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悍屠户太旺夫 凶悍屠户太旺夫 第5章

作者:发病中 标签: 布衣生活 种田文 甜文 逆袭 古代架空

  见她娘一脸紧张,柳金儿虽是腰上生疼,心里却觉出莫名的快意来。

  使劲儿掰开她娘的手,柳金儿大声哭嚷道:“人都要叫逼死了,要名声作何用?”

  “你还说,谁逼死你了?”小钱氏急得跳脚,压低声音道:“祖宗,你有什么好好说不行?”

  祖宗,她娘有一天居然会叫她祖宗?以前可都是叫她什么贱皮子、赔钱货的,连名带姓叫她都算心情好的时候了,祖宗那可是她的好大儿才能享受的待遇。

  今儿她闹了一场,倒是闹出一句祖宗来了。

  柳金儿突然觉得有些好笑,又有些说不出的冷寒来,原来柳天骄说得对,性子好有什么用,照样叫人欺负死,还得拳头硬。

  她拳头不硬,可她爹娘既然想拿她换好处,那总得也哄着她点吧。

  不然,不然她就哭就闹,就去上吊跳河。对,上吊跳河,活着不能舒坦,那不如去死。

  她娘总说谁谁家的哥儿姐儿嫁给大户人家当妾,多舒服。

  柳天骄却是跟她说,天底下哪有那么多好事,更多的小妾每天叫男人磋磨,叫主母磋磨,甚至叫丫鬟小厮磋磨。谁让他们签了卖身契的,命贱,死了不过赔几个钱,那钱就拿去让父兄盖房子、娶媳妇,日子过得好不乐呵。

  她以前总是更愿意信她爹娘的,可她今日想,柳天骄可是跟着她大伯去不少大户人家里头送过猪肉,见识总是比她爹娘强的,对吧?

  柳金儿越想越是这个理儿。从此竟一下子转了性,在家还是跟以前一样干活,可不像从前一样忍气吞声了,饭桌上有什么好吃的上去就跟她哥抢,她爹娘要是骂她就闹。

  小钱氏见一惯乖顺的女儿转了性,自然是又惊又怒,觉着是不是叫什么邪祟上了身,还偷偷去找个神婆驱邪。

  但一见着神婆,柳金儿又表现得很是乖顺,任由小钱氏说啥都不吭声,只是哭。

  倒叫挣惯了黑心钱的神婆都难得有些不落忍,反劝小钱氏道:“闺女虽不像男娃儿一样支撑门楣,也能帮衬着家里,那许木匠家也不是靠着她姑母才能学到手艺吗?你呀,还是不要做得太过了。”

  一番话教育得小钱氏心口疼,什么意思,这是说她不磋磨闺女了?谁家闺女不一样干活,有啥好的都让着兄弟,偏她是磋磨人?

  只如今法子都想遍了,又不能在外说什么毁坏柳金儿名声,倒叫她嫁不出去砸在手里。

  况柳金儿活儿还是一样干的,以后彩礼钱也能一样拿,小钱氏思来想去,当下没有更好的法子整治柳金儿,只得暂且忍下这股恶气。

  柳天骄可不知道他们家这些官司,柳金儿见了她还是眉毛不是眉毛眼睛不是眼睛的,她就当柳金儿天生脸上有毛病,也不计较这些。

  就是李娘子吃了亏,明里暗里总忍不住刺他和许娇娘几句。

  柳天骄是被人说得多了,完全不在乎,许娇娘也不在乎倒是有些奇怪。

  柳天骄便问道:“你不是最恨别人乱讲是非吗,怎么不跟李娘子计较?”

  许娇娘笑道:“我跟她计较什么,她那宝贝儿子昨天还巴巴给我送城里的烤鸭子过来,放胸口捂了一路,到我手头还是热乎儿的呢。”

第8章 秀才的风光

  柳天骄惊到了,“岩哥这么有心啊,那你收了没?”

  许娇娘说:“我本是不想收的,但他就站在那儿不走,大太阳底下,多热啊,我怕他晒出毛病,只得收了。”

  柳天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突然觉着李婆子有些可怜,谁不知道她是最抠的,别说鸭子,过年都舍不得多割一两肉。

  要是知道自个儿儿子巴巴给人送城里的鸭子,还是给自己最看不上的娇娘,怕是得气得呕出几升血来。

  要知道,一斤猪肉十八文,烤鸭是城里刚兴起来的新鲜吃食,一只得六七十文呢。

  “那你对岩哥什么想法呀?”

