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种田养崽 第99章
作者:彩虹眼
临近中午时,贺存一个人出了门。
走进人来人往的上街,还在叫卖的崔玉给驻足的行人介绍着手上的商品。
全程站在身后默默观察的贺存,虽然想不通为什么崔玉为何不接受自己手里的活,要一个人跑来跑去;但他也不强求,毕竟找合作伙伴这种事,也是件需要点幸运值的事。
等他闲下来后,贺存这才上前,“你这生意不错。”
闻声转身的崔玉,“你怎么来了?”
“出门转转。”
“生意好,还不是托你的福。”崔玉带着人朝边上的小茶馆走去。
贺存笑了笑,目光看向摊位上忙碌的人,询问道:“这些人都干过商队?”
崔玉:“部分人干过,还有些新手,怎么?你想将人招过去?”
对面的人一反常态摇了摇头,“随口问问罢了。”
崔玉微微点了点头,也不知信没信,神色淡然,“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放下茶杯的贺存,慢悠悠道:“就在青州城发展,有时间就往西北走走。”
“西北?那边确实值得一去。”
不等贺存再说什么,那天一起吃饭的姑娘见到他们,隔着半条街挥手招呼。
“徐小姐。”
“贺东家,崔老板。”
落座后,徐傲带着点儿开心,“贺东家,自打上次和你说了那件事以后,我的店就一直空闲在那,你要不给我想个法子?”
贺存笑了笑,“你找我?也不怕我把你坑了。”
“贺东家的为人,我信得过。”徐傲放下小茶杯,保证道。
贺存想了想,没急着拒接,“我这里暂时没什么好点子。”
得到这个答案,徐傲顿时安心了,暂时没有而已,得到了一个确切的答案,其他的还会远吗?!
不得不说,她是有点福气在身上的,大哥没做成的事,叫她稀里糊涂的就给遇到了,这运气也没谁了。
贺存:“你现在那个店,在卖什么?”
徐傲:“零零散散的一些金银首饰,就在东大街上,东家有空可去看看。”
边上的崔玉想了想,附和道:“位置确实不错,到你手里,只会越来越好。”
“那是,能让你瞧上的,不会差。”贺存算是接下这活儿了,“等我回去想想。”
“你这批货物快卖完了。”那边的小伙子们又搬了一袋新货上去;刚结账准备走开的人,见到新货上摊,又折返回去。
“那可不是我的功劳!”崔玉感慨道:“你家的这些小玩意儿真有大市场。”
“我听说,你在北山这那边新建了一个村?”
贺存笑着解释,“就是收留了一些城外的劳动力而已,建村子,我还没那本事。”
崔玉:“又收留这么多人?”
“我又不是白白养着这些人,这么惊奇?!你在临安城又不是不知道这回事儿。”
“即便如此,你手下其实……也不需要这么多人,听说你还准备新建一个学校,存哥儿,你还真是一如既往……”
“可别给我戴高帽子了,那些说辞我接受不了,我自己什么样的人,我比任何人都清楚。”
原先孑然一身的贺存并不在乎,外人的评价;但是现在有了家人,他开始注意这些,但也只是注意。
而且他真的很不习惯,也不喜欢听别人吹嘘他自己都不知道的‘善良’,真的很离谱。
普通人一个的他,从一个先进的时代而来,然后以他的阅历、学识,他也不过是做了一正常人有能力做的事罢了,实在不值得别人三称五道,将那些不属于他的荣誉、夸奖留给他,怎么想都让人不适应!
“你不会也觉得我真是一个大善人吧,说白了大家各求所需罢了。”
崔玉也知道这是事实,可他出钱出力让那些难民活下来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两件事,在他看来,并不矛盾。
崔玉:“虽是这么说,但少有人做到你这样。”
贺存摇了摇头,他还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他的所作所为,也不过是占了江南水患,百姓流离失所的时机而已。
大概是死过一次,他对生死看得开,又异常珍惜当下生活;对那些人,他是能帮一帮就帮一把,也不过是出点钱而已,指不定以后还有仰仗别人的地方。
说了一会儿,徐傲坐不住就去商摊上挑东西。
“你……去西北的人选定下来了?”
“还没,等张瑞去看了回来再说。”贺存难得的带着点儿不爽,“又要开始忙了。”
“……我一直觉得你挺闲的。”
贺存看了他一眼,“你说的是人话吗?”
崔玉求证道:“你这次,不是带着几个孩子出来玩的?”
“带孩子,那是顺带的!”贺存解释道:“要是出门游玩,就不用管这么多破事了。”
“行行行,顺带的。”崔玉接受了他完全站不住脚的解释。
谁家老板像他这么清闲!
第112章 再见熟人
隔三差五的巡视一下店, 就没什么事了。
见他笑着不说话,贺存起身,“不信算了, 我走了,你……加油干!”
