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你而在 第16章

作者:夏正年轻 标签: 近代现代

说得好听。

姜存恩嘲弄似地笑了下,上大学以前,别说是这些潮流前线的衣服,就算是日常出门去趟超市,姜存恩都没有一次按照自己的心意穿过衣服。

他的眼光和选择,刘兰珍都看不上,总会挑挑拣拣,说出一大堆毛病,转头再拿出另一套。

但其实她手里的那套衣服,和姜存恩喜欢的没什么差别,无非是因为哥哥姜见川曾经穿过类似的。

如果姜存恩翻脸,她就会摆出一副被伤害的模样,“你这么大的孩子,不就是穿这种衣服的时候吗?穿起来利落板正,有什么不好?”

“你说得对,但是我不想穿我哥穿过的。”

“儿子,这不是你哥的衣服。”

“有什么区别?”姜存恩从她手里夺过衣服,“和衣柜里那件除了颜色上有一点差别,还有哪里有差别?你不就是照着那件买的吗?”

“可是你哥的眼光又不差,这件衣服又没有过时。”

......

讲述姜见川从小到大有多聪明和争气,假设姜见川成年后的职业和成就,是刘兰珍心里的执念,已经近乎病态,在心里根深蒂固。

有时候姜存恩也挺想问问他哥,刘兰珍说的究竟是不是事实,但最终也只能想想。

毕竟过世的人是没办法回答的。

或许正因为得不到答案,这些微不足道的一件件小事,在姜存恩心里盘成心结,所以他搬进大学宿舍的第二天,就去打了脐钉,染了头发。

那些刘兰珍没有放进姜见川成年后的假设,就成了姜存恩刻意追求的模样。

“回去的机票订好了吗?”

“嗯。”

刘兰珍顿了顿,小心翼翼地问:“不能请假多待几天吗?外婆一直念叨你。”

“行里不批。”姜存恩没提外婆认错人那件事,“工作太忙了。”

“你爸明天早上回来。”

“他待几天?”

“也是节后就要回去。”刘兰珍话里话外都是抱怨,“学校事情太多,你爸抽不开身。”

郊区树多,枝叶繁茂,夜里风带着湿气,从窗外裹挟着涩青味道吹进来,姜存恩打了个喷嚏,他起身抽纸巾,余光瞥见书桌上摆着一张照片。

外婆生病前,那张照片一直摆在一楼客厅的方桌上,旁边放着躺椅,对那张照片抬眼可见,外婆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上面度过。

那时不管谁谈起姜见川,她都是一脸爱怜和自责。

“昨天小萌把酱打碎了,沾到照片上,我拿上来擦干净后忘了拿下去。”

“哦。”

姜存恩把纸巾揉成团,心不在焉地应声,目光不自觉地再次瞄过去。

照片是姜见川十六岁,准备高中入学拍的证件照,他穿着白衬衫,鲜衣少年,脸上笑容意气张扬。

可惜的是,这张照片没能贴在他的学生证上,反而留在了他的墓碑上。

*

姜存恩推开自己房间的门,没有想象中的潮湿霉味,空气里反而带着阳光暴晒后的味道。

他打开灯,两扇窗户全部敞开,风撩动新换的窗帘,而窗帘一角搭在书桌上,书桌下的桌布洗完甚至没来得及熨烫,皱皱巴巴地泛着洗衣液的香味。

枕头旁还放着一套睡衣,和被子一起叠得整整齐齐,像是刘兰珍的一贯作风。

姜存恩洗完热水澡,躺在床上发呆,手机在桌子上震动,他探头看了眼亮起的屏幕,还是不想一动不想动。

隔了好一会儿,姜存恩怕遗漏工作信息,把手机拿过来,结果心想还不如不看。

邓菁在小组群里,点名他早退,性质恶劣,罚他连续接运钞车半个月。

......