  李婆子虽说抠了些,但她家做泥瓦匠,比不上许娇娘家,在村里也算条件不错的了。

  况且岩小子在城里头跟着人学艺,专给大户人家修宅子园子,能挣不少呢。

  不然言小子能有钱给许娇娘买那么贵的鸭子,还不叫他爹娘知道,想必是偷偷存的打赏钱。

  岩小子长得也算是周正,村里不知道多少人爱慕呢。也就许娇娘这种自身条件和家里条件都好的,才能这么稳得住。

  许娇娘闻言笑意浅淡了一些,“我娘说他条件虽好,但他娘太难缠,让我别跟他往来。”

  柳天骄不说话了,跟许娇娘从小玩到大,他能看不到她眼里的失落?

  也是,那么多给娇娘偷摸送礼的,她向来都不收,单单怕岩哥晒出毛病,收了他的礼,本身就是有点意思的吧。

  只娇娘看着骄纵,其实是再听她爹娘的话不过,岩哥怕是只能白费心思了。

  哎,柳天骄叹了口气,这些女娘怎么这么多烦恼啊。不像他,只要爹爹身体健康,天天能吃好的就开心了。

  可他不知,老百姓的烦恼又何止这些呢?

  村里的大锣一敲,家里的大人开始唉声叹气,连带小孩子也没那么高兴。这是又到交税的时候了。

  如今没了战事,不用服兵役,田赋却是没降,北方十税一,他们这儿偏南,水土丰沃,亩产较高,田赋也更高,八税一。

  别小看这八税一,这战事平了,出生的娃儿也多了,谁家不是地少人多?

  至于官府给新出生的娃儿分的地?想都不要想了,几百年前的事儿了,如今没有大老爷强买强卖民田就算是一地教化有方了。

  荒地倒是有,要是不怕使力气自个儿开去,反正前几年没什么收成就是了。

  柳老大就一直觉着他们这地儿说是鱼米之乡,地主豪强太多,还不如他当时打战回来时经过的北临府,大片大片的土地没人耕种,往来的野物也多。

  柳老大农民出身,看到这大片的无主地还能不眼馋?亲自揉捏了一番,发现土质有些黏重,看起来就很肥沃。

  要不是想着人生地不熟的,他早就在那安定下来。后来日子过得辛苦的时候,也老在家念叨,实在是吃不饱饭,就去北临府闯一闯。

  柳天骄也对那地儿很向往,天气异常寒冷又怎样?种的出粮食便能换钱。只要能吃饱饭的地方就是好地方。

  好在他们临安府除了地少人多外,也是有别的大好处的。

  这儿交通便利,是好几条官道的必经之路,商贸很是发达。要是家里能凑钱去学个手艺、做个小买卖,那多半就能吃喝不愁了。

  实在活不下去,还可以去城里的大户家里帮工,也能活下去,就是地位低了些,儿孙的嫁娶没有那么如意。

  说回田赋,有个法子倒是可以免掉,那就是读书考秀才。

  战乱期间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什么孔孟之道都叫落了灰。寻常百姓最好的出路就是习武,然后投身战场,混个小头目当当,那可是既有地位又有实惠。

  当然,被强制拉去服兵役的那些农民就不一样了,他们饿得面黄肌瘦,又只会种地,素日里见着官兵也只是谨小慎微。

  派他们去打仗,跟让他们去送死有何区别?

  这些年太平了,皇帝老儿倒像是突然换了个人一样,说读书人才是国家的顶梁柱,多兴兵戈只会让百姓流离失所,只有满腹经纶的读书人才能胸怀天下、治理好国家。

  前些年不还说征战四方的才是好儿郎吗,怎么变得这般快?

  老百姓不懂,也不想懂,反正他们只知道如今读书好啊。只要考中了秀才,就能免了田赋、徭役,一家子也能受人尊重,再不是那叫人瞧不上的乡下泥腿子。

  隔壁靠山村今年就有人种了秀才,大家议论纷纷,“说是叫田中的,三十岁,我悄悄瞧过,长得倒是一般,没有一点戏文里文曲星的风采。”

  “光有风采有屁用,那卫文康倒是看着挺像样子的,如今连个童生都中不了。”

  “也是,还是得有真本事才行。我听说一家有个秀才就能免除徭役不说,还能免五十亩地的田赋。”

  说话的那人是村长家的大儿媳妇儿王长秀,天天听她那村长公公念叨这些,算是村里妇女夫郎中有些见识的。她也对自己的见识颇为自得,时常愿意显摆。

  “五十亩?我的天,那得多少银子呀?”

