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 兰亭序 第54章
作者:芮德
茶气升腾,使陆英的眉眼变得朦胧,可又有什么东西穿透茶气而来。
苏及忙垂下眸子,勾起嘴角掩饰嘴角的苦涩:“我......没有陆大人洒脱。”
陆英似乎不在意,往空杯中添了茶水:“那我就等二公子洒脱那一日。”
“......”
苏及眼睫颤了颤,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总觉得说什么都太轻了。
好在陆英又换了话题:“我有一事想要麻烦二公子,请二公子帮我做一个刀座。”
“用料、款式可有要求?”
“随二公子的心意便好。”
茶叶喝完了,苏及起身告辞。
陆英放下茶杯,叫住他:“蒙顶石花会为二公子留着,若二公子想通了,可随时来侯府品茶。”
“......多谢陆大人。”苏及呐呐应下。
他懵懵懂懂出了门,许是天暗,又或是心神不定,差点在廊下绊了一跤。
仓术望着远去的仓惶身影,跳下房顶,摇头叹息道:“侯爷,你就让苏二公子这么走了?”
陆英抓了把鱼食,倚着窗户扔进池塘,平静的水面泛起波纹,藏在水底的鱼纷纷游了过来。
他看了半晌道:“有时人和鱼一样,你若攥紧了,他便要从你手中溜走,眨眼消失不见,唯有等着,说不定哪天就心甘情愿的冒出水面来。”
第51章 先帝所赐
秋高气爽,正是登高好时候,太阳不热不冷,照得人身心舒畅。
可有人却没那么舒畅了。
簪花小院内,苏及对着桌上的东西发愁。
院中,珙桐一边给他家公子剥核桃,一边和苏三姐闲聊:“公子对着这金星紫檀发呆两天了,你说他到底想做个什么东西出来啊?”
苏三姐嫌他剥得慢,取了自己的刀,刀柄向下,三两下砸开核桃:“刀座,他的图纸就在桌上。”
珙桐忙将核桃仁捡进碗碟:“刀座?公子又不会用刀,做刀座作何?”
那图纸是苏三姐偷看来的,她其实也不知道为何要做刀座,她低头看了看自己手里的刀:“难不成是给我做的?”
珙桐撇了下嘴角,打消她的妄想:“公子说了,这金星紫檀寸木寸金,你都用你的刀来砸核桃了,哪配得上。”
苏三姐一想有道理,又继续砸核桃。
柳时清不知何时进了小院,趁二人不注意,捡了装核桃仁的碟子一股脑倒进嘴里,吧唧两声:“我看他就是太宝贝那块木头,才一时无从下手!”
柳时清的嗓门奇大,苏及在屋内也听得分明,他揉着额角朝门外看去:“老头,你来干什么?”
柳时清拍掉胡子上的碎渣,笑呵呵踏进屋内:“听闻钟阁寺存了一本《鲁班经》,你若没有思绪何不去瞧瞧?“
《鲁班经》是工部御匠司所著,托鲁班之名,传鲁班木作之艺与木作之道。
苏及有些动心,这几日图纸被他画了上百次,可仍无法叫自己满意,若是能观阅前人之作,说不定能寻得些灵感,他沉吟了会儿:“那改日我去瞧瞧。”
柳时清却取了他手中的笔:“何必改日,今日不就正好!”
苏及夺回笔:“钟阁寺位于城外景山上,来回少说半日,今日太晚了。”
谁知柳时清立刻指着门外:“不晚不晚!你瞧,我马车都寻好了,今日就是来叫你与我同去!我登高,你看书,两不误,嘿嘿......”
柳时清何时这么积极了,苏及不由多看了一眼,老头正讨好地看着他,似乎正盼着他点头答应。
“难怪你今日特地来找我,原来是要我陪着登高啊.......”苏及想明白了,哼笑一声,站起身往外走,“也罢,看你孤苦无依,连登高也无人陪同,我就勉为其难跟你去一次。”
柳时清立刻眉开眼笑,跟在他身后出了门:“苏二,还是你讲义气!你啊,就是刀子嘴豆腐心......”
苏及嘱咐珙桐和苏三姐先回家,便跟着柳时清出了簪花小院。
门外已有车夫在等,苏及围着马车转了一圈,这马车比寻常大些,车壁上刻了吉祥纹,四角还缀了流苏,做工精致十足。
他心头奇怪:“老头,你平时衣角破了洞都舍不得扔,何时舍得买这么一辆马车了?”
柳时清道:“我、我找别人借的。”
说完又发现苏及在挖苦他抠搜,于是咕哝道:“老夫好歹也是桃李天下的大儒,借一辆马车有何难,你若做了我的学生,再大些的马车我也能给你借来。”
“......那就不必了。”苏及不想听他再喋喋不休,连忙上了车。
约莫一个时辰,两人到了山脚下,余下上山的路皆是小道,马车无法通行,只能下了车步行。
好在今日凉爽,又有树荫遮挡,一路行来倒是不热。
柳时清虽已古稀,挽起袖子来脚步轻快,还能借着秋景吟诗作对。
反观苏及,他虽嘴上不说,可抬步子越来越慢,犹如被铅石捆住脚一般。
到最后,他喘着气叫住柳时清:“老头,要不再歇歇吧。”
柳时清往山上看去,两人距离钟阁寺还有不短的路程:“都已经歇了三回了,你这身体,怎么还不如我一个老头,要不你再坚持坚持,就快到了!”
