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偶天成 怨偶天成 第20章
作者:雪上川
他也是顾晏津队伍里比较有实力的一员。
潘向文开了这个口子后,大家也都陆陆续续介绍起了自己。
黄好给自己的定位是目前还在古偶里打转,其他类型因为还没有尝试过,所以暂时不太清楚。她和潘向文一样之前也在配角里面打转,不过她运气更好,签的是大公司,在自己公司的剧里演了一个深情女二,播出后剧火了,她也跟着鸡犬升天,现在已经能接触到一些女主剧本了。
广吉是少数民族人,从小学武,是武打演员出身。他的外形也是现在娱乐圈少有的粗野硬汉形象,他说希望能出演一些武侠类的或者是古装剧侍卫这类的角色。
陶文乐则是偶像团体出道的艺人,唱跳勉勉强强能听,主要是长的很奶油小生,演技就不敢恭维了。而且有一些反驳型人格,其他人客观地插了两三句话,就被他反驳了好几句,弄得场面很尴尬。
剩下的金安蓝和杭笑,都是演技可圈可点的女演员,其中杭笑手里握着几部女主剧,目前也有一番女主剧在找她洽谈,算得上是队内还算火的;金安蓝就没那么出众了,她五官有些扁平,单看脸在娱乐圈算是比较普通的,但身材很好很性感,所以经常出演各大现代剧里的蛇蝎女二或者是恶毒小三。
一圈人介绍下来,发现大家类型各不相同,但凡有点实力的那饭都吃不到一口锅里,没实力的诸如陶文乐,则强烈表明还是希望演古装剧,起码能稍微掩盖些他的缺点。
大家争执不下,谁都希望选择自己擅长的或者是能稍微沾点边的类型,吵到最后,都把目光投向了助教和导师。
薄曼青不说话,示意自己做不了主。
她也不是很想做这个主。
有些演员长得漂亮但演技不足,是个实打实的花瓶;有些演员演技比较模板化,需要导演慢慢调教;有些演员是大场面冲突的戏眼,有些演员水平和队友完全不是一个层面,画风看着十分割裂。
作为导师、整个队伍的领头人,就必须做出抉择,如果选择最符合整个队伍风格的类型,不可避免的其中一些个性鲜明风格突出的演员就需要做出牺牲,或者是拖后腿的演员需要加倍努力赶上大部队的步伐。
这个节目设置的第一个关卡,不仅是考验演员的、也是在考验导师的调度能力。
顾晏津已经喝了大半天菊花茶,眼见着讨论声音越来越小,他轻轻咳了一声,大家就跟上课的学生听到老师示意一样安静了下来。
他摸了摸杯沿,先问薄曼青:“你觉得呢?”
薄曼青愣了愣,有些迟疑。
刚才她一直没有掺和进这些人的对话,就是觉得每个人都在说自己的,没有人在为团队考虑,但如果从团队的角度出发,说话又难免伤了人情关系。
她想了想,说:“我觉得大家刚开始合作,还需要一些时间熟悉彼此,可以先排除掉一些难度大的类别,比如谍战、喜剧、职业剧这类,尤其是职业剧,我们拍摄时间短,留给彼此做功课的也不多,盲目挑战这种不了解的角色可能会翻车。”
她没说选哪个,而是说不选哪个,虽然有点滑头、但也算是降低了风险。
大家仔细一想也确实是这个道理,多得是医疗剧法医剧漏洞百出的,人物如果立不住、逻辑有问题,那观众就很难再把目光聚焦到演员的表演上了,于是纷纷表示同意。
顾晏津觉着这真是有意思,不禁放下了手中的水杯。
“你们来这儿的目的是什么?是等着被淘汰、还是想混到晋级?你们觉得能混到什么时候?”
三连问压得会议室内鸦雀无声。
顾晏津扫了一圈,没人敢回答。
“拍完这档节目,靠着剪辑的镜头赚了一波热度,然后继续混。”他嗯了一声,“偶尔运气好撞上了好本子好团队,红了一波,然后转头就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就这么继续碰、继续拍,等着老天爷赏脸的那天,是吗?”
明明是张顶漂亮精致的脸,可眸色淡淡的、嗓音也淡,听得人头皮发紧。
过了半晌,陶文乐问:“那我们选什么?”
