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看上了我全家 第146章

作者:五朵云 标签: 生子 布衣生活 情有独钟 种田文 甜文 日常 古代架空

家里萝卜很快堆成山,他又多了一个活儿,得晒萝卜干。

先头,柳欺霜让他阿爷给他编了不少竹笆,这下算是派上用场了,不然还不知道这萝卜干要晒在哪里呢。

晒萝卜干并不比晒红薯干简单,虽说少了蒸煮的过程,但多了个腌制的工序,做起来也累人。

万母见人每天晒了这么多萝卜干,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开始愁上了,先头已经晒了不少红薯干了,这会儿又晒了这么些萝卜干,虽说萝卜不值钱可盐巴值钱啊,而且这么多活儿还累人,若是卖不出去的话可就麻烦了。

柳欺霜忙着备货之时,万母心里虽然担心,但除了帮着照顾小棉花的时候,也一直在帮忙。

家里人都忙着的时候,万冬阳也没闲着,他在忙着他们新屋子的事儿,灶房里的土灶是早就打好的,还是三口灶,大中小三口锅安上去就能饭菜汤一起煮,方便得很。

灶房里一应事情忙活好了,屋子里需用的家具也都搬进去了,就连大门旁边的长凳,还有家里家外用的长短梯子都做好了,只除了放在堂屋的神龛,这东西又笨又重,而且还需要上漆,怕是要最后才能搬进去。

腊月二十这天,新屋那里的所有事儿就要收尾了,这一天家里所有的家具都齐全了,包括那个笨重的神龛也终于安稳落到了堂屋正中间。

柳欺霜这日跟着万冬阳一起在忙活,他这会儿正和万冬阳一起铺床。

他们的床铺是万长青阿爹做的,用的木头是万长青和他侄子万永平在老林里搬回来的木材,那些都是些好木材,一张床睡个几代人都没问题,耐用得很。

木床抬回来之后,万长青阿爹帮着整张床镶嵌好才走,剩下的活儿简单,两人自己做就行了。

木板床虽然结实但也硬得很,可不能直接睡在上头,得先往床板上铺一层稻草或是麦秆,万冬阳觉得麦秆瞧着干净些,柳欺霜觉得稻草更软和,两人争了一会儿,万冬阳没能拗过夫郎,还是往他们床铺铺了稻草。

稻草铺好之后,还要往上头铺两床陈旧的床被,但不是家家都会铺,因为棉花贵得很,便是被子盖的时间太久了不保暖了,里头的棉花也会有别的用处,哪里舍得拿去垫在身下。

柳欺霜在家的时候,就没睡过棉被床,他的床上只铺了稻草。

以前,他也没觉得只铺了稻草的床有什么不好,可睡了万家铺了棉被的床之后,他就不想再睡只有稻草的床了。

万家人勤快又能挣钱,这些年之所以没有多少存银,那是因为他们一点没亏待自己,吃的用的都快要赶上地主家了。

两人床铺铺好之后,柳欺霜就准备回去了,但他刚走出房间就被万冬阳拉着去了另一间屋子。

“那一间再等等吧,不着急。”他们新房四间房有三间都放了床,柳欺霜见万冬阳拉着他往靠右的第二间房去了,还想着这人尽会胡说八道,嘴上说不想太早当爹,结果房间都给孩子准备好了。

两人的新房格局和老屋一模一样,中间是通底的堂屋,堂屋两边各有两间房,他们住在靠左的第一间,按规矩靠右的第一间该是家里第一个孩子或是长子来住,姑娘或是小哥儿的房间要安排在靠里,不方便被人窥探的位置。

柳欺霜一进屋子,眼珠子一转,心想着万冬阳这是喜欢小哥儿啊。

小哥儿也好,家里有丫头和小子了,他们再生个小哥儿便什么都有了,而且万冬阳长得好看,小哥儿长得像他又凶又好看的,不愁嫁人也不怕吃亏,多好啊。

柳欺霜打量着屋子,正盘算着还要添置些什么东西,万冬阳开口了。“就这间吧,就让阿爷睡这间。”

“啊?”柳欺霜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万冬阳这话什么意思?他是说这是给阿爷准备的屋子?

