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看上了我全家 第116章

作者:五朵云 标签: 生子 布衣生活 情有独钟 种田文 甜文 日常 古代架空

徐老头拿了银子出来,钱庄的人银子到手却依旧不放人,甚至没有离开的打算。

“众位大哥,好汉!我们银子给了啊,快些把我孙子他们放了吧。”白凤仙心头惴惴,总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她倒是聪明,事情确实是没这么简单。

“哟,这是打发叫花子啊?咱们手里出去多少东西,咱们还能不知道?”领头的汉子先将三十两银子揣好,之后给手下的人一个眼神,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便开始给徐家人算起了账。

不得不说,这钱庄的人还是仗义,屋子田地都是按照市价算的,两亩水田一亩旱地,外加一间房屋统共四十五两,也没有给他们算个天价。

“如此,除开那三十两,光抵押的东西,你们两口子还差我们十五两银子了,我们兄弟的跑腿费、辛苦费、受气费,算你们便宜点儿,就算五两吧,一共加起来,你们正好还差我们二十两。

我们兄弟做事向来干脆,你们给了这二十两银子,我们将抵押的契书给你们,彼此就两清了,可若今日不给,就不是二十两那么简单了,咱们可就要开始算利息了。”

钱庄的人这账目一算,徐家人是真的天塌了。

“二十两,竟然还有二十两。”徐老头这回是真的昏过去了。

原以为,他们有了孙子还白得了三十两银子,往后一家子就要过好日子了,哪成想竹篮打水一场空,孙子还不知道是不是孙子,银子也还没捂热就没了,自己兜里的还得掏出去!

这是要逼死人啊!

徐老头原本就伤在脑袋上,这会儿是真晕了,倒是白凤仙想晕都晕不过去,反而因为屁股上针扎般的疼痛,此后好几日都合不上眼。

白凤仙思来想去,眼睛突然看向被绑了的两个孙女,徐老三媳妇儿护女心切,几乎立马猜到她想干嘛,竟是一刻没有犹豫直接冲到院子里,捡了一把菜刀就朝着柳丛香过去了。

“娘,您若是不想好好的,那就谁都别想好了!”徐三家的意思很清楚,敢打她女儿的主意,那徐家的孙子也别要了。

徐家落得今日下场,都是因为柳丛香肚子里那块肉,若是这个时候放弃,那一切岂不是白费了!

柳丛香吓得一动不敢动,拼命朝着白凤仙求救,白凤仙卖孙女不成倒是知道做好人了,竟还开始训人。

“老三媳妇儿,你疯了?我是害怕两个丫头受伤害,害怕被人拉去卖了,我这是担心惦记她们!”心里恨得不行,可白凤仙是什么招都没了,只能让人将她抬进了屋子,再将她抬到了床上,她在床铺里摸了半天,让人将银子给那群人拿出去了。

五十两银子到手,钱庄的人高高兴兴走了,可徐家人却是再也高兴不起来了。

徐家虽然有些家底,可前些日子一直在给徐家大孙子治病,将近一年一直没有放弃,花费几十两之多,这会儿又拿了二十两出去,家里现银几乎没了。

而且,徐家老两口和徐仕凡都伤了,且有两个还下不了床,他们不止不能干活儿,还需要人手伺候,需要继续喝药,这又是一笔花费不说,他们家里的活儿眼看着就要多起来了,这没人干活儿,也就赚不了钱!

家里往后好长一段时日都是只出不进,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徐家的日子不好过,但柳家爷孙的日子,终于可以好过起来了。

柳家的粮食基本都被徐家搬空了,可眼下这般情形已是想都不敢想的好结果了,万冬阳不想将事情做得太绝,不准备去徐家抢粮食,便是自家夫郎同那两口子已经断了关系,可名声好办事总是要方便不少的。

世上难有两全其美的好事,名声要了,好处可就没了,柳家粮仓空空,柳阿爷要饿肚子,万冬阳自然不能不管。

反正都在县里,买东西方便,万冬阳也不准备回去搬粮食了,家里的粮食毕竟是一大家子人的,柳阿爷是他们自己的事,他干脆了当,直接去粮行给人买了几十斤白米十来斤白面,又去市场给人买了油和肉,这才慢悠悠回村去了。