其他人嗓子都干了,没想到这陶文乐真是个愣头青,竟然还真的问出口,不、说他愣头青都是轻了。
顾晏津视线从他身上掠过,那眼神,带着点身居高位、说一不二的冷冽。
陶文乐被他看了一会儿,僵硬地收回了视线,低下头跟没说过这句话似的。
哎,也真是年轻。
薄曼青都要以为这群人惨了,却没想到顾晏津根本没理会,“按曼青说的,把那几个高难项先排除,剩下的几个里你们选个人出来抓阄,抓到什么是什么。”
他还是给了这组实力不强的选手一次机会。一次挑战机遇的机会。
说着,他站起身,点了点桌子。
“下次别让我听到这种话。”他道,“没点心气当什么演员?能拍就拍,不能拍滚蛋。”
第16章
等到顾晏津离开后, 这几个学员才敢出声。
“顾导比我想象中还要严厉,好吓人……”
“是啊,不敢说话了我都,怕说错被骂。”
大家用词都挺克制, 只是在摄像头面前说这些怪尴尬的, 所以聊了两句后就转移了话题。
“顾导还挺年轻的。”广吉感叹。
这话说的大家都笑了。
金安蓝调侃, “你以为他多大啊?”
黄好深有同感, “其实我也是这么觉得的。比我想象中还年轻, 看着和我们一样大。”
“他也就三十岁出头吧?”
这话一说出口, 众人不禁都感叹了一声,“成名早就是好啊。”
圈内找演员虽然大看名气和号召力, 但出道早成名早对演员来说其实是件好事, 花期更长, 也有充足的时间转型。
演员这行在三十五岁以下都能吃那口青春饭,但问题就在于这之后的转型路该怎么走。
合适的剧本本来就少,让一线二线演员降级去给别人作配, 演妈妈或者反派这种戏份,是谁心里都不平衡, 更何况还有一圈演技派中年演员在市场里顶着,僧多粥少, 难免焦虑。
他们队伍也就陶文乐年纪最小,金安蓝和潘向文两个人年长,金安蓝今年刚过三十、潘向文三十三, 还比顾晏津大一岁。其他人也都二十六到二十八左右的样子,说起来和邵庭阳差不多大,但实际上可差得远了。有些人二十八就能红透半边天,有些人这个年纪连主角剧都没演过, 同龄不同命啊。
“成名早好是好,但也不是能定生死的。”薄曼青安慰道,“干这行的还是得自身打铁硬,我小时候还是童星呢,但中间也磋磨了好几年。好好打磨自己,自然会有机会的。”
导演和他们不同,导演又不吃青春饭,甚至在年轻人和老导演之间,投资方自然是更愿意选用后者。她听说顾晏津早年也是默默无闻的,只是他天分高,几部电影下来就打出了口碑。
但怎么说像他这样的天才还是少,大多数人都只有半桶水的水平。
薄曼青自认也不是个天赋型选手,但她也知道有天赋的就那么一批人,只要自己足够努力,也是能缩小和他们的差距的。
这些话她很少在公众面前说,主要是听着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但她心里确实是这么想的。听这些人垂头丧气的,她就忍不住想起了在求道之路上摸索的自己。
大家被她鼓励了一番,也都从低落的情绪中走了出来。
时间紧迫,几人讨论选定了类型范围,再通过抽签选出之后要代表他们队上去抽选剧本的人。
直到快抽签时,顾晏津才回来。
他离开那一趟倒不是为了摆架子耍大牌,只是单纯走开去准备前采。
做综艺就是要面对无时无刻的采访,前采、备采、后采,花样多得不行,这些都是重要的素材来源,可以丰富综艺的观感,也方便制造重点。
但这对于嘉宾来说就没有那么愉快了,一走进去好几台黑洞洞的摄影机都对着你。说的好听点,这是在挖掘你内心最深刻最真实的想法;难听的,就是侵犯隐私,区别只在于是你主动说还是被动说而已,是个人都会觉得不适,很正常。
影视剧稍微好些,但也会拍摄花絮、采访演员在拍摄过程中心得感悟,用作宣传的手段之一,有些花絮拍得好,也会吸引一批观众。而且不仅剧组的人员要拍,演员的助理也时不时地举起手机或相机拍摄素材,整个片场就是处在一个巨大的摄像头下,到处都是盯着看的“眼睛”。
顾晏津掐着抽签的点回来,正好看到了结果。
本次出去抽签的人是陶文乐,说起来他手气也是够差的,抽到的竟然是一部还挺有名气的家庭伦理剧的片段。
说手气差,是因为剧情特别无语,看得人肺都要炸;但说有名气,是因为这部剧迎合了中老年人的喜好,集狗血于大成,cvb成绩也很不错,是好几档卫视的年冠,年初的还又被拉出来播了几遍。
