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公子的替嫁小夫郎 跛公子的替嫁小夫郎 第54章
作者:小鱼饼干
顾知禧伸手摸摸他肉乎乎的小脸蛋儿,小娃娃不哭也不闹,顶新奇地攥紧了小姑娘细长的指头,咿咿呀呀起来。
宝宝出生几日了,小名唤作“安安”,大名还没有取好。
想来顾昀川满腹经纶,可到了儿子名字上,却是左右为难,他《诗经》翻过三五遍,都还想不出叫什么,仿佛不论多好的寓意放在小家伙儿身上都还嫌不够。
忽然,顾知禧轻声问道:“阿哥,你啥时候去书塾啊?”
顾昀川微微眯了下眼睛:“我才在家几日,你就嫌烦了。”
小姑娘脸色有些红,想着哥夫生产那日家里乱得紧,那帕子她还没还呢……怕被人瞧出来,她忙又去看宝宝。
安安乖巧又听话,一点儿想不出在沈柳肚子里乱踢乱闹的小娃娃,生下来会这般省心,歪着小脑瓜咯咯咯地笑,可爱得心都化开了。
顾知禧轻轻抽回手,又忍不住用指背在安安的小肉脸上弹了下,站起身:“我、我去瞧瞧阿娘做的咋样了。”
这时节,莲藕正下来,藕段又大又白,切开后能拉出粘绸的藕丝,很是新鲜。
灶房里柴火声噼啪作响,灶上坐着莲藕排骨汤,炖了一个多时辰,香味都飘到了院子里。
见人进屋,赵春梅轻声道:“没多少活计要做,你搁外头乘凉嘛。”
顾知禧还是搬了把小凳子坐到了赵春梅边上,案板上正放着切好的黄瓜,拍把蒜拌一拌就好了,米饭的香味若有似无的飘过来,很是清甜。
夏日风热,晌午就在院子里吃的饭,倏忽之间,又回到了去年此时。
一家人围坐在这张小桌前,吃吃饭唠唠嗑,这慢悠悠的光景,无端的让人心安。
鲜奶晾得温热,顾昀川接过碗,拿着瓷勺往安安嘴里喂,孩子太小了,喝一两口就吐泡泡似的吐半口,鲜奶流的满脸都是。
沈柳一边哄一边拿着布巾擦:“哎呀安安好棒呀,又喝了一勺!”
俩人配合着,好半晌才将娃儿喂饱。
顾昀川又熟练地给安安抱在怀里拍奶嗝,待这些都做好了,才放回摇摇车里。
沈柳拿了个多边的木头小球到娃娃手里,安安两手捧住了,左右看看,啊呜一声张嘴啃了起来。
沈柳正想给木球拿回来,顾昀川却伸手揽过他的肩膀:“让他玩吧,先吃饭。”
赵春梅也随声附和:“先吃饭、先吃饭。”
莲藕排骨汤已经盛好了,用勺子搅一搅还冒着微微热气,正好下口。
顾昀川不动声色地将自己碗里好啃的小段排骨夹到沈柳碗中,小哥儿勾起唇边,一抬头正对上顾昀川沉黑的眸子,两人都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
身边的安安咿咿呀呀自己玩得乐呵,赵春梅瞧着他就高兴,满脸慈爱地摸摸他的小手。
有夏风拂来,吹得柳枝唰唰作响。
这样安然的光景,是人间最温柔的烟火。
*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安安就满月了,沈柳也出了月子。
顾家没有大操大办,只一家人围坐在一块儿吃了顿热气腾腾的饭。
舅舅家离得尚远,人虽没到,东西却请人送了过来,许是知道夏秋的衣裳并不缺,便做了两身冬天的袄子,还有一把小金锁。
娃娃这么小,平日里戴着不多方便,沈柳就收到了箱子底。
顾昀川在小半月前回了书塾教书,今年正月后,书塾又新招了一批学生,都是镇子上的世家公子,按着年龄、学识划分后,其中五个安排进了顾昀川的学堂里。
他一忙起来,抽不出许多时辰陪沈柳,就连安安都照顾不周全。
所以一到傍晚归家,就主动接手了娃儿的一应琐事,换洗尿布、喂奶……做的有模有样。
夏日的夜晚总是闹人,蝉声将歇,蛙声又响了起来。
远天星光点点,忽而有风,摇晃了轻垂的绿丝绦。
吃过饭后,安安被赵春梅抱到房里哄了,顾昀川和沈柳难得清净,在后院里洗洗涮涮。
水声哗啦啦的响,沈柳把安安的小肚兜拧干,顾昀川便伸手接过来挂到了杆子上。
男人说:“明儿个旬休,要去供盏灯吗?”
沈柳微怔:“供灯?”
顾昀川瞧了眼月亮,弯月映在水盆里,随着水波轻轻抖动。
他坐回小凳子,将沈柳的手握在掌心,才浸过冷水有点红,被大手包住了,渐渐回了暖:“安安满月,家里也没操办,就想着到庙里给他供盏灯,求个平安喜乐,也顺道带你散散心。”
打生孩子到眼下,沈柳确实许久没出过远门了,他歪了歪头:“就我们两个吗?”
