前因为跟学生们走得太近而被诬陷的事,不由皱了皱眉,他沉默了一会儿,说道:“这样也好,老师还是要有老师的样子。”完全没有距离的师生关系容易出问题。
钱尔白不置可否,他拉开车门,请老路上车。
路建瓴看了看车标,是一辆普普通通的现代,价位不超过十五万,他有点疑惑,问道:“怎么换了辆这车?”这看着不像是儿子的风格啊。
钱尔白启动车子,笑道:“租的,我的车还没买呢。”
老路点点头,目视前方不再说话。钱尔白也没有刻意搭话。
这对父子历来的相处就是这样,话极少,一旦相处在封闭空间里,便会相顾无言,彼此之间充斥着一种莫可名状的尴尬。
这也是这个国家大多数家庭的相处模式——强硬固执不善言辞的父亲,和性格叛逆不肯沟通的子女,就像是两把尖刀,互相试探着,谁也不肯先低头。
但是有时候沉默也是一种默契,是给彼此一个整理语言,缓冲情绪的时间,就像现在。
高铁站离学校有些距离,回来时又遇上了第二波早高峰,车子堵在路上半天不见前进。
路建瓴看着窗外与北都一般无二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感叹道:“这里和北都看着没什么区别,恍惚间还以为是回家了呢。”
钱尔白笑笑,道:“荷市的市长是北都前市长的外甥,外甥像舅,长得一样也不奇怪。”
老路难得地笑起来,借着话题问起了儿子近日的情况。
钱尔白一一回答了,又询问老路老两口的身体状况和老路的工作情况,父子俩终于打破僵局,有来有往地聊了起来。
到了学校,钱尔白本意先带老路去见校长,但校长却打电话说他临时有个会议要去三中开,让钱尔白照顾好客人。
知道校长是特意给他们父子俩留的叙旧的时间,钱尔白便也领了请,领着老路在校园里转了转,参观了一下他的工作环境。下午动员会之后正副校长还要带着校友参观校史馆,所以这时钱尔白便略过了这一项。
下课时候学生们跑出来透气,本来正打闹着,见到钱尔白之后立刻变得乖巧,齐齐问了声“主任好”,然后昂首挺胸,不紧不慢地走远了。
路建瓴看着儿子,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钱尔白觉得好笑,这些孩子八成是听到“有领导微服私访”的小道消息了,平时虽然也怕他,但绝没有现在这么听话。走路姿势都恨不得跟礼仪模特一模一样。
中午时候,钱尔白请老路出去吃了一顿,又在他的小公寓里睡了个午觉。
本来老路是想要在学校食堂吃的,好看看儿子每天的伙食怎么样。钱尔白以“好不容易来一趟吃食堂显得他这个儿子多不孝”为由硬是把人拉走了。不然今天中午的学生们连饭都别想好好吃了。
路建瓴感觉到儿子比起以前的确有了极大的改变,虽然有时候态度依旧有些松散,那可能是出国留学带回来的后遗症,但是整体上已经有了一个人民教师该有的样子了——严谨,认真,有分寸。
他满意地拍拍儿子的肩膀,道:“看到你过得还不错,我和你.妈就放心了。有空就给家里打个电话,有什么困难就跟我们说。”
“好的,知道了。爸。”钱尔白点头应下。
老路看了看有些空荡的小屋,想问他有没有找个对象,但想到儿子以前一提起这件事就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他便欲言又止,最后化作一声叹息,道:“走吧,该去学校了。”
钱尔白不知道路建瓴想要说什么,他倒是有事想要说,不过也不急于这一时,学校的正经事要紧。于是也没说话,锁上门,跟着老路下了楼。
下午两点半,动员大会在校体育馆召开。
全校一千三百名高三生齐聚一堂,穿着整齐的校服,脸上带着或紧张,或期待,或平淡的表情,站在体育馆内铺着防滑塑胶地板的篮球场上。
正前方临时搭建的讲台两侧各放着一台音箱,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从里面飘出来,回荡在整个场内。
各班班主任沿着班级的队伍来回走动着,偶尔小声地和隔壁班老师说着话。
学生们人手一本口袋书,不愿放过任何一小片能够充实自己,巩固水平的时间。
在他们大多数人看来,动员大会完全没有必要,还不如回班里多做一道题,多背两个公式呢。
两点四十五分,学校领导们姗姗来迟,学生们放下手中的书,开始鼓掌。
钱尔白跟在副校长身后,走到台侧落座。
老路被安排到了校长旁边,那里立着个刚赶工做出来的名牌,上面写着——名校友,北都教委高教处副处长,路建瓴。
这个名头可够长的了,学生们即使不太明白他到底是什么人,给他鼓掌的声音也响亮了些。
主持人是高三的年级主任贺鹏,一个个子不高,平头,戴副小圆眼镜的中年男子。平日总笑嘻嘻的,但一到关键时刻总能独当一面。
他的普通话有些不好,带着南方常见的平翘舌不分的发音特点,偏生他说话语速又快,一篇稿子读得像是在饶舌,颇有几分俏皮。
学生们对这种快节奏的发言倒是喜闻乐见,待贺鹏念完停下,他们纷纷对其报以热烈的掌声。然后趁着别人还在鼓掌,自己赶紧拿出小本子来背两个知识点。
介绍完各位领导,便是高二学生代表发言,高三学生代表发言,高三班主任代表发言,高三副班主任代表发言,老校友发言,最后终于到了校长讲话。
学生们双手都拍得通红麻木,全身的中心从左脚换到右脚,又从右脚换到左脚,每当摄像机拍过来的时候还要昂首挺胸,保持斗志与活力,着实是辛苦。此时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心中高兴,连掌声都变得欢快了不少。
校长握着话筒,万分感动地道:“我已经感受到同学们勃发的激情与昂扬的斗志,你们即将走上人生转折的战场,万米赛跑也即将迎来最后的关键时刻,下面我想对同学们寄予几点希望啊……”
学生们的神情渐渐变得惶恐,一般这话一出,没个半个小时四十分钟的结束不了。有些人皱着眉,情绪变得焦躁。
校长清清嗓子,道:“第一点,我希望你们要树立高度的自信心,坚信付出必有收获,每一点的积累都将增加你未来的高度。”
“第二点,我希望你们都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迎难而上,做生活的强者,学习的强者,做命运的主人。”
“第三点,我希望你们要保持纯净的心境,不被外物打扰,沉着冷静,摒弃杂念,全力准备高考。”
“最后,十年磨一剑,六月显锋芒,我希望你们在三天后的考试中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给自己这三年辛苦一个满意的答复。”
说完,他看着台下的一张张鲜嫩的面孔,微笑不语。
学生们大抵是愣住,从来没见过校长如此简短却言之有物的讲话,一时间竟没反应过来此时该鼓掌了。
直到年级主任拍着手上了讲台,学生们才如梦初醒般鼓起掌来,整个篮球馆顿时掌声雷动,久久不歇。
动员大会圆满结束,学生们的热情也被校长破天荒且快准狠的发言带动了起来,直到散会各自回到了教室都还在津津乐道着。
这一日校长终于荣升为最受学生欢迎校领导榜第一名。
而此时,校长正引着北都来的教委领导兼校友——路建瓴同志在参观校史馆和阅览室。教导主任钱尔白全程陪同。
作者有话要说: 高屋建瓴(ling)
一般学校里高考动员大会都在一百天前开,也有30天前开的,前三天才开的比较奇葩,但开完就放假,让学生们休息休息,准备高考,倒也说得过去。
上一篇:这个饲主的保质期有点久
下一篇:和偏执帝王一起重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