  王长秀说道:“挂靠一亩的好处费是田赋的十五比一,你算算。”

  那说话的妇人大字不识一个,哪里算得清楚,只能强装很懂一样,说道:“那是很多。”

  柳天骄跟着他爹做了这么些年的生意,这点儿算术还是搞得明白的。便扒着指头算了算,然后长大了嘴巴。我的乖乖,这是考个秀才就能发财呀,怨不得卫文康他娘在世时那么傲气呢。

  王长秀见把人唬住了,继续炫耀道:“还有好处你不知道呢。”

  捧文人的风潮刚刚时兴起来,对读书人的待遇也越来越高,一般老百姓还真不知道如今秀才又有哪些好处。

  有人便忍不住问道:“还有什么好处?”

  “遇到事情了可以直接找知县老爷,见到官吏也不用下拜。”

  柳天骄是真的惊到了,他在镇上天天跟那些官差打交道,生怕把人得罪了无处说理,而秀才可以直接面见县太爷,还可以见官不拜,那岂不是完全不用怕那些劳什子的官差?

  柳老大见自家小哥儿张大嘴巴的样子,有些好笑,“你如今才知道读书人的好啊?”

  柳天骄说道:“我以前哪里能想到有这么好啊。”

  柳老大拍拍自家小哥儿的肩膀,“好处多着呢,就算考不上秀才,识文断字的,做什么都比别人强。”

  柳天骄懂了,“怪不得爹你对卫文康那么好呢。”

  柳老大唬着脸瞪他,“胡说什么呢,你爹是那般势利的人吗?我是真觉着卫小子好。”

  “行行行,你就是觉着他好。”

  大家闲聊了没一会儿,收粮的官差就来了,一个个凶神恶煞的,围着那些装好粮食的袋子瞧了又瞧,然后又踢上几脚,见有往下陷的就咋咋呼呼强逼着人补满。

  柳天骄以前没跟着来交过田赋,不解道:“不是按着斤数吗,粮袋子满不满又有什么关系?”

  柳老大悄声说:“怕人弄虚作假,那粮袋子都是官府统一拿来的,一袋子是十斗。那官差把那粮袋子装的扎实些,多出来的粮食就是他们自个儿的。”

  柳天骄瞧着那些官差便越发不顺眼起来,要不是怕惹事,真想也上去踹他们几脚。

  农家少闲月,交了田赋,家里的粮食一下子少了许多,村里人都不踏实,便趁着收完粮食的空当种菜摘果。

  有些胆子大的青壮,三五成群,约着去山上打猎。如今正是猎物上秋膘的时候,运气好逮着野鸡兔子之类的,可是难得的好荤腥,一家人能高兴好久。

  柳老大年轻时便是打猎的一把好手,说是曾经猎到一头黑熊,足足卖了一百两银子,可把人羡慕得眼睛都红了。

  当然,那个时候柳老大还没去当兵,也没有分家,这银子是直接给了柳老娘收着的。给柳老大的好处是允许他那天多吃了一个鸡蛋。

  如今柳老大又是当过兵、又是杀过猪的,身手依旧不减当年,好些人便来约着他一起上山。

  柳天骄却是死活不愿意,山上的危险他还是知道的,前些年靠山村便有一老猎人上山遇到了长虫,叫人寻到时,只剩下了没吃干净的骨头。

  柳老大一向惯着他家小哥儿,柳天骄不让去便也就不去了,但他近来却是有了些想法。

  哥儿一天比一天大了,早些攒钱把城里的铺子买下,招婿也能找个体面些的人。

第9章 出事了

  这日,柳老大特地起了个大早,喝了满满两大碗粥,又就着刚腌好的水晶萝卜泡菜啃了两个软乎乎的馒头,便往杂物间去了。

  柳天骄见他爹把早年的弓箭、砍刀这些物事都拿出来。有些奇怪,“爹,你这是要做什么?”

  柳老大只道:“没什么,休整一下,怕放坏了。”

  柳天骄知道他爹宝贝着这些东西呢,也没说什么,只是道:“过两日是大集,家里的肉怕不够卖,什么时候去收些?”

  柳老大道:“不收了,昨日多收了一些,就是想着明日卖完了歇歇,去打理打理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