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有田 山中有田 第13章

作者:风也眷凉 标签: 欢喜冤家 种田文 甜文 市井生活 成长 日久生情 近代现代

“还可以。”

“好吃你就多吃点。”

方沅拿起签子,自己也叉了一块放嘴里,絮絮叨叨的说起了夏天,“我家种了很多果树,梨子,桃子,葡萄,杨梅,橘子,脆柿子,西瓜,多得吃都吃不完,到七月中旬就可以吃西瓜、桃子、杨梅,八月吃葡萄、脆柿子,橘子要到国庆那会吧……,我忘记它啥时候成熟了。”

他抬头看了看头顶上的青色梨子,又说,“你家也有梨子,但这个品种不好吃,一般都是烂在树上也没人吃。我家的好吃,但是成熟的时候,我们不在家,你没有口福了。”

赵怀砚侧目看向说得眉飞色舞的方沅,轻轻开口道:“七月,八月的水果已经够吃了,其他吃不到也没关系。”

“也是啊,不过我家的橘子真的很好吃的,之前没上高中的时候,回家都能吃上。”方沅有点替赵怀砚可惜,毕竟其他的他都吃腻了,他觉得橘子是最好吃的了。

赵怀砚好像被方沅的情绪感染到了,他垂下眼帘,过了一会才轻声说:“没关系。”

赵奶奶炒了四个菜,都是方沅爱吃的,四人坐在饭桌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元宝,你和怀砚在学校里有没有喜欢的小姑娘啊。”赵奶奶突然蹦出这么一句。

“咳咳咳……,没没没,赵奶奶。”方沅嘴里的饭顿时没咽下去,咳得他眼泪都出来了。

“怀砚呢”赵奶奶问。

“没有姥姥,你让方沅好好把饭吃完。”赵怀砚扯了一张纸,递给方沅。

“饭桌上你问这些有的没的干什么!”赵爷爷用筷子敲了敲碗,难得的和赵怀砚站在了统一战线长。

“我这不是好奇嘛,像他们这个年纪的时候,我们俩的娃都有两个了。”赵奶奶不高兴的说。

“赵奶奶,现在和以前不同了嘛,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读书,读了书才能挣到钱。如果谈恋爱的话,两个人哪还有心思读书啊。”如果不提方沅那堪堪及格的分数,赵怀砚会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

这会大多数人都把读书看得很重,特别是赵奶奶这一辈干农活吃了不少苦的人,都认为孙子读了书就能少受些苦。

俗话说,“打蛇打七寸。”方沅的话无疑打在了赵奶奶的七寸上,瞬间打消了赵奶奶八卦的心。

饭后,方沅想承担洗碗的任务,但赵奶奶说哪有让客人洗碗的道理,最后是赵怀砚洗的碗,他在边上看着。

虽然方沅面对赵奶奶的问题含糊其辞,但他也被勾起了好奇心,他凑近赵怀砚,小声问:“哎,赵怀砚,你在学校有没有喜欢的人啊?”

赵怀砚怔了一下,说,“没有。”

“没有不可能吧。”方沅不信,凭赵怀砚的相貌,学校里肯定很多女孩子喜欢他。

“没有。”赵怀砚又重复了一遍。

“好吧,对了,你学文还是学理啊。”说起学校的事,方沅突然想起下个学期就要文理分班了,他还不知道赵怀砚是学文还是学理。

“理。”

“我也是,大奔和王衡也是,李书、李正业学文。”

“嗯。”赵怀砚正在洗第二遍碗。

“那这样我们岂不是有可能在一个班了?。”方沅激动的说。县一中分班不按成绩,都是随便打乱的,这样的话他有四分之一的可能和赵怀砚一个班。

赵怀砚想了想,点点头。

他把洗好的碗叠在一起,倒过来沥干水分,放到柜子里。

“走吧。”