见人走远了, 崔玉看着他慢悠悠的步子, 心中思绪四起, 确实如贺存所说,目前他是无业游民一个,只是……流浪生活目前看上去还不错, 要不过一段时间再考虑?反正他不急……有闲钱躺平。
时间一晃, 进了九月, 院子里的桂花散发着沁人的悠香。
一连半个月都带着人干活的贺存躺在摇椅里休息,山上那条路修整的差不多,接下来就是林荫小道两道的绿化, 这倒不需要费多大的功夫, 稍作修正便是,毕竟自然的东西最经得起众人的眼光打量。
只有山上的房子, 需要耗费不少时间, 光是将物资全部运输上去,就是一笔不小的工程。
制糖厂, 已初步选好地址, 至于工人、工具,还有一段时间准备。
白天, 几个孩子在书院里学习;贺存要不是在写策划, 跟着谢行,两个人盯着北山一块的开发, 要不就去看厂房的修建。
半个月后,效果显著,厂房大而敞亮,吸引了一众百姓的驻足围观。
“东家修建这些个房子,干啥用的?”
“不知道,老早前我就看到人拿着尺子在测量些什么呢。”
有人冒头出声,将大家心底的希望说了出来,“会不会是修给我们的宿舍?”
听到这话,不少人脸上都带上了期许,唯有一个低沉的声音打破了这份和平,“东家收留的那些人全都有房子了,你们不会以为自己帮忙干几天活就有房子住了吧……”
这话说完,底下一片沉默,心底的小心思被翻出来,大家脸上都带着一点被点破的羞愧。
倒是边上的工人出声打破了这份诡异的平静,“这可不是宿舍,这是你们东家的新厂房,听说他要在这里开一个新工厂;不过有了工厂,就会有工人,宿舍也不远了。”
有人抓住了重点,打破沉默,“开厂?什么意思?”
“就是会找很多人来干活,你们也有机会住宿舍。”刚才说话的工人解释了两句,但他不能理解,“就算住在宿舍里,也不代表那是自己的房子,你们怎么这么开心?”
不少出来打工的人听到这话,打开了话题,“就算不是自己的房子,有地方住就很好了。”
“我们这些人都没地方住,要不是这段时间挣了点儿钱,现在还在城外的难民安置点,睡茅草屋。”
“对兄弟你来说,这种员工宿舍肯定看不上喽!但宿舍那个条件已经是我们可望而不可即的了。”
“是嘞,你们觉得这个条件不好,对我们而言,已经是想都不敢想的了。”
“唉,我倒是觉得贺东家修的宿舍可好了……”
听到有人说这个,一早就打听好了的其他人纷纷发言,“就是,之前东家修的房子比我老家的还好嘞!”
大家不约而同的想到了贺存之前的那一批宿舍,一家一户带个小院子,让一众有房没房的人眼热不已。
那时候收的是家侍,虽然人家身份低了一点儿,但一家人一下子就摆脱了周旋已久的困境,现在看来,也算是好事一桩。
他们这些有骨气的,依旧没饭吃。
“这次修的宿舍可不是先前的那种小院子。”修房的工人憨厚笑道:“一个小院要花不少钱,听说厂里要招不少人,听监工说是大宿舍。”
听到这话,大家也没表现出任何失望什么的,毕竟他们就只是来干活,拿工钱的,能有一个住的地方就足够了。
一行人凑着一起说着,城内城外,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贺家在青州城里受到了无数百姓的喜欢,在临安城里的出现过的场景再一次上演着。
边上的谢行看着贺存在地图上圈圈点点,神色认真,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转身指着地图说道:“这一块地要留下来,日后扩建基础设施。”
“贺哥,还有其他计划?”谢行问完,又觉得自己有点儿逾矩,正想解释什么。
“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想在这边再开一个厂,发展一下化妆品。”
漂亮精致的各种饰品有了,怎么少得了美美的化妆品呢,毕竟女孩子们对这些东西是毫无抵抗力可言的。
再者,,现在的化妆品种类并不丰富,而且某些成分不安全,他想自己搞点儿安全可靠的东西出来。
小孩的衣服、玩具这些他投资了不少,女子精美的衣服,目前由贺云的店出手,而且自从贺云的服装店另辟蹊径,独领风骚后,其他店家如雨后春笋纷纷出头。
新颖大胆的设计,以及巧妙的颜色搭配,让临安城的服装业成功出圈,获得不少美少女们的称赞。
临安城内那些流落的富商们,全都开工,零零散散的工厂林立,即便规模不大,但临安城目前也是岭南三城中,工厂最为集中的地儿。
大大小小的作坊,大工厂,全都聚在一起,有条不紊的发展着,这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不少民生问题。
工资低了点儿,但临安城百姓的脸上都挂着笑,毕竟原先只能待在家里的女娃们,现在可以走出门了,能去厂里帮忙做事,一个月有工钱拿回家,帮扶一下困难的家里,谁会不开心呢!
再有贺心怡这个带头模范的存在,带给了不少陷于困境中的女子一些个人启发;长辈口中的那些话,也不一定是对的,有才能的人是不以性别来划分的。
“化妆品,女子所用之物?”谢行轻声询问。
贺存点了点头:“不错,我看心怡很多妆面不够精致,看了一圈市场上的化妆品,有些东西确实需要改进一番。”
在他身后的谢行笑了笑,贺哥的点子总是来的莫名其妙,却又现实无比。
“有没有意愿再接一个任务?”贺存偏头笑问。
谢行顿了顿,随即利落回复道:“完全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