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小夫郎卖饼考科举 第14章
作者:与星眠
“好,路上小心。”沈老太太又拿了一个大白馒头给沈时今,原本只有沈浩然有的,如今沈时今也有了。
张氏当即脸色就不好看了,赵氏撇到一眼,心里乐开了花。
吃过饭以后,赵氏会准备去集上,做牛车去的时候没什么人。
赵氏先去把绣的香囊和帕子卖了,拿了五百文钱,赵氏手艺好,绣房还送了一些丝线给赵氏,赵氏自然高兴,赶紧谢过。
卖完帕子,赵氏就去买了糕点,红枣糕,白糕还有花生酥,买完这些她就准备回去了。
看到路边好看的头花,想着大丫还没有头花,又买了一个。
“这买两个只要十文,要不来两个吧,好看。”小贩笑呵呵道。
赵氏想着一个六文,两个十文,确实便宜了,点点头道:“好,那就给我拿两个吧。”
赵氏觉得儿子没错,如今她有孕了,在家里和谁都要交好,何况上次若不是李氏拉了她一把,还不知道怎么样。
二丫也是个嘴甜的孩子,她也喜欢。
回去的路上,赵氏还碰到胡翠兰了,两人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
胡翠兰这些日子被儿子闹的也是头疼,儿子倒是不出去了,家里的菜地,鸡鸭都被折腾得够呛。
“赵姐姐,你家小二呢?”
赵氏笑着道:“念书去了。”
“念书?”
“是啊。”赵氏点点头。
胡翠兰笑着道:“还是你福气好,孩子听话,我家的孩子,天天闹得鸡飞狗跳的。”
赵氏笑道:“小孩子活泼些也是有的。”
“我家小二,原本也是皮了一段时间,后面就乖了,又有夫子管着,自然就不会出错了。”
“是嘛?”
胡翠兰笑着道:“这镇上道束脩多少钱啊?”
赵氏叹口气道:“我们家小二哪里能来镇上念书了。”
“在隔壁村,高夫子教的。”
“是嘛?”
“赵姐姐,你说这念书真的能让孩子规矩些。”
赵氏点点头道:“这是自然了。”
“多谢赵姐姐,我回去也和家里人商量商量,送我家那小子念书去,是个皮猴子。”
“我啊,不盼着他出息,只是别在招鸡逗狗就是了。”胡翠兰笑着道。
谈到孩子,赵氏就有话说了,两人一直亲亲热热的说话,到村口还舍不得分开。
赵氏往日里带着孩子.自己的身份在,也不愿意和别人交流,如今好容易遇上一个能说话的也高兴。
“赵姐姐,我改天找你说话。”
“好啊,我日日在家,你来就是了。”
“好。”
赵氏回去把头花给二丫,二丫欢喜得和什么似的,李氏看着闺女得了头花,心里也高兴,乐呵呵的谢了赵氏,说晚上帮她洗碗。
赵氏也没推脱,沈大丫看着二丫的红色头花也喜欢,赵氏给她她却是不要,还踩了几脚,给赵氏气得头晕。
还是李氏看不过去,骂了大丫一顿,张氏这个时候也不装了,出来和李氏对骂。
“好了好了,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弟妹别吵了。”赵氏笑着道:“去我屋里,我给你和二丫拿糕点吃。”
张氏见李氏不吵,心里也是得意,对着大丫道:“这才是我闺女。”
大丫被娘亲夸赞,小脸都红了,格外的骄傲。
二丫不明白,大丫姐都没有新头花了,也不知道高兴个什么,她若是二娘的闺女,她才高兴又有糕点,又有头花的。
赵氏拉着李氏在屋里说话,感激她替她吵架,还有当初拉她那一把,李氏虽然爱躲懒,但是也是个爽利人,摆摆手道:“顺手的事。”
“这白糕上次时今念叨了一次,这东西不贵,你拿着二丫饿了吃,也不值什么钱。”
“好。”李氏点点头道:“二嫂,你放心日后在家,我护着你,再也不和你吵架了。”
