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阴郁受的正确方法 第47章

作者:尚许 标签: 三教九流 边缘恋歌 阴差阳错 校园 HE 救赎 近代现代

听魏黎说话一切正常,没有哑嗓和鼻音,看起来面色也不红,感冒确实不太严重。他也就不过多追究,老实缩回床里。

与此同时,手机铃声响起,姜津看见上面的名字下意识抖了一下,瞅了一眼外面的陈玉和魏黎,他们两个都在忙自己的事情。

哪怕是这样他也不太放心,便伸手把床帘拉得严严实实。

姜津这时候才摁下接听键,把手机放在耳边,咽咽唾沫,小心翼翼地喊了一声:“妈。”

鉴于上次的教训,他猜测应该又是一条坏消息。可是自己平时还要兼顾上课,已经没有精力再去赚钱了。

他缓缓闭上眼睛,等着宣判。

不过,等段洁机关枪似的说完,姜津还是没有反应过来,难以置信刚刚听到了什么,颤巍巍地“啊”了一声。

直到电话挂断,姜津还在不可思议。

那些放高利贷的债主,突然不再着急让他们还钱了,虽然钱还是那么多一分没少,但今天他们照样催钱的时候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甚至都开始有些客气,规定了每月必还的额度,不再叫嚣着不还钱就砍胳膊之类的话了。

简直比天降横财还令人惊讶。

怎么回事,他们也有良心指标吗?

难不成有诈?可是高丁和段洁两个人算来算去,确定随着时间推移,没有利滚利了,还完现在的数额就可以了。

而每月必还的钱,他们俩的死工资也能覆盖,就是得节衣缩食。

也就是说,头顶上悬着随时落下的镰刀被人收走,不再锋利致死。

可是,为什么呢?

姜津实在想不通其中的原因,总不能期待放贷的老大突然一心向佛,大赦天下吧?思来想去确实没有什么合适理由。

管他呢,反正他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下来,一时间轻松不少。

他不知道的是,自从接起段洁的电话后,魏黎的目光就有意无意地扫过他的床铺。

昨晚上他真把他咬的不轻,以至于魏黎跟孙诚打完电话以后,才后知后觉望了一下镜子。

下嘴唇已经出血红肿,泛着细细血丝,轻轻一碰就直吸凉气。

那个人真是一通乱咬,毫无章法。

有同事进员工休息室,被魏黎的脸吓了一跳,揶揄道:“你这是怎么了,被人亲成这样?”

魏黎是这里的老人,在夜色开业之初就在这儿,双商很高,深得老板的器重,甚至入了股,平时有分红不说,二楼有自己的休息套房。

所以,与其说他是夜色的一个小小侍应生,不如说罗禹在培养他,也允许他打着自己的名号出去交际,反正魏黎非常知道分寸。

魏黎闻言果断戴上了口罩,心里的烦躁却没有得到解除,反而愈演愈烈。他面无表情地回应:

“没什么,走路磕的。”

第53章 香甜

而现在,他听见姜津接完电话后如释重负地长舒一口气后,面不改色,手上收拾的动作倒是停了下来。

找人去沟通协商,欠了孙诚一个人情,这是禾厉做的事情。当一个人帮了另一个人大忙的时候,应该要“不经意间”旁敲侧击让他知道。

现在的世道已经不流行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做事风格了。

更何况他又不是什么大好人,救人于水火的善人。工作要留痕,此等善举更要留痕。

以前魏黎帮了别人的忙,总要设计托别人之口让当事人知晓,有时候从别人那里了解全貌,当事人心里的感激还会加倍。

仿佛他真是一个无名英雄。

而反之,一个人不知道是谁帮了他如此大的忙,那这场善意之举在人际交往中也就压根没有效果,对他来说帮不帮都一样。

就像现在,按照之前的惯例,魏黎应该拿着禾厉的账号去给姜津发消息,说自己就是帮了他家的好人,是救世主,是我解决了大危机,你欠我一个大人情。

这个世界,除了钱,剩下的说到底就是人情。你来我往,拼的就是一份脸面。这是社会的运行规律。

也是他一贯的做事准则。

可是,魏黎捏了半天手机,最终还是把它扔进了兜,没有发任何消息给正在喜出望外的姜津。

他眉头紧皱垂下眼睛,撑着桌子,小臂上青筋虬结,不置一词。

因为开学的缘故,姜津在烘焙店的工作也调整到了放假前的一周三天。今天店里的顾客不多,姜津做完工作以后没有事情可干,魏黎又不知道去了哪。他无所事事了半天,还是决定偷偷摸摸去厨房看师傅们做面包。

