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种田养崽 第49章
作者:彩虹眼
之前还对这玩意儿抱有深深怀疑的沈温书,“这挺好看的。”
三个人看了一圈,带着玉米打道回府。
临走了,贺存又摸了一沓钞票给贺轩,“哥,你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院子,买上一座,商行那边离得远,条件也不好,以后我带几个孩子过来看你们也方便。”
推着他的手腕,将钱推了出去,“我有钱。”
“家具、装修以及请人都需要花钱,你和他们出去吃饭,参加宴会就花你的钱,剩下的留给修文当压岁钱……”
听他絮絮叨叨的叮嘱,贺轩突然笑了,莫不是把他当做贺修文了,真是……
“行,我收下了。”
这才收起话的贺存转身走了。
找店铺、装修、定制杯子、餐具、招人以及员工培训,贺存带着人将水云阁斜对面的两家小饭馆合并在一起,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全部重新装修了一遍。
村民们编制的花草点缀着店铺,大大的厅堂,宽敞明亮,整洁干净,至少在视觉效果上,就足以让进来的客人一见倾心,产生想要停下里坐一坐的想法。
随后进来的贺心怡又一次感慨,二哥真是一个奇才,什么都能解决,别看他做起事来,慢条斯理的,效果出奇得好。
一行人视察半天后,贺心怡围观着他的柜台,心底满是好奇,但好奇归好奇,上手摸了摸,没过问。
五颜六色的琉璃看上去非常漂亮,尤其是那个透着彩虹的小勺子,真的很可爱。
已经预感到这家店铺将会掀起一阵新潮流,心底的跃跃欲试已经迫不及待展示出来了。
这些小杯子也太可爱了吧!小猫、小狗,小巧精致的盘子,真的是太厉害了,二哥什么时候上哪儿找到这些小玩意儿。
要命,光是这个装修,设计,她都心动了。
见她依依不舍的眼神,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贺存笑道:“你若是喜欢,改天我给你挑几个。”
“好,谢谢二哥,要那个兔子的。”一口气指了三四个,还想着其它的,“不然改天我自己去买吧。”
自己去买,就能想买什么买什么了,还能多买几个,岂不美哉!
看出她的小心思,贺存也由着她,几个杯子而已。
昨天和瓷器店的老板签了契书,贺存交付了制作透明玻璃的技术,分得店铺的四成利润,如果玻璃真的制作出来,以后临安县的经济发展就有了新工艺的支撑。
现在寄希望于老板给力一点儿,能将玻璃给烧出来,人家世代都是烧瓷器、琉璃的,门外汉的贺存觉得应该没问题,坐等好消息!
店里一切准备就绪,将店铺交给张瑞后,带着贺子文回家了。
第68章 未雨绸缪
七月初, 玉米可食,背着小背篼,带着三个小朋友就往玉米地里去, 一刻钟功夫,他就将地里所有品种不一样的玉米各摘了一些。
几个小孩一人抱了几个回去, 新鲜的水果玉米带着清甜的香味, 不说小朋友喜欢, 就连一本正经的贺轩也喜欢这个品种。
家侍一家摘了一些拿回去,按照贺存说的方法开始清煮,想到那些没能得到的村民, 又一家发了几个。
不出半天, 柳树村、李家村的村民们都知道了贺家又出来了高产粮食, 味道甘甜,口感软糯,反正就是好吃。
次日一早, 就有人去贺家商行购买种子, 立即播种下去,现在完全不需要贺家去宣传什么, 就会有无数村民跟着学习。
看到这个成果, 贺存甚是欣慰,之后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
村里要发展, 就还需要大面积的开荒, 现在这个已经不是问题了,那些家里劳动力富足的人家, 第二天就开始选地块, 埋坑、排水、填洼地……
完全照搬贺存当初实行的那一套,孺子可教!
一早赶着牛车带着新鲜水果, 以及两桶新鲜的牛奶进城。
看着员工们都换上了工装,贴合着店里清凉温馨的氛围,淡蓝色的上衣,以及宽松的裤子,看上去清爽怡人。
除开张瑞,店里的三个男人,都是他细致观察过后,算得上是比较细心的小男生,员工守则上的所有规则,对品性纯良以及手脚勤快的人,不足为惧。
毕竟一开始应聘的人听到这么一份高昂的工资都觉得不可能,那些女生,听到这儿,都下意识怀疑这要拐骗她们……
参加培训,一路得知水云阁的女老板是老板是亲妹妹,看到对面热热闹闹的营业,听到对面的员工说起他们平日里的工作休息,只剩一个羡慕、庆幸可言。
得益于贺心怡打着柠檬水的旗号给他宣传自己的店铺,就连慢慢有了生意的贺云也帮着大力宣传。
上午天气凉爽,店里的生意并不好,但一到中午、下午以及晚上人渐渐多了起来。
“每日都需要准备新鲜的奶源,昨天剩余的那些,你处理了。”
“倒掉吗?”张瑞惊讶出声。
“嗯,不新鲜吃了会闹肚子,一定不能用隔夜的。”话刚说完,余光就看到好些流浪儿远远望着这边。
想了想,贺存转身给张瑞说了句什么,带着摇椅上自己跟自己玩的贺子文离开了。
一堆衣衫褴褛的人看着人离去,眼里没什么起伏,只是静静的坐着,仿佛闻着味儿就足够了。
回去的路上,贺存将牵着自己手指的小孩抱起来,“文文以后想干什么?”