李氏也是现在才回过味来,家里最大的蛀虫不是大哥的小妾,是大嫂和大哥儿,他们才是最烧钱的,踩着她当家的还有嫌弃她们。
“好”赵氏点点头道:“日后咱们和气些。”
“嗯。”
赵氏把糕点个李氏以后,又拿着糕点找到沈老太太。
“娘,这糕点红枣的,是小二说了,特意给你买的。”
“我都老了,吃什么都行。”
赵氏笑呵呵道:“也是小二孝顺,娘亲就拿着吧。”
沈老太太点点头道:“好好好,你和小二都是个好的。”
“娘,这是这个月的五十文。”
“好,我收着了。”沈老太太点点头道:“日后做绣活就半天做,晚上费眼。”
赵氏点点头道:“娘,我晓得了,只是有时候小二都是衣服破了,难免要缝缝补补。”
沈老太太才不是担心她,就是舍不得油钱,但是赵氏听了儿子的话,现在也明白了,嘴甜总不会出错。
“那也是,你带着孩子呢。”
“好好好,我日后不说了。”沈老太太笑着道。
“家里靠娘亲操持,原是我不对,我日后早上再缝缝补补。”
“为了孩子,都是应该的,娘日后不说了。”沈老太太笑着道。
沈老太太拿出一块布料,笑着递给赵氏:“给肚里的孩子做个肚兜吧,这料子细。”
“好,谢谢娘。”赵氏这次可是真心感激,没想到能从老太太手里扣出东西。
沈老太太笑着道:“下次别给我买东西了,留着給小二。”
赵氏点点头道:“娘,小二最是孝顺了,若是我不买还要说我的,我可不敢啊。”
沈老太太笑呵呵道:“你啊。”
“你爱吃酸菜,一会儿晚上然你弟妹做酸菜吃。”
“好,谢谢娘!”赵氏笑呵呵道。
赵氏回到屋里,看着布料,露出一抹笑,往日里是她自苦了,以后……她不会了,不光光在家里,在村里也是一样的。
第16章 胡翠兰
胡翠兰回去就和家里人商量,把儿子送去念书。
家里人自然没意见,他们家又不缺钱,加上儿子在家真的不行了。
周明朝最开始的时候,老实一两天,知道谁是坏的。
后面就在村里,同龄的娃娃就那么几个,又混到一起了。
胡翠兰是今天赔只鸡,明天赔只鸭,有时候都不知道是不是儿子做的,也要去背锅,胡氏也是没法子的事了。
“就送去念书,不求他出息,起码不能在村里招猫逗狗。”
“是啊,把明朝送去念书也好,省得其他小畜生遭的孽,也让我的明朝背锅。”周老太太黑着脸道。
这周明朝做了错事,胡翠兰自然要赔钱,胡翠兰赔钱倒是痛快,但是周明朝的屁股就……
老太太最疼孙子了,看到儿子哭,哪里舍得,就觉得是别人带坏了孙子,要不是那次为何……明明不是孙儿的,非赖到孙儿头上。
周老头也是一样的,孙子天天被打,家里天天赔钱,赔钱是小事,但是孙儿天天挨打,他哪里舍得啊。
“明日去问问束脩多少钱,我们送明朝去就是了。”
胡翠兰笑着道:“沈家大哥儿就在镇上念书,是一会儿去问问。”
“别一会儿去了,就现在去。”周老太太对儿媳妇道。
“唉,好,娘我现在就去。”
胡翠兰到了沈家,沈老太太刚好在拔草。
“婶子,在家呢?”
“呦,翠兰来了。”
“嗯。”
“有点事想找婶子打听打听。”
“你说就是了。”
“是这样的,婶子我家那皮猴子,天天在家皮,我想着送他去念书,这束脩不知道多少想来问问。”
“这是我娘种的白菜,拿来给婶子尝尝。”胡翠兰把东西放下,笑眯眯道。
“哎呦,来就来了,还拿什么东西啊。”
沈老太太嘴上客气,脸上都是笑容可一点也没落下去。
“应该的。”
“那你进来,我跟你细说。”
沈老太太拉着胡翠兰坐下,笑着道:“你来问我,可算问对了。”
“这镇上的书院,价钱可不便宜,还要准备什么劳什子拜师礼,这一套下来,没有十两银子,这可拿不下来。”
“要这么多呢”
“可不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