柳欺霜自然是没有听错的,自从柳丛香两口子跑了万冬阳就做好打算了,他们早晚要把柳阿爷接到家里的,自然得给人准备屋子,难不成还让人睡茅坑边上啊,他可做不出那样的缺德事。

“你阿爷就你一个孙子,你不养他谁养他啊,反正早晚要接来的,先把他屋子弄好,时不时的让他留下住一晚,让他知道家里有他屋子,等他习惯了就喊他搬过来,到时候他就不会觉得不好意思了。”

柳欺霜彻底明白万冬阳的话什么意思之后,一句话没说,只是看着人笑,好半天之后才一头扎进万冬阳怀里,好半天了也没出来。

他一直担心他阿爷年纪大了,没人在他身边照顾会不方便,他想过他们会一直照顾阿爷,却从不敢想能把人接到身边,因为村子里没有这样的规矩啊,哪有出嫁的哥儿将娘家长辈接到婆家住的啊。

心里的欢喜根本没法儿用言语来表达,柳欺霜只觉得浑身舒畅就和捡了一袋子白花花的银子一样飘飘然,甚至都有些不真实的感觉。

忙好了新房子的事儿,两人准备回去烤火逗孩子,他们一出来正好有人敲响院门,万冬阳快步跑去开门,万万没想到来人竟然是他大姐。

“大姐?你怎么来了啊?我不是捎信给你了吗,孩子不办满月酒办百日宴啊。”便是满月酒,这日子也不合适啊。

万冬阳虽没想到他大姐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但到底是高兴的,满脸疑问的同时也是满脸笑,万永春见了他脸上的笑才舒坦了。

赶紧带着人往家里去,他们还没到家门口万冬阳就吆喝上了,老屋里正烤火的人也都从灶房里出来了。

万永春不是外人,不用太过客气,一家子都钻进灶房里烤火之后,万母才来得及问她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万永春这会儿还抱着小棉花,但眼神却是落到了万小花的身上,很明显她不是为了看孩子回来的,而是为了小花。

一点不废话,万永春直接说了来意,她确实是为了万小花回来的,上次万冬阳去府城同她说了小花在学医的事儿,偏巧曾给她婆婆看过病的一个医女要收学徒,她就想到小花了,这样难得的机会便是麻烦了些,她也赶紧回来了。

万永春这话一说,原以为家里人肯定会高兴,可她话落却一个个都皱了眉头,除了万永安明显是一派认同,其他人好似不太愿意小花同她去府城,特别小花阿娘眉头都皱在了一起。

万永春性子直,也不同他们绕弯弯,直接问他们是什么意思,马翠兰也没同人客气直白回道:“大姐,我不想让小花去。”

马翠兰这话一说,其他人神情没怎么变,只有万有谷很是赞同的点了下头,这下子万小花知道她爹娘的意思了,好似松了口气一般,神色又轻松了起来。

万永春大老远来这一趟,竟得了这么个结果自然是不甘心的,自然要追问他们咋不同意。

“这多好的机会啊,人家方医女医术好着呢,想要拜入她名下的人多着呢,不过是离家几年罢了,等孩子学有所成归来,不说在村里当个医女,便是去镇上县里开医馆都使得,到时候不止能挣钱也得人敬重啊。”

“大姐。”马翠兰向来敬重她这大姑子,也知道大姑子是为了小花好,可她就是不乐意。“我只有小花一个孩子,我和她爹不求她如何出息,只求她在我们眼皮底下安稳过日子。”

去府城学医,听着是条前景光明的大路,可路上的艰辛谁能知啊。

这学徒可不是好当的,不说学医了,想要学人手艺,劁猪杀猪也好,砌墙做木活儿也罢,这学徒期间受的苦可多着呢,她可不愿意女儿去吃那个苦。

“我们夫妻让小花跟着她大伯学点儿药理,并不是指着她将来做医女,只想着让她多一手赚钱的本事,将来种地不成还能采点儿药去卖,有点儿闲钱贴补家里就成。”

万永春见两口子是铁了心了,只能转而去看万小花,万小花显然是和她爹娘一条心,只对着她大姑笑笑摇了摇头,她不乐意去。

万永春见他们一家三口都不乐意,竟然还不死心,竟然还想让万父万母还有万永安劝劝,万永安倒是想让孩子去学本事,可他家里人好像都不愿意。

柳欺霜抬了自己的小凳子坐到了小花身边去,他虽然舍不得小花,可他觉得这机会难得,能去也好。

“小婶,我不想去,我害怕。”万小花这话声音不大,说话的时候还一个劲儿的摇头,可见是真的一点儿也不想去。

柳欺霜自然不会勉强人,只是觉得有些可惜,万永春想法同他一样,甚至已经猜到小花爹娘反对的真正原因。

“老二还有老二媳妇儿,你们就放心吧,我是小花亲大姑我还能害她不成?说是去医馆做学徒,可我也会照看啊,不可能把人丢在医馆就不管了,再说了人方医女为人好得很,也不会苛待孩子的。”

“大姐,我知道你是为了小花好,可你是孩子亲大姑别人不是啊,到了人家地盘上,什么事儿都是不能保证的,我还是那句话,我只有一个女儿,我要把她放在我眼皮边上我才能放心。”

“说来说去,你们是不是还因为冬阳夫郎那事儿介怀啊!”万永春语气有些不好了,那事儿她确实是觉得理亏,可她自认出事之后没有一点护短,该做的都做了,这还要她怎么样啊!