要连续早起半个月,姜存恩简直欲哭无泪,在群里承认错误,回复收到,又单独给邓菁发了几条消息道歉,再三保证这是第一次,也会是最后一次。

邓菁向来对事不对人,该教训的时候绝不含糊,说完又嘱咐他早点休息,节后工作别懈怠。

姜存恩忙秒回说好。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姜存恩放下手机,转念一想,又觉得还算走运,好歹是被邓菁发现,这要是被陆晟初发现,估计会直接整个支行通报,下半年的奖金全部清零。

毕竟陆晟初那种揣摩不透的老男人,为了自己的年终述职,真有可能干得出来。

*

客厅的电视在播晚间财经新闻,陆晟初连打了几个喷嚏,倾身去拿桌上的纸巾。

陆珩正盘腿打游戏,帮他把纸巾盒推过去,眼睛快速看他一眼,又盯回手机屏幕,“哥,你感冒了?”

“没有。”

“春季忽冷忽热,穿衣服注意些。”陆时征温吞语调,把对儿子的关心不着痕迹地说出来。

他说完,让保姆去倒杯温水,没一会儿,程鑫护完肤,从楼上下来,看保姆拿着药往客厅去。

程鑫拢好披肩,快步走到客厅,不见其人先闻其声,她紧张地问:“你们谁不舒服呀?”

“......”

陆晟初嗅到一股小题大做,不出他所料,程鑫一走近,看见保姆把温水和药放在他面前,“晟初,你感冒了?”

“程姨,我没事。”陆晟初只喝了口温水,“刚才就是打了几个喷嚏。”

“最近气温不稳定,早中晚温差大,你上班一定要注意身体,不舒服就尽早去医院,千万别学你爸硬扛...”

“行了,他都三十好几的人了,还用得着这么教吗?”陆时征嘴上嫌爱人啰嗦,心里尽是对家庭和睦的心满意足。

“再大也是孩子,做长辈的当然会操心。”程鑫嗔他,懒得和他一般见识,起来去厨房端刚让保姆炖的滋补品,临走还不忘拆穿他,“晟初没回来的时候,你可比我念叨得多。”

“......”陆时征无奈,认输道,“赶紧去忙你的事情。”

陆珩捂嘴偷笑,觑陆晟初的反应,只见对方抿唇似笑非笑,深邃眉眼瞬间被柔化,看起来心情也不错。

“现在银行的业务好做吗?”陆时征说回正题,“比前些年要难吧?”

“对。”陆晟初洗过澡,身上酒红睡衣,没有一丝褶皱的裤腿垂到脚踝,随着他的动作微微晃动,“增加了很多分支的业务板块,分得更细,要学习得东西也就更多。”

......

父子俩聊工作上的事情,都翘起一条腿,五官神态,姿势动作相当重合,有点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程鑫常常在嘴上打趣,和陆珩说陆时征年轻的时候,一眼万年般的存在,然后又仔细端详他,最后得出结论:你也就遗传了你爸六七分的长相,没有你爸年轻时帅。