贺子文看了他一眼,“陪爹爹。”
“这么粘人!”贺存想了想,这小家伙从小没什么安全感,这个想法也正常。
“等你长大了,就出去走走爹爹以前走过的路,看看我以前见识过的风景,累了再回来陪我就好。”
两父子一个说,一个听,相伴回家。
牛车已经被马车取代,坐在松软垫子上的贺子安,叽叽喳喳的讲着和沈志远出去游玩的乐趣。
说得口干舌燥,转头见爹爹笑着看着他,贺子安的输出对象立即变成了贺存。
“爹爹,下次我可以带哥哥们一起去玩吗?”
贺存摸出锦帕给他擦着后背的汗,“可以,昨天晚上和志远哥哥睡的?有没有哭?”
贺子安比划了一下,“有一点点想爹爹,志远哥哥给糖,但是安安没有哭,哥哥哭了。”
贺子文放下书看了过去,并不吃惊的贺存:“哥哥哭了,安安有没有哄哥哥,安慰哥哥?”
“嗯,给抱抱,哥哥就不哭了。”
“那我们安安真厉害!”
满足感爆棚的贺子安春风得意,跟着点了点头,深表赞同,“我把爹爹分一半给他。”
“爹爹,可以吗?”之前还信誓旦旦的贺子安现在有点儿不太想答应,可是当时他都答应哥哥了。
“可以。”贺存捏了捏他的小胖手,“现在为难了?”
“嗯,有一点点不想把爹爹分给哥哥。”他皱着两道秀气的眉毛,“但是哥哥没有娘亲,他爹爹每天都在喝酒,还不喜欢哥哥,就分小小的一点儿爹爹给哥哥。”
眼底藏着深深笑意的贺存笑了笑,这小孩儿看着没心眼,倒是有一颗赤诚之心。
“嗯,分一点儿给哥哥,还是最最喜欢你了。”贺存安抚了一下他那颗小小的心脏。
突然不说话的贺子安一双葡萄眼看着他,“我也最最最喜欢爹爹了。”
说完,就在马车上跳了起来,摇头晃脑的,笑得阳光明媚。
生活不紧不慢的走着。
一路疾驰,冲进来的贺子文见他在写着什么,脚步声都慢了下来。
“找我?”看了一眼进来的小孩兜着一个黑色玉米,他转身将窗户边上的树枝折断,朝他招了招手。
三下五除二将木棍插进玉米里递给他,“黄色的水果玉米甜。”
或许是见这个颜色好看,贺子文头一次听到甜,不心动。
余姨娘喊着人,大家都围在一起看着盛在小簸箕里的玉米,白色糯玉米、黄色精品玉米、甜玉米、还有黑玉米、花玉米……
一顿早饭都被玉米承包了,已经有点老了,看来吃晚了。
次日,新鲜玉米就出现在商行里,逐渐走上人们的餐桌,买不起价格贵的水果玉米、黑玉米,不少人就买黄玉米回家。
另一边的贺氏饮品店里,推出几款比较经典的奶茶后,员工自行研发了不少其他口味,吸引了临安县男女老少的喜爱。
一文钱四个的竹桶杯转交给了村里的困难户,老两口每天都要制作上百个杯子,再由他家残疾儿子在上面勾画上贺存设计的商标。
一个三口一天至少能赚上三十文钱,虽然一个人一天才十文钱,但这个活轻松不累,不需要他们出远门务工,不需要出其他成本,每天在家干一天,就能存下来三十文钱,原本愁云惨淡,看不到希望的一家人现在每天都带着笑。
看完徐玉树的来信,站在对面的小兵,又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信封,清一色的钞票,这家伙倒是上道。
“粮食还不够?”贺存坦然的接过钞票,这可是他的分成。
“将军说,来者不拒,你可以多给点儿现成的。”
“想得挺美。”贺存想了想西北的气候,“下去休息吧,晚上我给你。”
那小兵抱拳行礼,嘴里却说了句,“多谢东家。”
听到他这话,贺存不禁抬头看了一他一眼,“是你啊,变了不少!”
这不正是当初那个受重伤到他一度以为会挺不过来的小侍卫,如今长高了不少,一身劲装,看上去倒是有几分吓人,这回去没少练啊!
“徐九和徐十在水云阁,你可以去找他们,或者去厢房休息。”
“谢谢东家。”
“行了,别一口一个谢谢。”贺存转身朝外走去,土豆送过了,要解决几万人的粮食问题,他这点儿地,这点儿粮食根本不够,算了,有多少送多少。
回到书房就纸笔开始写规划,徐玉树又不缺人,这次从这边送货过去,最好能带上些许西北的皮毛、药材之类的回来。
匆匆写下几页纸的种植注意事项,去仓库拉了十车的玉米,拿出一半的钱按照市价收购了十车的水稻,借着临安县的三十多号士兵,将货送往西北。
看着渐行渐远的车队,沈温书哼了一声,“这家伙倒好找你借粮,找我借人,自己啥都不出,坐享其成。”
“那你还不是借了。”贺存笑了笑,筹备粮食很重要,但这个徐玉树这个人的脸皮也不薄,一开口就是几万斤的粮食,当他是粮仓老板嘛!
“徐老将军在西北威望极高,你倒是找了一个好靠山。”沈温书笑道。
“我可不止一个靠山。”贺存意有所指看了看他。
“我要不是站那位,遇上你和你哥倒是有几分棘手。”
“那有点可惜我们做不成对手了。”贺存耸了耸肩,颇有几分感慨。
“做不成对手还不好嘛!我现在就等着那位能早点起来。”
“那你再努努力,多开点儿地,多种点儿粮食。”走在前面的贺存随口附和了一句,“不然要粮没粮,要兵没兵,何时才能起?”
“你可真会给人安排事情。”
“我这叫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