苏及扶着腰停下来,两人不过才爬一半,怎么就快到了,他摆摆手:“不爬了,回去吧。”
柳时清一顿,着急道:“都爬了这么久了,怎么能半途而废呢!”
苏及:“佛祖说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说着就要往回走,柳时清连忙拉住苏及,他往山上看了一眼,神情纠结万分,末了唉声叹气道:“要不......你再歇息歇息,歇够了再爬。”
苏及停下步子,狐疑地打量起柳时清来:“老头,你找我来这儿当真是为了登高?”
他隐约觉得柳时清有些不对劲,老头寻常说话不过脑子,直来直往,何时像今天这样说个话吞吞吐吐的。
柳时清抵不住苏及的审视,脸上挂不住,两撇胡子不禁抖了抖,张了嘴又闭上。
果然有鬼。
苏及寻了个路边的树桩坐下:“你若不说,我就不走了。”
“......”
两方正僵持着,头顶突然传来一道声音:“左等右等不来,你俩竟在这儿磨蹭呢!”
苏及惊诧地抬头,循着声音望去。
只见刘娘立在一棵树上,头顶的马尾甩来甩去,眉眼间皆是不耐烦。
自去年砸了簪花小院后刘娘就再没出现过,苏及乍一见到她,就想起那一地被砸坏的东西,简直心痛难忍。
一旁柳时清愁眉苦脸地朝树上喊道:“我一时竟忘了他这走两步就要喘三下的体质了,你来得正好,快将他带走吧,否则再等一个时辰也到不了!”
苏及这下明白过来,柳时清是和刘娘串通一气将他骗到山上了。
只是这目的是为何?
刘娘哼了一声,跳下树走到苏及身旁,将人拎着一跃而起,眨眼间站到了树梢上。
这被人拎着脖子的感觉倒是颇有些熟悉,苏及只觉眼前一阵繁乱,慌忙朝地上的人喊道:“老头!”
柳时清却只朝他挥手,语气松快:“我也是受人所托,你就放心跟着去吧!”
刘娘咧嘴一笑:“苏公子别担心,少不了一根毫毛,我可不想再跟陆英打一架,他这人从不知道怜香惜玉。”
说完,刘娘拎起苏及在树林间跳来跳去,苏及只觉得头晕眼花,胃里也上下翻转。
眼下的场景他竟还分出心思做起比较来:陆英拎人时可从不会让他如此想吐。
钟阁寺依山而建,青石黛瓦,香火寥寥,在遍布寺庙的京城显得十分不打眼。
两人到了山顶,苏及不由打量起来,他一时怀疑御匠司当真会把《鲁班经》存在在此处?
刘娘嫌他磨蹭,又拎着他到了院中。
只见菩提树下站了个妇人,那妇人衣着华贵,身姿端庄,原本背对着他们,听见动静侧过头来,上扬的凤眼含着笑。
苏及得以看清妇人面貌,面容与陆英有七八分相似,只是少了阴郁肃杀的气息,只剩下端庄温婉。
苏及顿了顿,忙恭敬行礼:“皇后娘娘。”
“你便是苏及?”
陆文殊的声音温和轻柔,好似刚放凉的茶水,不烫不冷,使人心静,这倒也和陆英不同。
苏及点头:“娘娘是来庙中礼佛的?”
“我平时里嫌少有机会出宫,今日得了机会,便想见见你,听说你在扬州救了侯爷。”
“草民正巧上山祭祖,正巧遇见。”
陆文殊眉间皆是担忧,她叹了声:“他从不和我说这些事,若不是刘娘告知我,我还被瞒在鼓里。”
“陆大人许是不想让娘娘担心。”
陆文殊瞧间苏及腰间的神雀,忽的嘴角勾起:“苏二公子救了侯爷,我该谢谢你,我正好有一只如意八宝瓶,赠与你如何?”
苏及一顿,莫不是陆英之前说要赏给他的那个如意八宝瓶?
还没待他想明白,一旁刘娘不满地叫嚷起来:“文殊姐,我求了你这么久你都没给我!”
苏及也本想谢绝,可胃里面还没消停,还有那一院子被砸坏的东西,一想到这些都是刘娘的功劳,他便咽了下话头,又道了谢,假装没看见刘娘投来的幽怨眼神。
“改日我便差人送去你府上。”陆文殊露出手里的东西,“还有这《鲁班经》一并给你,柳大人同我说唯有这个才能让你答应上山。”
苏及暗骂柳时清:“草民不知是娘娘的意思。”
“若知道是我的意思,你就一定会来?”陆文殊看着他,戏谑道。
“......”苏及一噎,这确实说不准。
陆文殊捂嘴笑起来,果然和兔子一样,有些胆小。
“好了,我只是想亲自向你道谢,你不必担心。”
庙里刮起了一阵风,刘娘怕陆文殊着凉,护着人进了屋,苏及不便跟着进去,退出院子往外走。
刚跨出庙门,碰上一个玉冠少年,苏及只觉得眼熟,那少年却先朝他笑道:“苏二公子,你与舅舅启程前往开封那日,我与你在城门口见过一面。”
能称陆英为舅舅的只有七皇子白荔,苏及连忙行礼:“七皇子。”
“我老师是内阁次辅江离,”白荔脸上有些歉意,“他此前将你掳了去,伤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