店里除了秀芹姐,还有几个面包师和学徒。烘焙店的后厨窗明几净,中间桌子上好几台奶油机正在打发奶油,有人正有条不紊地揉面,发酵,称重并分切面团,最后送进一人高的烤箱,也有人在给蛋糕坯抹面裱花。

到了时间,烤箱一开,戴着厚手套的师傅就一盘一盘把面包们拿出来摆好,然后再送新的面团进去。

满屋都是碳水香气,闻着都要饱了。

整个厨房一面墙是半透明的,从外面能看清楚里面的全貌,姜津躲在拐角,接着掩护偷偷摸摸往里瞄。

与平时滔滔不绝、跟什么人都能聊上半天不同,李秀芹在后厨的时候很少说话,偶尔指点一下问题,大部分时间她都一丝不苟地在做自己的事情,研究一下新品、调整一下配方等等。

像是有心电感应一样,她突然抬头,眼睛正好对上姜津。

姜津一个措手不及,连忙抓起拖把假装拖地。

不在大厅忙活,反而来后厨偷看,自己不会被认为是消极怠工吧……

“姜津——”

果然,秀芹姐喊了他一声。

姜津心虚地抬头看她,只见她神态平常,倒是没有责怪,招招手让他进去。

李秀芹撑着桌子,笑眯眯地说:“偷看多久啦?”语气像拉家常,没有那种兴师问罪的意思。

姜津脸臊的跟猴屁股一样,绞着手指,支支吾吾半天没说出一句话。

他工作区域不涉及厨房,平时压根不会来,人家秀芹姐肯定一开始就知道他在那,只不过没有拆穿而已。

他只是太好奇这些面包是怎么做的了,怎么就从鸡蛋面粉发酵粉的混合体,一跃变成了花样繁多又好看精致的食物了呢?

“想看就看嘛,大大方方的,又不是什么国家机密。你平时想看就戴好帽子口罩,洗好手进来呗。”

李秀芹眨了下眼睛,领着姜津穿过好多看不懂的专用机器,来到后厨的烤箱面前。

这个烤箱是从德国原装进口,一台十几万,能买辆小汽车。此时这台小汽车里面闪着暖暖的光,乘客发出的糖油混合物香气四溢,争先恐后涌进他的鼻腔。

里面烤的是超级暄软蓬松的牛奶面包,姜津尝过一次,说感觉像在吃云朵。当时李秀芹站在他旁边,笑得乐不可支,看上去很满意这个比喻。

两个人手撑着膝盖,微微弯腰,看着暖黄灯光笼罩的面团慢慢膨胀,变大变高,逐渐吹起成了一个小胖子,上面洒的糖粉亮莹莹,像最好滑雪场地里的粉雪。

姜津看得有点入迷。

李秀芹突然轻声开口:“是不是很神奇?”

姜津正聚精会神地看面团变化,深有同感,重重点了点头。

从面粉变成这样,简直就是魔法。那些辅料,也就是魔法调料,混合在一起,咕嘟咕嘟煮上一锅,把所有人都迷得神魂颠倒。

像之前,他因为魏黎第一次买奶油小蛋糕的时候一样,只是尝一口就感到那么幸福。

时间转瞬即逝,不知道着迷地看了多久,烤箱预定的时间到了,李秀芹戴上隔热手套,手脚麻利地把托盘拿出来又塞上新的。

姜津眼巴巴看着那些面包在中央操作台上一盘一盘的放好,其实下一步就该他去上包,也就是摆到店里的货架上。

不过,李秀芹没急着让他去干,倒是轻轻撕开一个一分为二,一半递给姜津,一半自己吃,“小心烫。”