两人回了院子里。

“哎,你要不要去看看我家地里的西瓜。”方沅问。

“可以。”赵怀砚挑了挑眉。

西瓜种得离家里不远,不然到时候不好搬。两人走在家后面的小路上,四周都是广袤的农田,绿油油的稻田中偶尔响起几声蛙鸣。

“到了。”方沅指着前面的一块地说。

西瓜地里,藤蔓纵横交错覆盖住了整块农田,连田埂上也蔓上了西瓜藤,叶片宽大而翠绿,圆滚滚的西瓜躺在茂密的藤蔓和宽大的叶片下。

“是不是看起来不多。”方沅笑了笑,走近西瓜地,随手翻开了眼前的叶片,露出藏在叶子底下的西瓜,“很多都被西瓜藤和叶子盖住了。”

惊讶的神色从赵怀砚的眼底闪过,他往前走了几步,和方沅一样蹲下翻了翻,好几个西瓜瞬间暴露在视野当中,个头都挺大。

“怎么没做瓜农。”赵怀砚问。

“不方便啊,西瓜管理起来其实挺麻烦的,可能种不了几年了,就算卖其他水果,也不好运到镇上。”方沅解释道。

赵怀砚沉思了一会,不急不缓的道:“可以买个三轮车。如果品质好的话,很快能回本。”

方沅笑笑,“再说吧。”

赵怀砚没再说话。

两人在田埂上站着,看向远处,农田接连不断的延伸了很远,远到视线之外。

第13章 钓青蛙

夏天气温飙升,热浪一阵阵地往屋里扑,屋里热得像蒸笼一样,让人燥热不已。

在第n次抬手抹掉从额头上滑下来的汗后,方沅从躺椅上坐起来,扫视了一圈屋子,在看到柜子顶部上放的蛇皮袋子时眼神一亮。

“凉快多了。”方沅把蛇皮袋子在地上摊开,然后躺了上去,来自地面的凉意开始透过蛇皮袋子渗透到他身上,心里那股燥热感渐渐消散,睡意慢慢袭来。

“元宝!”

“干什么?”

方沅睁开眼就看到大奔放大的脸,他嫌弃地把人推远点,然后慢吞吞地从地上坐起来。

大奔没注意到方沅眼里的嫌弃,又腆着个脸靠了过去,“元宝,最近好多人开始钓青蛙了,下午我们也去吧。”

“不去。这种天气出去傻子才出去。”方沅想也不想的拒绝。

屋子里都能把人热死,出去岂不是找死。

“去嘛去嘛,你不想吃青蛙吗?你想想,青蛙下到锅里的那一瞬间,香味扑鼻,蛙肉鲜嫩多汁……”

“打住,说了不去就是不去。”

“元宝!你不去没人陪我去,一个人钓多没意思啊,去嘛去嘛……。”大奔使劲摇晃着方沅的胳膊,打着感情牌。

“我没工具。”方沅无奈的说。

“这还不简单,我帮你做青蛙袋和钓蛙杆。”眼看着方沅松了口,大奔当然愿意为他效犬马之劳。

钓青蛙算是夏天的乐趣之一,很多孩子哪怕晒脱了皮也要顶着大太阳出去钓青蛙,大奔就是其中之一。

所谓的青蛙袋就是拿粗一点的铁丝扭成一个圆环,留出把手,然后在圆环上封上一个蛇皮袋子。而钓蛙杆是在一根大概2.5米到3米长的竹杆的顶部绕上一捆线,然后预留出两米左右卡在枝干的缝隙里。

“奶奶,还有坏的草帽吗?”方沅朝堂屋里喊了一句。

“坏的没有,你把挂在厨房那顶破的拿去用吧。”奶奶说。

方沅去了厨房,门后墙壁上确实挂了一顶很破烂的草帽,帽檐上的草梗都散了,颜色也淡得不行。

“你先把线拆下来,我去找找合适的袋子。”方沅把草帽递给大奔,在屋子里四处翻找。

“元宝,要不要叫上赵怀砚啊?”大奔把从草帽上拆解下来的线缠绕到一根树枝上。

“有我陪你受罪还不够吗?”