三人一到家,柳欺霜就忙活上了,他准备让他阿爷搬到他爹娘原先的屋子里去睡,将他原来的屋子空出来,往后他回来的时候,若是呆的时间久,还能进屋睡会儿。

还有啊,两口子过日子哪有蜜里调油到白头的,总有磕磕绊绊的时候,柳欺霜都想好了,到时候万一和万冬阳吵架了,他就回家躲清静。

如今,这里真的是他的家了,他再也不用顾忌什么,想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

柳欺霜这会儿心里美得没边儿,但却没怎么表现出来,因为他太高兴了,他阿爷可能会不高兴。

他心里很明白,虽说他阿爷到底还是选择了同他阿娘一刀两断,可他心里定是舍不得的,他阿爷有多疼他娘,他比谁都明白。

爷孙两个屋子里忙活的时候,万冬阳也没闲着,他将东西给柳阿爷放好之后,叉腰站在柳家院门口往两处张望。

他一边仔仔细细瞧着从这里到村口那条小路,一边想着从这里到家里的路。

发现将这条路拓宽到足以让他的马车经过,只一处可能要占到村人的水田,其他地方只需要费点儿人力就行,他心里立马有了决定。

他准备将家里到柳家的小路修成大路,到时候他拉点儿什么东西到柳家方便,去镇上也方便,不去村里转一圈能省不少时间呢。

万冬阳心里计划着一件不算小的事儿,柳欺霜在屋子里也没闲着,也在撺掇他阿爷干大事。

柳欺霜觉得他阿爷年纪大了,还是不要去田地里干活儿了,干脆将家里田地都佃出去,他们只种屋子旁边的菜地和离家近的生地就好。

柳阿爷这会儿主心骨已经在孙子身上了,可不让他干活儿,他还是犹豫了好半晌没有答应,无奈柳欺霜只能威胁他。

“阿爷,你年纪大了,我肯定是不放心你一个人干活的,可我要是经常回来,不说家里人怎么想,便是村里人也会说嘴啊,会说万家倒霉了,娶个老帮着娘家干活儿的夫郎。

阿爷,你就听我的吧,咱们把家里的田地佃出去,你就种点儿菜就好,咱家屋后的生地也先种着,过两年地肥了官府登记了再佃出去就行。”

柳欺霜话说到这个份上,柳阿爷没办法还是答应了,不种田地,他能干别的,总之,不会在家里闲着就是了。

两人今日干了不少大事,高高兴兴回去,却没高兴多大会儿。

两人将所有事情一说,家里人前脚还因为事情圆满而高兴,眨眼却都变了脸色,万母甚至上了手,揪着万冬阳耳朵训人。

“死小子!便是开玩笑,嘴里的话也得要有个分寸,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你不知道吗?什么叫让夫郎拿着休书回家?你长本事了是吧,你有本事你再给我说一句,往后再让我听见这样的话,你别做万家子孙了,我万家要不起这样的子孙。”

万母刚听那话的时候,原本立马就要训人,想直接给人一顿打,可那会儿还在梁家沟,她不想灭了儿子威风让徐家人气势抖起来,加之柳家的事儿还没解决,且之后又见两人啥事儿没有,仍旧毫无芥蒂的商量柳家的事儿,她才没提。

如今事情解决了,也该好生教训一下这个口无遮拦的死小子了。

万冬阳疼的脖子都要靠到他娘怀里了,不停的求救喊冤,可他哥哥嫂嫂都不救他,他爹和小花还笑,还好还是有人救他的。

柳欺霜赶紧上前,一边去护他的耳朵,一边赶紧解释道:“阿娘,他是真冤枉,这是我们早就商量好的,相公还同我打赌了。”

“什么?打什么赌?赌什么?你俩小混蛋干嘛了?”万母这会儿终于把手松开了,可万家所有人的眼神也过来了。

柳欺霜这才赶紧同人解释了起来。

那日,万冬阳知道柳欺霜的顾虑之后,便给人打了个赌,赌他阿爷到底要选他娘,还是选他。

他们说好的,若他阿爷便是失去一切,甚至连孙子都要被万家赶走,也要选择护着他娘,那从此之后就让柳欺霜同他断绝关系,就当没他那个阿爷了,只安心过自己的日子。

但若是他阿爷选择保全他,选择去衙门告他娘,那往后给柳阿爷养老就不是柳欺霜自己的事,万冬阳也会给人养老送终,把他当亲阿爷照顾。

柳欺霜当时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因为不管他阿爷如何选择,他都不会失去什么,但万一他阿爷选择放弃他娘这个女儿,那他阿爷往后就有依靠了,不只是他,还有万冬阳。