真要是论长得像,陆晟初确实要比陆珩要更像陆时征一些,但也仅仅只多一点点,陆晟初眉眼遗传他母亲甄意,没有那份轻佻的风流,相比之下更温柔,更灵动些。

明天要去墓园,陆晟初觉得折腾,索性就没回去,他这段时间作息变得极不规律,很多次到深夜还没困意,只能起来处理工作。

但节假日事务性工作不多,他反复点开系统看有没有能处理的审批,项目报告没看见,但是排值班的表格倒是出现在最上方,这代表刚刚有副职以上的人编辑过。

陆晟初点开文件,看了看编辑记录,发现接下来半个月的接车排班名字全部替换成了姜存恩,而修改的人竟然是邓菁。

陆晟初下意识轻笑了声,忍不住揣测姜存恩这个惹祸精到底干了什么,能把一直替他说好话的邓菁气成这样。

第17章 扫墓

此刻陆晟初嘴里的惹祸精,似乎并没有受这件事影响。

洗完澡后,姜存恩四肢舒展,大喇喇平躺在床上,一双黑亮亮的眼睛,漫无目的地扫视这个曾经再熟悉不过的房间。

郊区不比城区,灯火吝啬,屋外灰暗暗一片,缺了大半的月亮孤零零挂在树梢后。

姜存恩有挑床的毛病,在一个地方睡久了,突然换地方就会失眠。

哪怕是童年长大的家也不行。

房间搁置太久,通完风虽然没什么味道,但破败和冷清依旧随处可见。

按照身高定制的书柜,现在只堪堪到姜存恩胸口,他掀开舅妈细心裹在上面的透明塑料布,发现下面整整齐齐地摆着漫画书、用过的课本、作业本,甚至还有几张胡乱的涂鸦。

姜存恩心血来潮,把漫画书一本本拿出来翻开,像是在挖掘什么宝物。

姜存恩小时候在外婆身前长大,隔代亲,外婆把他放手心里疼,所以养得他娇气话少,性格内敛,比同龄的男孩子要胆小。

乡下小孩子都是散养长大,有些礼貌教养树立得不好,看净瓷娃娃似的姜存恩在外婆怀里掉眼泪的模样,就说他是小姑娘,玩什么游戏都不带他。

姜存恩也不抱怨,他远远看着,有时候运气好,碰上他们玩游戏缺人,他就可以加入,要是运气不好,他腿蹲麻了也没人叫他过去。

为了凸显自己并不孤独,姜存恩喜欢收藏一些小东西,坐在书桌前安安静静地把它们处理好,再放起来。

各式各样的书签,占据“收藏品”的一半,姜存恩小心翼翼拉开锈涩的抽屉,发现盒子和透明袋子里,那些书签竟然都还在。

他拿起一朵干花制成的书签,脑海里闪现的不是台灯下幼小的脸庞,而是姜见川寄来的信纸。

印有精致小花和小动物的信纸。

那时候姜见川在榆京读书,外婆的手机不能视频,他学业繁重,放学后还要去学钢琴,等到家写完作业,时间已经深夜。

姜存恩那个时间点已经呼呼大睡,每天和弟弟通电话就成了姜见川可望不可求的事情。

学前班上完一半,姜存恩学会认字,他在电话里和姜见川炫耀,说自己认识很多字,还会写自己和哥哥的名字。

姜见川当时被一道物理题难住,思考许久都没有头绪,听到弟弟这么说,他眉头即刻舒展,笑着问他真的吗。

在那之后的第二周,有一个包裹送到家里,五岁的姜存恩是收件人。

姜见川寄来了很多玩具,还有一封信,信不长,也就几行字,但每个字都体贴地标注了拼音,内容就是夸赞姜存恩如何聪明,如何可爱。

姜存恩认的字越多,姜见川的信就越长,随着每封信一起寄来的,还有一朵特制干花。

外婆家里三个孩子,那个年代负担不起所有孩子读书,作为大姐的刘兰珍体谅父母,主动放弃学业,十七岁北上打工。

她勤快肯吃苦,手脚麻利,性格开朗又不怯场,攒下的钱一半寄回老家,供弟弟妹妹上学,一半紧紧扣在手里。

和当时的小学老师姜民结婚后,她依旧不肯拿出这笔钱,任谁劝都不行,后来让她心甘情愿拿出这笔钱的,只有两件事。

一件是供姜见川学钢琴,一件是开花店。

当时花店刚兴起,刘兰珍真有点本事在身上,生意做得相当红火,姜见川在那样的环境下耳濡目染,早早就能分清各种花卉和保鲜处理方法。

学会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花卉制作成干花,书签,寄给姜存恩。

在姜见川的信里,母亲的花店色彩斑斓,充满芳香,是四季的导向。

上一篇:可怜小美人带球跑

下一篇:仲夏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