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小夫郎卖饼考科举 第207章

作者:与星眠 标签: 布衣生活 天作之合 种田文 日常 古代架空

“你们可以先问自己心中的疑惑。”

沈时今环视一圈,朗声道。

下面开始有小声说话的声音,片刻以后,一个干巴巴的中年男子上前道:“大人,我觉得办书院是好的,我家里有两个儿子,是不是给两份钱?”

沈时今摆摆手道:“不是,按户算的。”

“大人,我们家没有男娃在,我们家可以不交钱吗?”

沈时今勾勾唇道:“自然可以,现在县如今这样,才要聚全县之力托举,你现在不想交钱,日后若是家里有了儿子孙子,就只能按照在外面书院交钱。”

“这……”

“不能我生了孩子再补吗?”

沈时今轻笑道:“若是家里有孩子的人家才给钱,那能筹多少钱,咱们现在做的,就是举全县之力帮扶下一代,你不出他不出,那能筹集多少钱?这钱怕是给夫子的工钱都不够”

“大家一起出少出一些,这书院能开起来,你不出我不出……”沈时今冷哼了一声,这几文钱就可以念书的便宜事,还要磨磨蹭蹭,那日后可就没机会了。

方才提问的人有些脸红。

“大人,我是今年参加县试的学子,我已经二十岁了,我还能学吗?”

沈时今轻笑道:“日日都能学,所有人只要有空,都能学。”

“多谢大人,我明白了,我愿意交钱。”

沈时今看了看众人,轻笑道:“还有什么顾虑或者疑问,现在都可以问我。”

“大人,我家孩子聪明,我想送他念书,只是别的也就算了,县试还能咬咬牙送,若是日后要去府城要去京都怎么办,我们家供不起啊。”

“是啊,万一孩子争气,这也是笔不少的钱啊。”

沈时今听到这话,就忍不住笑了。

“赵县丞?”

“大人!”

沈时今轻笑道:“若是你有一个远房亲戚,孩子机灵是个念书的好料子,你愿不愿意帮帮忙?”

“自然是愿意的。”

沈时点点头,看向眼熟的王里正,笑着道:“王里正,若是你们村有个出息的后生,念书能干,你们村愿不愿意各家出些钱,送他念书。”

“这……自然是愿意的,各家出点,若是出息了,也不会忘了村里人”

沈时今说完,轻笑道:“若是咱们原县,有个书生,已经有秀才功名了,要考取举人,这里有多少人愿意帮帮忙?”

“举人……”

“听说举人老爷可以免赋税,若是我帮了,说不准可以减免赋税。”

“是啊,举人老爷,就算只是秀才,也可以去别的县城做夫子,这日子肯定不会差的。”

沈时今看着刚才问话那人,轻笑道:“明白了吗?若是真的出息,村里亲戚县里都会帮把手的。”

“多谢县令大人。”

沈时今点点头道:“所以大家明白了吗,有不想出钱的吗?”

“没有,我愿意出,我们村也愿意出,就算我现在还没有孙子,但是可不能给孩子路断了。”

“是是是,我也是这样说。”

“我们村的人估计也是都愿意!”

“大人,我们都愿意。”

沈时今点点头道:“这好处说了,这坏处我也要一并说了。”

“大人请说”

沈时今点点头道:“我算了算,咱们县差不多八百户,肯定不是家家都有合适的孩子能来念书。”

“那就算四百人来念书。”

“这对夫子来说,很难管理,你说点小话……他偷偷笑一下,这就够吵了,所以我会派遣衙役看着,若是有人扰乱课堂,那就直接把人打出去,且半年不许来书院。”

“这说得有道理,送他们去是念书的,若是不老实,就该打!”

“对对对。”

沈时今轻笑道:“虽然家家户户都出了钱,但是有的人就不是念书的料,每个月会安排考察,若是考察不过的,就直接遣返回家,若是想再念,则需二考,通过方才可以。”

沈时今轻笑道:“毕竟若不是念书的料,还不如在家搓麻绳,补贴家用。”

“这也有道理。”

“对,大人说的有道理,若不是念书的料就在家里干活,念书天天不用干活,若是有的选,谁不想念书,有些人怕是占着茅坑不拉屎。”

“对对对,大人说得对,这可是全县人出的钱,不能糟蹋。”

沈时今点点头道:“这其他的也就没了,若是有到时候再通知,这好处坏处都说完了。各村村长里正镇长都可以先回去通知,愿意出一份力的,就明日带着钱和户籍来登记,不愿意来的,也不强求。”

“只是一定想好,这次不出钱,日后补钱都上不了。”沈时今强调道。

“大人,我们村的人钱都交给我了,我能不能先交钱。”

沈时今轻笑道:“钱交了就交给刘主簿,到时公示出来,本官和县衙的人不粘手这些钱。”

“好嘞,我们相信大人,我这就去交钱。!”