“就我们两个。”
回握住顾昀川的手,小哥儿笑起来:“好呀。”
……
夏日天亮得早,日头还未升,天边已经泛起白,霞光云色,枝头鸟啼。
两人早早起了床,顾昀川穿好衣裳后,又帮沈柳系了盘扣,待到盘发时,他倒是安稳坐了下来,等着小哥儿帮忙。
沈柳了然,跪在男人身后帮他梳头发,头发很是厚实,握在手里粗粗的一把,待木梳捋顺后,用冠子竖好。
他让人转个身,面对面仔细瞧了良久,见鬓边有些发丝不多服帖,用梳子梳了两下,抿到里面。
屋子门窗都没开,可日光还是透过缝隙落在了顾昀川的脸上。
沈柳不多敢瞧,即便是成亲这般久了,他还是看上几眼就会脸红,想着男人咋会长得这么好看。
顾昀川像是知道他在想什么,微不可察地勾起唇角,仅仅一瞬,忙又恢复了平常,他温声道:“我去把水烧上,你收整好了就出来。”
沈柳抬眼皮瞧了他一眼,乖巧地点点头。
正是仲夏,哪儿还用得着烧水,就连顾昀川自己洗脸也是直接用的井水,可念着沈柳才出月子,就是灶火烤人,也得兑温了洗,不叫他碰冷水。
瞧着男人的背影,沈柳揉了把脸,赶忙收拾好下了地。
因着俩人要去庙里供灯,安安昨夜是在赵春梅屋里睡的。
沈柳本想着在家里吃过再出门,顾昀川只道寺庙里有斋饭,早晨更是现抻的捞面,用的寺里的山泉水,面条都带着甜味。
一说起来,沈柳都馋了,忙着牵小牛跟着起程。
小牛已经快三岁了,顾家人照顾得好,草粮管够,有时候还给两根胡萝卜,它长得很是壮实。
打小就知道它骨架大,日后定长得好,却不成想竟然这般健硕,比同龄的小牛都要整整大上一圈。
春夏后,天气暖和起来,四面厚实的舆箱就不实用了,干脆换做了板车。
俩人坐在车板上,靠在一块儿边说话边赶路。
清晨的土路上有些雾气,车轮碾过,留下一路深深的痕迹。
顾昀川说:“带够银子了吗?我可是身无长物。”
沈柳“哎呀”一声:“忘记了,这可咋办?”
顾昀川抿紧唇边,正要停了牛车往回返,就听小哥儿“咯咯咯”地笑了起来,他歪倒在男人怀里,蹭着他的手臂:“带着呢,够够的。”
“还知道逗你相公玩了是吧。”顾昀川作势要打他屁股,可他何时真下得去手过,沈柳一点儿都不害怕,笑得比方才还大声。
顾昀川便将人搂紧了,拍拍小牛的屁股,叫它继续往前走。
山寺在镇子远郊,牛车缓慢,两人到时,都过辰时了。
山里树木丰茂,日光照不到的地界,颇有些冷清。
车马多是停在山门口,往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到了寺门,步上长阶才是供佛的金殿。
将牛车拴好,沈柳扶着顾昀川下了车,把手杖放到男人手中,主动牵住了他的手:“咱们不急,慢慢走。”
“慢慢走啥时候吃面啊。”顾昀川满眼笑意,“我家夫郎我知道,该是早都饿了。”
沈柳伸手捶他:“我说慢慢走是为了谁呀,还笑话我。”
趁着没人,顾昀川凑过去亲了小哥儿一口,压着声笑着说:“为了我。”
沈柳哼哼两声,脸却红了起来。
许是清晨,又不是什么节庆,山寺里冷冷清清的。
俩人才走过几步,就听见身后传来数声马嘶,双驾的马车在山门前停下,少年怒骂道:“在这地界就停了?想累死本少爷啊!”
有人唯唯诺诺地应:“少爷,您消消气,往上走不多远了,咱们拜过就是,也好向老夫人交代。”
“拜过有什么用!该怀不上还是怀不上!”孙家小少爷跳下马车,也不管身后人抬腿就走,“早知道就不该成亲,受这份窝囊气。”
小童叹了口气,同里面人说了什么,下车拔腿追了上去:“少爷您且等一等,苏少爷还没下车呢。”
“他又不是没手没脚,用得着我管!”
不多时,车帘掀开,苏青岚下了马车,抬眼的工夫,正瞧见石板路上站着两个人。
他虽与顾昀川不相熟,可沈柳他是认得的,两人交握在一块儿的手,无端的刺眼。
苏青岚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忙躲到了马车后面,待到那两人的身影消失了许久,才自马车边走了出来。
再去找他那相公,早不见了踪影。他心里恼得厉害,却还是傲气地抬起下巴,可袖边的手却忍不住抖了起来。
青石路上,顾昀川和沈柳一步一步地往上走,走得很慢很慢,过了寺门,还要上长阶,才到顶端的金殿。
顾昀川忽然道:“我看方才那小公子跑得这样快,倒是羡慕。”
他鲜少同人说这些,只有在沈柳面前,才能这般无所顾忌。
沈柳歪头看他,将他被山风吹得微乱的鬓发抚平:“走得快有走得快的风景,可我喜欢慢慢走,昀川你瞧,有小松鼠。”
随着沈柳指的方向,确看见树上窝着个毛茸茸的小家伙,立着一双大耳朵,眼珠子滴溜溜地转。
顾昀川忽然就笑了起来,他抽回视线,落在一脸欢喜的小哥儿脸上。
那样生动,那样好看……
他低头瞧着紧紧握着自己的那只手,轻声道:“就是在这儿吗?头一回看见我。”
沈柳只觉得耳里嗡的一声响,他僵硬地转回头看过去,就见男人深海一样的眼眸里满是温柔,他咽了口唾沫,红晕蔓延了整张脸:“宝、宝妹告诉你的呀!”
“阿娘告诉我的。”
“啊……”沈柳羞的话儿都说不好了,“那、那不是一家人都知道了!”
顾昀川沉声笑起来:“从那时候就惦记我了?”
“才多大啊,十三岁还是十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