“我那小姑子也得了教训了,我也带着孩子亲自登门赔罪了,这还要咋样啊?”万永春黑了脸,明显不高兴了。

她大老远来这么一趟,满心以为全家都会高兴,原来都是她自己一厢情愿啊。

话头突然落到了自己头上,柳欺霜吓得微微往后挪了一点,这可不关他的事啊,他也是想要小花去学本事的。

万永春脾气不好,马翠兰也不是个软柿子,她见万永春拉了柳欺霜的事儿出来说,也有些生气了。“大姐,你别怪我说话不好听,这道理确实是一样的道理。”

马翠兰不想哄人,也不管家里人劝阻的眼神,继续说道:“你确实是为了小花好,可谁能保证那医馆都是好人啊?等到了地方还不是要任人揉圆搓扁,运气好的话受个几年委屈本事也就到手了,运气不好的话,本事没学到人也要废了,这本事还是让给别人学吧,我乐意养个没本事的女儿。”

马翠兰的话说的万永春眼睛都鼓起来了,一看就是被气得不轻,家里人都没想到,几句话功夫罢了就能闹成这样,柳欺霜都要吓死了,这事儿怎么突然就牵扯到了他的头上了。

柳欺霜被吓得不轻,生怕万永春将账算到他的头上,马翠兰像是能猜到他心思似的,干脆说道:“老三夫郎你别多心,这事儿同你没干系,便是没有你那糟心事,我也不会答应让小花去府城,哪里我都不同意她去,我和她爹有手有脚,她就是个废物也能养她一辈子。”

“哎行了行了!怎么还吵起来了啊,这不都是为了小花好吗,成不成都是为了小花,你们这么大的人了闹什么闹啊。”万母一颗心都到了嗓子眼,甚至觉得脑子都晕晕乎乎的,她这是什么命啊,生的女儿讨的儿媳妇儿都是她惹不起的。

“没吵,说几句心里话算什么吵架啊。”马翠兰可没认为自己在吵架,她回了万母的话又冲着万永春说道:“大姐,我就是不同意小花离了我和她爹身边,谁来我都这样,和你没干系和冬阳夫郎那事儿也没干系。”

“哎!”万永春重重一口气叹出去,被气得半天说不出一句话,因为她心头明白,老二媳妇儿没说假话,可正因为她没说假话,她更气了。

这代表,她是把小花带不走了,这对儿目光短浅的蠢货夫妻,这不是耽误小花吗。

万永春来家里是为了带小花去府城,小花去不成她也没多留,隔日就走了。

万永春走了之后,柳欺霜才敢又说起小花这事儿,还是万冬阳给他解惑了,让他知道他二哥二嫂为何不乐意小花去府城。

“你以为那手艺是那么好学的啊,你不知道吧,咱们村里的姜木匠早年也收过徒弟,最后有个小徒弟是被家里背回去的,做人徒弟可不是听话懂事就行的,还得能吃苦受罪,更重要的是能受委屈。”

“哎,我知道这事儿,当时不是说是外村那小孩儿吃不得苦让家里接走了吗?”

“那是被大的那几个徒弟给欺负走了,你没看他才来半年人都瘦了一圈吗。”万冬阳比柳欺霜大了好几岁,对那事儿要记得清楚些,至今还记得那小孩儿那面黄肌瘦还一身伤的样子。

一想到小花有可能成那个模样,他就浑身难受,他心里想法和他二哥二嫂一样,他家小花不需要有本事,只需要安安稳稳过日子就行了。

万冬阳这么一说,柳欺霜就明白了。

他自小就吃不饱穿不暖,所以做梦都希望自己能有赚钱的本事,若是能学本事,便是吃点苦也不怕,可小花不一样啊,小花又不愁吃穿,干嘛要去受罪学本事,而且二哥他们担心的对啊。