两人没在家里人面前主动提这事儿,万冬阳是没想起来,也觉得没什么好说的,柳欺霜是有意回避,他害怕万家人觉得他无情,自己阿娘也能做的这么绝。

话落,柳欺霜神情都小心了不少,万家人一时没有说话,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倒是马翠兰突然瞪了他一眼不高兴道:“你这孩子咋怎么实诚,我说老三说了那话,你怎么也不害怕也不担心的,还没事儿人似的。

咋那么笨啊,你阿爷还在呢,既是骗他,你装一下啊,你都不伤心,你阿爷咋偏心你啊。”

“......”二嫂,二嫂!柳欺霜差点都要哭出来了,他没想到他二嫂竟然会这么说!

二嫂竟然和他想的一样,他当时也有些后悔啊!

他那时候难过的太晚了,他阿爷不吭声,他误会了才哭了,早知道该早些哭的。

可......早一点他也哭不出来啊,毕竟,他相公没有真的不要他啊。

第121章

柳家的事儿终于结束,柳欺霜的眼皮儿也如万冬阳所愿变了回去,又变成了一单一双。

柳欺霜眼睛变回去的那天早上,万冬阳压着人在床上亲了半天,差点儿将人那只单眼皮儿都给啜肿了。

夫郎心事放下,万冬阳也要忙着去处理他拉回来的梨子。

万冬阳这回拉回来的梨子足有四五千斤,不然也不能费上五六天的时日才回来,而且还在镇上专门租了个放货的仓库。

万冬阳不想每日在镇上等着一些散客,准备按照先头计划,直接拉了梨子到各个村子去,让村人用粮食换梨子,就连换法他都想好了,一斤包谷换一斤梨,一斤谷子换一斤半的梨。

两人第一日出门,家里人都担心得很,那么些梨呢,若是没有村人愿意换,光是靠镇上散客得什么时候才能卖完啊。

可担心归担心,一家人没一个人给人泼冷水的,都让他们慢慢来别着急,而且还故意说一天能换出去一车就行了,别起早贪黑的折腾,这便是在祝他们生意兴隆,一日里能销出去几车货了。

万冬阳的马车是个板车,一车能拉个几百斤,按照柳欺霜的想法,他们一日能换一车就不错了,若是一日能换两车,那不肖多少时日就能全都换出去,就连租金都能节省不少,因为镇上码头的仓库是按照天数算钱的。

两人安心出发,柳欺霜还在想他们今日要去哪个村子,万冬阳却早都想好了。

要说这万冬阳胆子是真的大,他们第一日出门做生意,他就选了梁家沟。

两人马车一路朝着梁家沟的方向而去之时,柳欺霜默默在心头祈祷,希望菩萨保佑,他们的梨子在前头的村子就全部换出去,他可不想去梁家沟。

家里的事儿才刚过去,那徐家人指不定怎么恨他们呢,他们才两个人,谁知道徐家的人会不会发疯来揍他们。

从镇上去梁家沟需要经过两个村子,而梁家沟在万家坝以北,许是地势原因,万家坝的谷子这个时候已经收完了,而这几个村子却还有人在稻田里忙活。

万冬阳他们的马车经过第一个村子的时候,便直接在村口停下了,都不需要万冬阳怎么吆喝,马车旁边便陆续有小孩儿过来,柳欺霜一见好些小孩儿围着马车,怕他们抢了梨子就跑,一个两个的也不好去追究。

“相公。”柳欺霜给万冬阳打眼色,让万冬阳注意点儿,哪成想万冬阳不止不注意,还招手让小孩儿到他身边,拿了个梨子到手里,之后用自己随身带的小刀将之削成数片,然后一片片分给那些眼馋的孩子。

柳欺霜也聪明,一看万冬阳动作就知道他想干嘛,小小一片梨子不止不能止住孩子肚子里的馋虫,反而会将之勾的更厉害。

果真,吃了梨子的小孩儿陆续跑了,没等多大会儿功夫就有孩子回来了,且身边还跟着扛着粮食的大人。

“相公,有人来了。”柳欺霜赶紧将称找了出来,连专门用来装粮食的麻袋也找出来了,这可是第一笔生意啊,可一定要成交,开张生意可是很重要的。

万冬阳同柳欺霜不同,他根本不担心生意做不成,因为他拿货的老板就是这么干的,柳老板说了,他家的梨都是拿出去换粮食的,且就算因着两地风俗和贫富的不同,导致他的梨子换不出去也不怕!