“什么叫受罪啊,明明是享受夏天,赵怀砚的皮肤都白到发光了,和我们简直格格不入,我觉得为了更好的融入我们的团队,他就应该和我们肤色一致,钓青蛙是多好的机会啊。”大奔说得有板有眼的,听起来有那么一点道理。

“有道理。但是我不去开这个口,你想让他去,你自己去叫他。”方沅把找到的蛇皮袋子放在大奔大腿上,然后就两手一摊不管事了。

“等着,我去叫我去叫,那我们不是也要给他准备好啊,你咋就坐下了呢,铁丝你还没找来呢?”大奔推推坐在凳子上不动的方沅,然后手上的东西一放就去了隔壁赵家。

“赵奶奶,赵怀砚在家吗?下午我和元宝去钓青蛙,想问问他去不去。”大奔杂咋呼呼的进了赵家院子。

“他在房间里,我喊他出来。”赵奶奶笑着进屋把人叫了出来。

“赵怀砚,你去不去钓青蛙啊。”大奔刚想想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第二句话才到嘴边,赵怀砚就说去,然后自顾自地朝方家走去。

“喂,你等等我啊。”大奔愣在原地好一会,才匆匆忙忙的追上去。

两人回到方家的时候,方沅正在埋头缝青蛙袋,看到大奔真把赵怀砚喊来了,不由有点好奇,“大奔怎么说服你的”

“他就问了我去不去。”赵怀砚把凳子挪到方沅旁边坐下,看到方沅手里拿着的东西,他问“这是什么”

“然后你就来了青蛙袋。”方沅眼睛瞬间瞪大,缝线的手一顿。

“你不想我来吗?”赵怀砚问。

“没有没有,就是外面太阳太大了,等会会很晒的。我们皮糙肉厚就是热了点,但是你刚来还没完全适应这个温度,会晒伤的。”方沅刚刚由着大奔去叫,那是因为他觉得赵怀砚不会同意。

“没关系,我穿的长袖。”

“元宝你怎么和小媳妇一样,人家赵怀砚都不怕,你还操心上了。”大奔插了一句。

方沅被说得一愣,没再开口劝赵怀砚。

钓青蛙的工具弄完后,要去挖蚯蚓做饵料。方沅和大奔一人扛了一把锄头,在后院里开始挖。

“铛——铛——”

方沅举起锄头,用力砸向地面,泥土被翻起,他拿锄头敲散,露出藏在泥里的蚯蚓,它疯狂扭动着身子钻回泥里。

“这个不要吗?”赵怀砚看着那条蚯蚓消失在视野中,不解地看向方沅。

“嗯,黑色的不要,青蛙不吃。”方沅点点头,举起锄头继续挖。又翻上来一块泥土,有几条红色的蚯蚓在泥土里扭动,还有的断成两截还在扭。

他蹲下身,把断了的捡起来丢进瓶子里,然后捏住泥里蚯蚓露出来的半截身子,用力扯了出来。

看到这一幕,赵怀砚皱了皱眉。

“觉得恶心吗?等会要穿起来更恶心,等会你要用针把它们活生生地串起来,手上沾满它们的屎。”方沅看着赵怀砚的眉头越皱越紧,差点忍不住笑出声来。

大奔也在一旁看得直乐。

“哗哗哗”方沅在水龙头下搓着手,视线却忍不住飘到站得很远的赵怀砚身上。

蚯蚓最后是他帮赵怀砚串的,串一次的手都脏了,再串一次也不会怎么样。

不过对于赵怀砚的反应,他还是觉得好笑。人来了这么久,一切都适应良好的样子,终于在串蚯蚓上面忍不住破了功。

方沅洗完手朝赵怀砚走去,突然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住了赵怀砚的手腕。

赵怀砚先是一僵,然后迅速甩开方沅的手,连续后退了好几步。

“哈哈哈哈哈哈。”方沅笑弯了腰。

“你……”赵怀砚的眼神恨不得杀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