府城啊,那么远那么大的地方,若是真有什么事,若是真有什么他们得罪不起的人欺负了小花,他们也只能认了,也没法儿替小花出气啊。

“哎,好在小花也不想去,倒是正好了。”脑袋摇晃几下,小花这事儿算是彻底过去了,柳欺霜也笑了。

这事儿除了有些得罪大姐,好像没什么影响,但大姐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应该气个几天就没事了。

日子眨眼又是几天过去,年二十五这天村里有喜事,王家小哥儿要出嫁了,但这事儿同家里无关。

他们两家既不是亲戚,也没有人情往来,不必去喝那杯喜酒。

眨眼又是两日过去,这日家里要杀年猪,一个大早家里人虽然各有各的忙碌,但一个个都是一张笑脸,可到了午后全家人都笑不出来了。

“这哪个天杀的伤了我家的鸽子啊。”

午后,万父去喂鸽子,结果发现了一只被人打伤了腿的鸽子,瞧着那伤口,一看就是被石子打的啊!

第154章

一家人围在屋檐下,看着万父手里受伤的鸽子面色都不好看。

万母无奈说道:“赶紧处理了给秋月炖汤吧,总比咽气了再杀好。”

“处理什么处理!”万冬阳这会儿脸色比锅底还黑,这可不是一只鸽子的问题,这明显就是有人同他们家作对。

看来,他和夫郎都料错了,可能上回的事既不是周家干的也不是万长命家里干的,而是另有其人。

家里鸽子平日里虽是万父在照顾,可这说到底是万冬阳的生意,他这样子万父也为难,不知道要怎么办,按说确实是该马上杀了才是最好的,万一活不了多浪费啊,这死东西不好给家里媳妇儿吃啊,这还奶着孩子也不吉利。

“它都伤成这样了,还是飞回来了。”柳欺霜看着鸽子腿上被血染红的羽毛,心里难受得紧,想到它伤得这么重,还是要往家飞就更难受了。

万冬阳一听这话更生气了,他心里堵着一口气,想着一定要把这鸽子给救活了。“大哥,你给看看,若是上了药能不能救得活?”

“你要救那就试试吧,去拿个鸽子笼出来,先单独养着吧,以免别的鸽子再给伤了。”万永安立马仔细检查了起来,可能是想看看鸽子腿断了没有,想来是没有的,若是腿断了应该飞不回来了。

万永安一检查,立马脸上一喜,如他所料确实只是外伤,万冬阳见了便放心不少,兄弟两个各自去忙活去了。

万永安要出门弄点儿伤药回来,新鲜的草药比家里的药粉管用,万冬阳则是给那只受伤的鸽子做单独的鸽子窝去了,等到鸽子窝弄好,他又趴在鸽子窝旁边仔细看了好一会儿,他怎么看都觉得这鸽子腿上的伤是弹弓伤的。

鸽群一般不会飞太低,便是身手好靶子准的汉子也很难打中,就算打中了因着距离之故,也难伤得这么重,这一看就是弹弓打的。

可村里少有人家有弹弓啊,弹弓的弦是用兽筋做的可不好得,村里人家的话一般只有猎户才会有,难不成是村里猎户干的?

“不太可能啊。”先不说村里猎户是个老实人,应该不会背地里干这种事,再说他们家同猎户家里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人家也不可能突然伤他家的鸽子啊。

万家坝养鸽的人家只他家一家,他家的鸽子一直以来都这样,每天都会打开笼子让鸽群飞出去觅食,如此已经养了七八年了,这期间家里鸽子可从没有在外头受过伤。

“阿爹,你另外抓只鸽子炖给大嫂吃,这只别动啊,顺便帮我照看着我出去一趟。”想来想去没个头绪,万冬阳干脆不想了,决定亲自去猎户家里问问,若是确定了不是猎户干的,那就一定是外村的人干的。

林秋月还没出月子,虽不至于成日在她自己屋里待着,但万母也不让她出门吹风,就连屋檐下都不让她多待,她不是在自己屋子里就是在家里的灶房里烤火。

这会儿,大家都在灶房里烤火,马翠兰从看见鸽子伤了心里就有个想法,琢磨半天之后,越想越觉得靠谱,“你们说这事儿是不是上回丢了东西的人家干的啊?因为老三跑去幸灾乐祸,被人记恨上了。”

马翠兰这么一说,大伙儿都觉得靠谱,万母还抱怨了万冬阳几句,觉得他这性子该改改了,不懂得收敛就是容易得罪人。

柳欺霜这回难得没和家里人站在一条线上,他自己也觉得万冬阳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