大不了直接卖,还分两头卖,他日日拉货去县里,夫郎在镇上卖,总能卖完的。

“呀,我家虎子没有瞎说啊,还真有一车梨子呢。”这一个客人是个年纪不大的妇人,到了之后先往车上瞧了瞧。

万冬阳照旧给人削了一小片梨,等妇人尝过之后,再同人说清楚什么粮食都是什么换法,妇人点头表示挺公道,这谷子确实是比苞谷值钱。

妇人带来的便是谷子,万冬阳给人上称之后同人报了数,她的谷子刚好整十斤,那妇人应该是在家称过了,听到数目满意的点点头,万冬阳将谷子倒进他们的麻袋里,这才拿了她的袋子给人捡梨。

第一笔生意做成,两人安心了不少,但之后好一会儿都没有村人前来,两人等的有些心慌,直到差不多一刻钟之后才又有人来,而且一连好几个,这一回,两人忙起来之后就彻底停不下来了。

因为粮食颗粒小,十来斤瞧着不过一小点儿,可十几二十来斤梨子就不一样了,能占不少地方,因此当村人陆续扛着一袋袋的梨子回去,动了心的人便越来越多了。

“呀,小伙子,你上哪儿弄来的梨啊,咋长这么好,这瞧着是白梨啊,这皮儿咋金黄金黄的,这是白梨吗?”一个妇人扛着小半袋苞谷往马车上瞅,话语里没有挑拣的意思,应该是纯好奇不是想讲价。

妇人的话正好合了万冬阳心意,他立马得意说道:“大嫂子,我这梨子是从府城来的,许是府城水土好,这皮儿都能养成富贵色。”

“哎呀,府城来的啊?可真是来的远啊。”妇人脸上有着明显的欢喜,连尝一尝的意思都没有,直接将手里苞谷递了过去让人过称。

万冬阳给他的梨子镀了金,又继续开始胡说八道,“大嫂子,我这梨可是走水路来的,这船运费贵得很,不赚什么钱,但咱们村子梨少,好些娃娃都没尝过呢,我辛苦弄回来虽说不容易,但也是好事儿,毕竟能让村里娃娃尝尝鲜梨的滋味儿,我也能赚几个小钱呢哈哈。”

万冬阳这话说罢,还不好意思的笑。

旁边村人见这个俊小伙笑的一脸憨傻,还冲着万冬阳说道:“你这小伙子真实诚,我看好多来咱们村的货郎都喜欢瞎说,买什么他都说亏本卖不赚钱,又不是菩萨下凡了,咋可能辛苦做赔本生意啊。”

这妇人的话说的旁边村人都笑了,还当万冬阳他们两口子年轻不会做生意,还给人传授经验。

柳欺霜在一边听着头都不敢抬,因为他知道,他相公在胡说八道,他们去年的梨明明赚了挺多的,他也用不着别人教,他聪明得很,知道村人喜欢老实人,这就开始装上了。

他去年以来越来越会用脑子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被老杨头教坏了。

两人这会儿所在的村子叫小桥村,村子不大,只有几十户人家,可这会儿遇上村里秋收,在田里顶着烈日被晒得汗流浃背之时,若有一口脆甜多汁的果子入喉,那疲劳立马能消去大半了。

这个村子的人,还真是应了万冬阳先头所想,秋收的时候心情好手里也松散,家家户户都愿意用点儿粮食换果子吃。

且,便是有那么些舍不得粮食的人家,瞧着附近人家都换了,再瞧着家里娃娃期待的看着自己,羡慕的看着旁边的背了果子回去的人家,也就动心了。

因为没有哪个为人父母的能狠下心去,看着旁人家孩子有的东西自家孩子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