沈时今开完会以后,各村的村长里正都往村里跑,往日里没有条件,如今好了,有了条件,谁不想家里出个书生。

这若是运气好,就改变三代的命,而且价钱也不高,少吃半斤肉就能省下来,除非是眼皮子极薄的,剩下都都是愿意的。

第218章 离任

没过三天,这钱就收齐了,一起来的还有学子名单。

刘主簿整理完就拿给沈时今了,原县差不多八百户人家,这愿意交钱的有六百多户,一共筹集了六两五百七十文。

“大人,这剩下的……”

沈时今想了想道:“那就拿卖蕨根粉的钱贴。”

每个月县衙也会去卖蕨根粉,主要目的是护送本县的百姓,也能赚钱,除了衙役的辛苦钱,剩下沈时今也没动,刚好这次可以用上。

“好,大人说的是,我这就去办。”

“大人,咱们县没有夫子人选啊。”

刘主簿低声提醒道:“童生倒是能选出来,只是这秀才……”

沈时今嘴角微扬,一个月二两银子,一年是十二两,难不成还请不来个秀才,若是原县没有,就去云县泽县合县找,实在不行就加钱,这不是还有买蕨根粉的钱兜着。

“大人说得是。”

“大人,那咱们书院叫什么名字啊?”

沈时今低头想了想,轻笑道“就叫平芜书院吧,希望书院的学子都能如野草一般,野蛮生长。”

“平芜尽处是春山,平芜书院,这个名字好,咱们原县不就是山多树多,咱们县的孩子们,肯定能扎跟在山里,好好的长,长得壮壮的!”赵县丞笑着道。

沈时今把事情安排下去以后,就开始运作起来,夫子也很快找好了,一个童生是原县的,如今四十多了,沈时今考察过,文才一般,但是做事用心,加上只是启蒙,也不用太好。另一个是合县请的秀才,如今三十岁,文采不错,是赵县丞特意找的,沈时今也没意见。

最开始因为人多,沈时今就安排分两拨人,隔天上课,最开始大家基础都很差,周夫子和孟夫子都带的启蒙班。

没过三个月,淘汰了一批,有些人脑子笨,在书院坐着像针扎一样,直接回家了,最后还留下八十人。

这八十人脑子不一定好使,但是都是勤奋肯学的,孟夫子就从中选了十二个学子,开了小课。

因为沈时今设定了奖励机制,学院看排名发奖励,第一名一百文,后面依次递减二十文,前五都有奖励,他们也都猛猛学,有时候赵县丞和沈时今还会給孩子授课,这些学子都进步飞速。

他们家里也高兴,这孩子出息,有面子是一回事,还有钱拿,这一带回来,早就抵消了先前给的钱。

次年县试,原县中了五个学子,都是平芜书院出来的,对于书院的头羊,沈时今自然是重点扶持,四月就要参加府试,他和赵主簿轮班给这些人上课,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这这五人都中了。

最后的院试,只剩一个人了,虽然名次靠后,但是也有了秀才功名。

那人叫许林,家里在县城开点心铺子的,已经十八岁了,先前考县试都有他,只是答是题实在差,自然没中,今年有了好夫子,又有沈时今和赵县丞开的小灶虽然就得了好消息。得了好消息就来给沈时今他们报喜。

沈时今得了消息自然高兴,笑着道“能干,没给咱们原县丢人,也没给本官丢人。”

许林脸上还有泪花,激动道:“若不是大人,我哪里能有今日,多谢大人,这些是我的心意,大人好歹收下。”

“本官不收礼。”

“大人总是抽空提点我们,我……我是把大人看做半个夫子,大人别嫌弃。”

沈时今看了看他带来的礼品,确实是谢师礼,挑了挑眉,轻笑道:“好,本官收了。”

“如今已经是秀才了,日后可想好去哪里念书了,若是没有渠道,本官可以替你打听打听。”

“大人,我能有今日,离不开您和赵大人,还有书院的夫子,我还想书院。”

“还在书院?”

沈时今皱了皱眉道:“如今孟夫子只是秀才功名,你怕是学不到什么了。”

“不是的,大人。”

“我受了咱们县百姓的恩惠,若不是大家凑钱,我也没这个运气,我想留下来给周夫子帮忙,带带启蒙班的娃娃。”

“你想留下来?”

“那你自己呢?”

许林腼腆想了想,若不是大人和赵大人给时常提点我,我可能也不能中秀才,这一年我刚好可以沉淀沉淀,多积累一些,日后也用得上。

沈时今沉默片刻,他与赵县丞给人开小灶,也算有些拔苗助长的嫌疑,只是原县实在太落后了,也是没法子的事,没想到这人居然能耐下心来,也忍不住会心一笑。

在贫瘠的土地长出的野草,自己开了花,自然也会带着其他野草一起开花。

“好。”沈时今点点头道:“可以。”

“多谢大人!”许林高兴道:“沈大人,我日后也要成为你一般人的人。”

许林这人有些腼腆,但是说这话的时候,直视着沈时今的眼睛,眼神很坚定。

沈时今忍不住笑了,勾了勾存道“好,希望你能不忘初心!”

“会的!”许林坚定道。

上一篇:王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