姜津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慢慢品味。它现在变成热气腾腾的云朵了。

“上面洒的糖粉经过烘烤会有焦甜的口感。”李秀芹说,她尝的仔细,“我第一次学面包就是学的这个,配料简单,没有什么添加剂,但吃起来就是很软,放手心一握也会回弹。同样的配方稍微一改,就可以做吐司,之前很火的那种云朵吐司。”

姜津耳朵听着她说话,脑子里莫名其妙闪过一帧画面,就是李秀芹戴着一顶巫师帽,往大锅里哐哐洒糖粉,周围瓶瓶罐罐一堆,眼角有细纹也不耽误她目光炯炯。

简直是新世纪的女巫。

“很好吃……”姜津下意识感叹。

正当他细细咀嚼的时候,李秀芹突然地问他:“那你要不要跟我学烘焙?以后能吃到更多。”

这句话宛如平地惊雷,炸得姜津猝不及防。

姜津呆愣住,连忙把口中的面包一吞,差点噎住,然后连连摆手,“我不行的。”

同时,他心中忐忑,李秀芹大概率只是随口一问,客气客气而已,他要是真当真了那就成笑话了。

平时已经受过她不少关照,寒假时把自己的窘迫看在眼里也没有明说。从一个兼职小时工到学徒的转变,也许在外人看来没有什么,姜津倒是觉得有点超过界限,非常不好意思。这更何况还是她主动提出来的。

而且,他从小到大除了读书什么也不会,“死读书”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一个词语。姜津觉得,这种注重实践的活儿他是真的不太行。那么多材料和设备,看上去比化学公式还要复杂。

李秀芹面不改色,摇摇头:“你别当我在开玩笑,我认真的。我平时观察你好久了,你对烘焙确实很有兴趣,不打算尝试往这方面发展发展吗?”

姜津低头看向手里的半块面包,嘴里还残留着缕缕香甜。

他第一次对蛋糕面包产生兴趣,也许是由魏黎引发,当时从家回学校路过这家店,嫉妒和饥饿同时在血液里疯长。魏黎在这里工作很长时间,身上不可避免地带有那种甜腻。但这只是一个契机,姜津也没想到之后会来到烘焙店工作。

现在,他心里清楚,自己并非对烘焙意兴阑珊,一个绝佳的机会就摆在面前。李秀芹从蓝带毕业,在市中心还有这样一家好评如潮的店铺,如果跟着她学习,想必一定帮助他不少。

但是……为什么要去学呢?这又不在自己的人生规划里。往前数过去的日子,姜津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感兴趣的东西,即使有,过一段时间也就消磨掉了。

一切都是为了成绩,为了高考。等到他千军万马度过了独木桥,失去了坚持十八年的目标,只能把其他人追逐的绩点和奖学金又套在了自己的身上,仿佛自己只能去追求这些。

像是揣摩出了他的顾虑,李秀芹说:“你能讲一下你原本的人生规划是什么吗?”

姜津一愣,倒是思考了半天才说:“嗯……十八岁之前的规划就是考个好大学,现在已经实现了。之后就是……”

他支支吾吾了好久,拿出了含糊的套路回答:“现在就业形势不太好,应该努力进个好公司,然后努力工作,升职加薪。”

就这样过一辈子。恐怕许多S大的学生都是这样想的。

李秀芹摇摇头:“这不是人生规划,这是你循规蹈矩的未来路线。”

她三下五除二吃掉了手里的面包,继续说:“我辞职之前就是你这样想的。等你有一天卷出来以后,站在死气沉沉的格子间里,就会突然觉得这一切都没有什么意思。人需要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当然,我不是说那种循规蹈矩的生活方式不好,只是你得意识到人生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随心出发,仅此而已。”

姜津听得一愣一愣的。

李秀芹又说:“其实今天叫你进后厨观摩、说那么多话,我也只是很可惜你对烘焙的兴趣,这一点在你眼里能看出来。你再好好想想,我这里随时欢迎你来学。”

第54章 发现

这些话像惊涛骇浪一样席卷姜津的大脑,留下痕迹。

下班的时候,他和魏黎在路上并排往前走。姜津心事重重,跟魏黎说了今天秀芹姐跟自己的谈话,问他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