剧组选的这个片段难度不算大,但问题是剧情很狗血,讲的是女主怀孕生孩子,人还在医院里住着,结果意外发现老公出轨,崩溃下在病房里大吵大闹。女主的闺蜜和哥哥知晓后都过来帮她撑腰,和男主、公婆吵得不可开交。
看完样片后,大家陷入了沉默,都有点后悔。
“我手气一直很黑。”陶文乐捂着脸说,“要是我是红手,也不会被抽去选剧本了。”
大家:“……”
这倒也是。
“没事。”潘向文常年出演配角经验丰富,“其实这个片段还行,人物填充量够,情节张力足,场景妆造都简单,我们能节省很多时间。”
反正抽签的结果摆在这儿,是没办法改变的了,大家也只能接受现实。有他带头,几个学员也共同参与讨论了一下。
其他的倒好办,唯一的问题是这个剧情太糟心,也不够流行,就算他们演出来可能也不那么讨喜,而且还很老套。
要按他们的想法,还是希望顾晏津能帮忙改一改剧本,他虽然是导演,但编剧功底也很深厚,《冬旅》就是他个人的剧本,可见是完全可以信任的。
最重要的是,他们觉得顾晏津这样的名导来拍这种狗血伦理剧,他自己大概也挺不乐意。
顾晏津戴着眼镜自始至终都坐在一旁看他们讨论,一言不发,听到潘向文的请求时也没有直接答应。
他先重播了两次样片。
第二次看时大家还是无语,但样片放到第三遍时,所有人心就都静了,知道他是那种做无用功的人,于是终于开始关注画面和人物那些之前被忽视的东西。
等第三遍播完,顾晏津关掉画面,“现在看完了,我想听听你们对各个人物的思考、见解。”
他扫了一圈,随手点了一个。
“黄好,你先说。”
黄好顿时紧张得心一跳,仿佛回到了高中被老师点名答题的时候,主要是顾晏津那副斯文严格的模样太像了,谁听了心里都忐忑。
她平复了下心情,把剧情回忆一遍后,挑了剧里比较简单的人物,也就是得知丈夫出轨的妻子来分析。
一开始她话还说得磕磕绊绊的,但看顾晏津没反驳,脸色也不是很难看,后面就讲得比较顺畅了。
说完,大家鼓励地鼓了鼓掌。
顾晏津没挑她说的是对是错,继续点人让他们分析人物。好歹都是演过戏的,这样一场略有些刻板印象的戏再差还是能分析个四五六来。
顾晏津听完,神色依旧淡淡的,没点评他们的分析,只道:“我听你们刚才的意思,是觉得这场戏发挥空间不够、不‘好看’。实际上,你们能接触到的很多都是这样的剧本,我不是说婚恋剧,而是说俗套的本子,很多拍出来基本上换汤不换药。
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假设你们现在没戏拍,这样的剧组找上你,那么你们接还是不接?”
大家面面相觑,弱弱地说:“接……”
当然是要接的,饭都吃不上了,还挑食么?有总比没有好。
“不管剧本怎么样,只要有戏拍就有曝光,积攒下去总能等到机会。”
顾晏津点点头。
“拿到剧本时,演员不要总想着这个剧情怎么这么烂,不好发挥。剧情有问题是编剧和导演的责任,剧组不同职务都有自己的职责,不是每个演员都有能力也有权利修改剧本,那不是你该干的事。”
演员最重要的是信念感,自己都不相信要饰演的角色,又怎么可能得到观众的认同?
“就像今天,结果已经摆在在这儿,就要先去考虑怎么在有限的空间里尽可能地发挥,让这个剧本里你觉得没什么特色的人物活起来。就算剧本再烂,制作团队在不可靠,起码你的角色是属于你的。”
“当然,”他缓缓道,“有些实在不合理的可以适当改剧本。但那是建立在你了解人物的情况下,有这个自信去和导演、编剧谈论,而不是任凭自己的喜好去干涉剧组创作,那是对剧本、也是对工作人员的不尊重。”
为什么有些老剧明明剧情很雷人,但再回过头去还是能看得下去,本质上是因为人物在观众的心中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演员不可能只接到适合的角色和剧本,在环境不利的情况下就更挑战演技。
他这番话说得结结实实,讲完嘴皮也干了。
上一篇: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下一篇:没办法,我弄不过他